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ID:17909287

大小:9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9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_第1页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_第2页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_第3页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_第4页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以荔湾区大岗元小区为例【摘 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之间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与联系,探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寻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心理需求的途径。【关键词】环境心理;年龄层次;行为模式;公共空间近年来,景观设计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的考虑,“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应用在居住小区景观实践设计中的研究正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荔湾区大岗元小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

2、研究,探寻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的方法。1 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应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1.1 环境感知理论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

3、公共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1.2 私密性需求私密性即人们(个体或群体)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1.3 领域性特征领域性指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领域有三种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

4、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故在景观设计中应包括增进领域感和设计可防卫空间等多种设计手法。1.4 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个人空间是人们周围看不见的界限范围内的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45m)、个人距离(0.45~1.20m)、社交距离(1.20~3.60m)和公共距离(3.6m以上)。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1.5 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根据生物学的交叉圆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

5、之间相互交往的场所,即活动领域应是两两相交,但又不相互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天地。所以,功能泾渭分明的环境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更不用说清一色的均质环境。2 大岗元小区现状分析2.1 小区概况大岗元小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西湾路。临近地铁五号线且公交线路繁多,交通十分便捷。区内绿树成荫,环境安静。小区以多层、小高层为主要住房类型,并有平房穿插散布其中。周边布有很多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因此学区房为该小区的重要特点之一。区内还配套有肉菜市场、食肆、士多、发廊、社区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为居民日常的生活和出

6、行提供了便利。2.2 小区游憩者及其活动特征2.2.1 小区游憩者通过对小区公共休闲空间的游憩者调查分析,发现85%是本小区的居民,10%是来访者,5%是小区内部某些士多、发廊等的外来顾客。由此可见,小区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本小区居民服务。观察发现在小区休闲空间停留的人群中40%是老年人,30%是儿童,20%是中年人,10%是青年。由此可见,儿童与老年人是使用此公共休闲空间的主要人群,因此下面重点对儿童与老年人的行为与心理进行分析。2.2.2 活动特征户外活动分三种类型: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必要性活动指居民都要参与的日常生活事务的所有活动。自发性活动

7、指居民自愿参与的散步、晒太阳等活动。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交谈及最广泛的社会性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本小区的公共休闲空间提供给居民的行为活动空间较之城市大型户外公共空间更具有尺度小、亲和力强、舒适性好的特点。通过询问调查,发现35%的人来公共休闲空间的目的是散步,30%的人来喝茶与打扑克牌,25%的人是休息与聊天,10%的人是来做运动。3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本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评析3.1 公共空间景点布局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同一景点的环境感知有很大不同。这正证实了文中叙述的环境心理

8、学中的环境感知理论、领域性特征等五条相关理论。下面以康乐健身区、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