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87061
大小:534.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9-08
《《莆田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草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莆田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草案)莆田市环境保护局2005.5莆田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草案)规划编制单位莆田市环境保护局莆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姚天基副组长:赵勤泉胡庆飞王明辉成员:郭玉清刘成沐黄一洪陈贤瑞吴火春周凤龙方昭连陈锦良林荔煌赵黎辉蔡向明孟晓明办公室主任:胡庆飞规划编制技术小组组长:赵黎辉成员:陈振洪陈宇锋李建飞龚昭星翁国坚陈岱琳规划编制专家小组朱文喜陈文銮张文攀目录1.总论11.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11.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1.3规划编制依据31.4规划范
2、围和规划期限3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42.“十五”环保工作进展和“十一五”环保形势52.1“十五”环保工作进展52.2“十一五”环境保护形势113.环境保护目标143.1总体目标143.2具体指标153.3主要任务164.环境质量达标规划194.1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194.1.1水环境194.1.2环境空气224.1.3噪声244.1.4固体废物244.2环境变化趋势预测254.2.1水环境254.2.2环境空气274.2.3噪声284.2.4固体废物284.3规划措施294.3.1水环境294.3.2
3、环境空气314.3.3噪声324.3.4固体废物335.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45.1生态环境基本情况345.2主要生态问题与成因分析385.3重点生态功能分区405.4规划措施436.环境安全和辐射安全456.1环境安全和辐射安全现状456.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466.3环境安全应急能力建设476.4对策措施477.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重点工程计划487.1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487.2重点工程计划488.规划实施保证521.总论1.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东南临海,同台湾省
4、隔海相望;北接福州市,西连泉州市。市境位于北纬24°55′-25°46′、东经118°41′—120°,东西长122.4Km、南北宽80.5Km。我市地质背景处于闽东南火山喷发带中段,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属中亚热带和亚热带土壤类型。区域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东北风。本市位于东南海滨,有着丰富的海岸线资源以及多采的山海自然景观和博古典雅的人文景观。莆田市是1983年9月建立的省辖市,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辖区重新划定为城厢区、荔城区、涵江
5、区、秀屿区和仙游县,有38个建制镇、8个乡集镇、8个街道办事处。全市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约279万人(户籍人口303.6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08.97亿元。1.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㈠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战略,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奋斗目标,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
6、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机制,突出流域水环境治理重点,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施绿色工程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㈡基本原则⑴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乡56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⑶坚持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并重的原则。加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审
7、核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业污染控制与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紧密结合,实行污染源全过程控制,建立工业清洁生产体系。全面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将人居生活环境保护与资源生态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⑷突出政府职能。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应紧紧围绕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通过目标任务明确政府的环境事权,对企业、市场、社会只提引导性要求。⑸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木兰溪、萩芦溪流域和饮用水源等重要水环境保护为重点,兼顾全局
8、,全面保护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和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的相关环保指标要求,充分考虑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的支撑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环境现状、环保工作基础和现实条件出发,解决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合理确定规划目标任务。⑺夯实基础,依据可靠。充分利用统计、监测、专项调查资料和已有的科研成果,深入分析研究。采用“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