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ID:17947027

大小:8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1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高三诗词鉴赏教学目标1、鉴赏诗词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知识讲解:考纲剖析一、鉴赏诗词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1、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对诗歌来说就是意境,既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也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它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包括作者),也指即兴即景诗歌里的景和物。其实,沧海桑田是形象,大漠孤城是形象,田园风光、湖光山色也是形象。在即兴即景之作里,形象就是意象。由此可见,形象和意境是一种种属关系和包容关系。意象是意境的构成要件。

2、①古典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诗歌里面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如2002年的高考试题:春城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虽然高考设题时没有直接考察学生的领悟作品形象和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但它通过考查“折柳”这一关键词的作法,将形象的考察暗寓其中,因为,折柳就是“折柳曲”的省称,其意境是:在春晓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是“折柳曲”。但我们体味一下,还是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想象的空间里,眼前拓开了一幅画面:夜阑人静一位游子正在聚神

3、凝听,侧耳伸首,想到春天已到来,而自己却漂流在外,不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虽不言形象然而人物形象却跃然纸上。②诗歌的形象里面包孕和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如:《采莲曲》(其二)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描写了一群美丽、天真、烂漫、勤劳的采莲少女的形象。作者没有将少女置于中心地位,却把少女放置在荷塘中,让她们夹杂在田田的荷叶、艳艳的何丛之中。使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创设了一种优美的意境。试想一下,在这美丽的景色和美丽的少女的形象上面,难道就折射不出作

4、者那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喜爱之情吗?③诗歌的形象往往代表相对固定的意义并能传达情感、揭示主旨。如:《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这首诗里,“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蕴涵着诗人的感情并且富有诗意的形象(意象),已经成了古典诗歌里面描写失意的“秋士”和“漂泊的客子”的形象的代称。更为绝妙的是,“夜半钟声”已经不是单纯的诗歌意象了。因为唐初诗僧寒山曾居住于此,所以,“夜半钟声”这一形象,才从单纯的枫桥夜景意象的水平上升到“一种静谧幽美、富有浓郁

5、的历史和宗教色彩的表现孤独失意的士人的情景交融的典型意境”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几中类别:①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0人教新课标高三(《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

6、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④爱民人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⑤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7、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2、语言诗歌的语言有:  ①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②含蓄隽永: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③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

8、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④形象生动: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⑤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⑥沉郁顿挫:如杜甫的《阁夜》。3、表达技巧诗词作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