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知觉研究综述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

ID:17842504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7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_第1页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_第2页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_第3页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_第4页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力知觉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压力知觉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周少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国内外关于压力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关于压力知觉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压力知觉的定义、测量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对以往研究进行了评价,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压力知觉;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1、压力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对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的直接作用,是加工外界客体和事件进行一系列组织和解释而使感觉信息过程由此产生的过程,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影响着这一过程。知觉过程的三个阶段一般包括辨认和识别阶段、感觉阶段和知觉组织阶段,在辨认和识

2、别阶段,大脑加工时通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知觉对象具体的意义进行赋予,在这个阶段中,个体整合评估知觉对象被包含在内。  压力(Stress)又称为“应激”、“紧张”,指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一般是产生于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压力,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刺激事件:这类事件促成个体压力感觉的产生。二是对刺激事件,个体自身所作出的认知、评价:即当个体认为刺激事件不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时,就会产生压力的感受。三是个体的内在体验,如恐慌、焦虑和紧张等等。综上所述,压力的产生来源于一定的刺激事件、在遇到自身认为不可控事件时,紧张状态由此产生,对于当事人,它也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的产生

3、。  压力知觉(PerceivedStress)是对压力的知觉评估过程,个体通过进行知觉的评估过程刺为激事件赋予了一定的意义,进而对刺激事件是否对自身造成压力进行评定,因此,压力知觉,是认知与评估个体由察觉到刺激事件个体可能造成的威胁与意义的过程;压力知觉是个体认知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并进行评价以后由此得到的心理反应,即个体对事件的压力知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客观压力事件。压力知觉是指生活中困惑和威胁着人心理的各种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通常以紧张、不适为表现,同时,也是以个体的紧张和失控的状态形式存在着[1]。  2、压力知觉的测量  为了科学地测评个体对生活压力感知的程度,Cohen等人编

4、制了最初的压力知觉量表(ThePerceivedStressScale,PSS)[2]。PSS有14题(PSS-14)、10题(PSS-10)和4题(PSS-4)三种版本。PSS的条目主要测评了个体因对生活的超负荷、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制而因此引起的心理压力程度。Cohen等人的研究证明PSS适用于加拿大和美国的被试群体,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其他研究者也发现,PSS在日本和西班牙人群中也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5]。我国的研究者也普遍使用PSS来测量个体的压力感受[6-7]。作为测评主观压力的有效工具,PSS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应用于各种人群压力知觉的研究。  当前,压力知觉量表(P

5、SS)已被国际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杨延忠教授以我国的文化背景为依托,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亦是在他对英文版压力知觉量表(PSS)进行了翻译和修订中最终形成。具体方法是,首先由两名国内学者将英文版的压力知觉量表翻译成汉语,然后回译的过程由两名美籍华人学者进行,再通过国内学者和美籍华人学者的评议和对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的征求后,最终完成初步问卷。通过大量被试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该问卷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国情[8]。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一共有14个条目,各个条目都显著地负荷于失控感和紧张感这两个因子上。  3、压力知觉研究现状  3.1国外

6、压力知觉相关研究  Connor(2007)进行的一项比较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包括社交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感知到压力,焦虑症患者与常人不同,其有着较为敏感的压力感知,同时,对于焦虑,压力知觉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GarethJ.Trehame(2007)在1年的追踪研究以后,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的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不对患者具有较高压力知觉得分的时候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Beck(1991)在研究加拿大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中,发现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关联(r=0.415),P<0.001,越高的压力知觉得分,GHQ则可以测出越明显的沮丧症状[

7、9]。Tyler(1994)调查护士群体,结果显示,压力与一般健康状况问卷(GHQ)得分呈现正相关,表明在又越高的压力感知程度时,心理健康状况相应的也就更差[10],与Beck的研究结果一致。NatalioExtremera(2009)等人对大学生元情绪、压力知觉以及生活态度的相关研究发现,压力知觉与元情绪和生活态度显著相关[11]。AnitaSkok等人研究患有大脑性麻痹儿童的母亲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孩子的残疾程度并不会显著影响母亲的幸福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