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69550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2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体会通过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体会到,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差异,又加之学生个性特征千差万别,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很多学生父母都出外打工,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所谓的“留守儿童”,要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有用之材,并能形成一个“温馨和谐材有凝聚力”的班级,班主任不仅要强化“德育”的紧迫意识,还应具有科学合理的工作艺术及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学识。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一、 工作要有预见性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预见性和提前计划。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预测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成长过程,活动过程中可能要出现的有关
2、思想认识行为导向问题,正确引导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引导水平。例如2005年夏秋之交雨水较多,沟塘里都积满了水为防止学生暑假期间私自下沟塘洗澡的危害,秋季我班学生都安全返校,而临班则有一名学生溺水身亡(属于私自下沟塘洗澡)。二、 工作要有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的心理素质各不相同,要有效的对每一个学生实施教育就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性情暴躁者,要以柔克刚;对于性情自卑者,要暖其心,动其情;对品学兼优的也要“重锤敲”。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算是牵住了“牛鼻子”。例如:我班有一位男生平时思想
3、活跃乐于助人,成绩一向优异,但是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就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忧心忡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很快,通过我耐心地和他谈话得知,他家邻居丢了几十块钱,邻居怀疑是他到自己家玩时偷的,邻居在质问他后又到他家告诉他父母,致使这个学生遭家长打了一顿,并在心理上落下了“小偷”的阴影,总觉得自己整天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可是自己是被冤枉的,却无处倾诉。针对这位同学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心理辅导步骤:(1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
4、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情景重现。让学生和邻居家小孩在办公室重现当时玩的情景,由老师和其他几位同学见证,然后由老师扮演邻居家长询问该学生情况,给予该学生充分辩护的权利和让其说出心里话,最后“邻居家长”肯定该学生没有偷
5、钱。(2)老师走访双方家长,告诉他们实际情况及如何正确对待这件事产生的后果。(3)老师领着该学生与双方家长心灵沟通。现在这个学生已经走出了心理阴影,恢复了往日的面貌。三、 工作要有现实性小学生是少年儿童,自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成年人要差很多,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模仿,但不持久。一些学生懒惰娇纵、自私、任性,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境界,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对于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学生就成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还有是送往亲戚家,这样的学生每个班级都有,在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因此这些“留守儿童”也就成了
6、“问题儿童”。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包括学生家庭住址,在家(外)祖父母姓名、父母姓名、外出打工地址、联系方式等。(2)定期走访或联系与随时走访或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或联系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如父母一方或双方已回家不再外出打工等。随时走访或联系是解决学生随时发生的情况。(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帮对结合及“留守儿童”间的帮对结合。这样,对于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都是大有帮助的。(4)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流制度。这对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提供了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可以拉近师生感情,让这
7、些儿童享受到“慈父”或“慈母”般的关爱,消除因远离父母造成的情感缺失的阴影。通过上述措施,我班的“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健康成长。四、 工作要有疏导性对班级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班主任要了如指掌,迅速果断地进行疏导,一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处理问题和批评教育时,要重在“评”上,促进其明理知耻,激发情感,诱发其内驱力,“评”时还要注意方法,引人而“评”,可集体舆论诱导评,对敏感问题悄悄评等。疏导要坚持正面引导,有问题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和感染熏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