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

ID:17904612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9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_第1页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_第2页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_第3页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_第4页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_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探索中的通病  最近十几个月里,听了几十节全国性的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这些公开课大都冠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方式”名号,试图展示、交流、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中的一些新鲜经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了旧有的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流程,从文章的某一问题切入且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是,许多探讨似乎还失之浮浅,有的甚至把路子走歪了。比如,课堂上虽然没有

2、见到以往那种“抽筋扒骨”式的理性分析,但是,在一节课里不管所学的是什么文体,也不管文本理解的难易程度,还没有好好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就急急忙忙地进入设疑问答程序,或师生互问互答,或分开小组“七嘴八舌”,其场面的确活泼热闹,以致让不少听课教师误以为这就是自主、合作学习。  跟前些年那种过于单调、沉闷的课堂讲授方式相比,这种充满生气的教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反映了语文教师们对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探索。但是,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满堂“多问”“杂问”和满堂“多讲”“杂讲”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是否就是我们这次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它与过

3、去的由教师一个人“独霸”课堂的满堂讲、满堂灌相比,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通病在于都没有抓住汉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探究个中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二是对新课程实施中现代阅读理念理解存在着严重偏颇;三是对汉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不甚清楚。  第一,关于自主、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  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把握自己的努力程度。它是一个过程,这个

4、过程既指几个学年,也指一个学期,还指某个学习日、某个学时。不管是哪种“过程”,学生都应该有足够的自主调控的空间和较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具体到学习一篇课文,如《陋室铭》,应该让学生自主读上十遍八遍,从而获得较积极、较深层的体验——或砰然心动或浮想联翩或疑窦丛生或百感交集或妙不可言——达到“愤”“悱”程度后,或查书,或诘问,或讨论。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较充分的自主读书、自主查证、自主思考的过程,没有获得非问不可的欲望和非说不可的冲动,那么,那肯定不叫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你来我往地问答“互动”,也肯定不叫合作学习,因为,他们交换的信息很难说准确

5、、深刻、新鲜、有启发性。  另外,语文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其内容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教师设疑问答式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最终将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理解“大一统”于教师的“标准答案”,结果是限制、阻碍、摧残、贬抑、泯灭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自主学习的旨趣也是大相径庭的。  其二,关于对新课程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理解  现代阅读教学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他们是双向的、互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

6、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而,“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①即是说,作为对话中心的每一个学生个体,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仔仔细细地品读文本、感知教材,从而自行发现和建构知识意义,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是最主要、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双向互动。如果教师把理解课文的互动片面地看作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事,那么必然会忽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必然会在学生阅读的火候、时机都不

7、到的情况下过早地导入质疑问难、启发诱导和探讨交流的程序。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就会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之所以总是“迫不及待”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恐怕也跟没有弄清“文章阅读”与“语文阅读”的联系和区别有关。  现代阅读教学观还认为,“文章阅读”主要目的是学习百科知识、提高认识、磨砺思想、促进智力发展,其落脚点是“因文求道”;而“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感性经验,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其落脚点是“缘道学文”。落脚点不同,其教学方式自然也不同,前者注重分析讲解,后者注重读书感悟。虽然在语文

8、教学中,两种阅读都需要,但如果把”语文阅读”完全当作“文章阅读”,就会在课堂教学中把对“道”的获取放在第一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