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ID:17884243

大小:2.39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09-08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1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2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3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4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1目录第一节生物学理论第二节心理动力学理论第三节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第四节行为主义理论第五节认知理论第六节社会文化理论第七节系统整合的观点2第一节生物学理论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基因与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二、生物学的治疗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3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1、基因与异常行为体貌特征、个性特征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然而,无法确定哪种心理障碍具体受哪个特殊的基因影响,也不能精确地

2、描述基因在各种心理障碍中如何起作用。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并不是由单一的基因造成的,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造成的。4第一节生物学理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2、个体大脑的生化改变会影响其行为和体验。古代,心理的严重病变与头部创伤有关(例如事故导致的创伤)物质摄入(例如酗酒和幻觉类药物)会导致行为、感觉和心态的改变。心理异常反映了某些潜在的脑功能损伤。在一些尸检报告中发现,那些曾经存在严重和慢性心理障碍的人们,在其死后的解剖中发现了明显而广泛的解剖学意义上的

3、改变。5神经递质有些心理障碍被认为是与大脑细胞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障碍有关对心理病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内啡肽、GABA(r-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抑郁症与神经传递素血液复合胺的水平(5-HT)较低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的过度活动有关有些焦虑性障碍与r氨基丁酸(GABA)的活动水平较低有关。2、个体大脑的生化改变会影响其行为和体验。6二、生物学的治疗药物治疗原理:药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了情绪和思维过程。适应症:抗焦虑、抗抑郁、抗双相障碍和抗精神病药物。局限:剂量持续上升,医源

4、性运动障碍越来越多,药物成瘾等。7第一节生物学理论二、生物学的治疗电休克疗法原理:将两个电极附在患者的前额,以65至140伏的电流快速通过脑部,以引起脑部痉挛,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适应症:抑郁症患者,大约有60%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8二、生物学的治疗精神外科学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切除手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局限:手术后果的不可逆性。9共识:广义上的生物学基础区分与器官病变有关的心理障碍(反映某些生物学方面病变)和与器官病变无关的心理障碍(未发现器官病变,被假设与心

5、理方面的原因有关)的区分似乎不再重要了。许多障碍被认为是生物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还有一些心理障碍在出现伊始便已经具有生物学基础。有些学者认为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源于某种类型的大脑机能障碍。这种说法的实质是生物决定论。这种观点暗示了在许多心理障碍中,心理学因素只发挥很少的作用甚至不发挥作用。10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优点局限对生物学治疗方法的过分强调,可能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生物学理论的很多证据并不完全可靠。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副作用明显。将异常行为归结为机体上的原因,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从生物学角度对

6、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揭示,促进了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药理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药物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让人们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11第一节生物学理论第二节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派在人格和变态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心理动力理论假定: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在一个领域受到压抑,就会在其他一些不受欢迎的领域表现出来。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起来精力充沛,有时又情绪低落?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爱情和工作上,而有些人主要关

7、心他们的病痛?心理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内心的情感冲突未能得到正确解决,是本能驱力——性本能受挫导致的。12第二节心理动力学理论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二)焦虑及防御机制(三)性心理发展阶段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三、心理动力的治疗四、心理动力理论的评价131、潜意识是被压抑观念的处所催眠下,对患者暗示,症状消失分离的观念:未被意识到。潜意识:无法接受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前意识:警戒工作142、人格结构失衡与心理异常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8、15第二节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格的三个过程过程原则是否关注现实特征本我快乐原则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生理驱力立即得到满足自我现实原则是指导冲动指向适合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对象超我道德原则否指导行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2、人格结构失衡与心理异常个体要保持正常,就必须依赖人格结构中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会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异常:心理能量投注不合理16第二节心理动力学理论正常人格心理动力平均地投射在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