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

ID:39476536

大小:6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4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_第1页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_第2页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_第3页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_第4页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杨伟良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多样的住区公共空间成为衡量住区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当前国内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地产开发商和设计从业人员为了追求高效率和高回报,大范围地推行标准化设计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住户的切身需要和感受。住区华丽的外表下并不能为住户带来丰富的活动,小区内缺乏生机,邻里间关系冷漠,在这样的住区内生活,居民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使住区居民的交往活动更加丰富,对于居民的福祉和设计从业人员实

2、践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关键词:居住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设计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住宅建设迅猛发展,城市住区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居住环境的社会人文质量却差强人意。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邻里衰落和邻里交往危机日益严重,并不断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因此,当前研究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2概念的界定(1)居住区:与传统居住小区概念局限于住宅和物质环境设施不同,这里的住区体现了社会学中“社区”的部分涵义,即不仅关注居住区的物质条件也关注居住区内的社会

3、问题,注重物质空间对社会生活的支持。(3)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的定义是在城市的住区内部空间中,存在于在建筑实体之间的开放的空间体,是居住在城市住区中的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城市住区的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区域,对于提升住区生活品质、提供更加多元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1]。1.3当代住区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1)设计思想忽视人的社会性:城市空间具有相应的社会属性,住区也应该是物质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我国当代住区设计方法深受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住区建设的时间短、强度大、“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使得住区在空间环境设计

4、上往往缺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调查研究,设计中对人的社会性关注不够[2],不能很好的满足居民的行为活动需求。造成很多方案虽然在设计图纸上严格符合规范要求,采光、通风、间距等都很有理、很美观,但是建成环境和居民使用反映却差强人意。(2)空间环境的形式化倾向:不少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片面注重视觉冲击与景观的华美,空间环境设计上过于追求形式化,往往不能很好的为居民使用,这实际上造成了公共空间的浪费。(3)注重整体忽视细节:不少住区的空间环境进行鸟瞰和画片宣传的时候都十分醒目,但是一但住户搬进住区才发现空间环境的细节太欠考虑。常常是简单的做一些象征性的水体和绿化,而道路线性

5、设计、绿化搭配、空间节点的尺度与氛围、休息座椅的设置、以至于夜间道路的照明等都较为缺少精心的考虑和雕琢。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要等细节也考虑得不够充分。(4)活动设施分布与居民使用的矛盾:针对日常交往活动而言,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都有赖于良好的外部条件的触发而产生。因此,空间环境能否被很好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良好的配套设施。当前新开发的住区往往都引入了会所、茶食、健身房、游泳池等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是大多数居民因其消费高而不愿使用,形同虚设。同时过于集中的公共活动设施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与分散的户外使用要求相矛盾。(5)地域文化的缺位:当前的住区设计定位不

6、同程度的存在追逐时髦等倾向。例如“欧陆风”风吹过之后,又开始了“飘板和飘窗”的流行势头,从南到北不论气候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全都进行类似的风格包装,应该说这是造成“千城一面”的重要原因[3]。当然,这种没有识别性的城市住区也难以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无法促进交往。2.居住区居民公共空间交往行为心理特征分析2.1住区内居民公共空间交往心理特征分析了解了住区交往需求也并不意味着住区外环境所提供的活动空间就一定会被居民积极的接受。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人们情愿聚在狭小的角落里而不肯走到旁边开阔的专用场地上去,这表明人们在使用空间时带有某种心理倾向,并不是随遇而安的,不符合

7、这种心理倾向的空间也不会产生吸引力,人们在对住区外部空间的需求上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现象[4]。2.1.1从众心理只要有人存在,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外一些人,住区也不例外。人们为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并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这就是人的从众心理。在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中,人们总是选择充满活力的场所进行各种活动。2.1.2边界效应与中心恐惧“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5],在较大的公共空间中,人本能地选择在半公共、半私密性的空间逗留,这样他既能看到人群中的各种活动,有参与感即可随时参与进去,同时具有监视

8、感和安全感。边界区域之所以受到青睐,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