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4216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7
《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二语习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二语习得摘要:很多文章都认为二语课堂老师要增加参考性问题,给学生更多的输出语言的机会。但经过调查分析和文献研究,本文认为课堂话语不同于日常话语,应合理使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才能促进二语习得。 关键词:提问技巧;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 一、提问的普遍性和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提问是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技巧。在有些课堂,一半的教学时间用于问答(Gall1984,转引自J.C.Richards&C.Loekhart,2000:185)。Johnston(1990)在3小时的语言课堂上观察到522个问题;Longan
2、dSato(1983)在6节小学阶段的二语课堂观察到938个问题(转引自RodEllis1997:586)。 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提问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1990,转引自胡青球2004)。“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参与交流,还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其更具有可理解性"(Richards&Lock-hart1996:185)。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重要作用:抓住注意力;确认理解
3、;引入其他内容;启发思考;交流信息和思想;刺激输出,培养交际能力。 二、提问的分类 有很多对提问的研究是围绕如何用分类的方法来描述不同种类的提问(R0dEllis,1997)。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Barnes1976;Mehan1979;SinclairandBrazil1982;LongandSato1983;WhiteandLightbown1984;RichardJ&LockhartC1996等)。本文采纳在中文文献中引用最多的LongandSato(1983)的分类。他们把教师提问主要分为两类:参考性问题(ref
4、erentialquestion)和展示性问题(displayques-tion)。参考性问题是真正地寻求未知信息,而展示性问题是“明知故问”。 三、提问的技巧 很多中外专家和文章都认为二语/外语课堂老师要增加参考性问题(赵晓红,1998;王银泉,1999;周星,周韵,2002;胡青球,2004)。Brock(1986)的研究认为,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Nunan(1987)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当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时,学生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更接近自然环境的话语。Long&Sato(198
5、3:280)发现在他们研究的课堂中,需要学生作答的问题有79%为展示性问题。他们提出,“这一结果表明,与许多二语教学专家所建议的相反,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仅占很小一部分”。 然而笔者通过观察母语习得的过程和思考发现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3 (一)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结合使用,各有所能 1 两类问题的异同 展示性问题的目的是老师向学生展示他已知的知识,提问的目的是引起注意,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机会,这比直接和盘托出的效果要好。而参考性问题是老师给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机会,老师本人对学生会怎么回答事先并不知道。 2 展示性问题
6、多的合理性 LongandSato(1983)发现二语课堂老师问的展示性问题远比参考性问题多得多(476比128)。这和课堂外本族语者的行为大相径庭。(999个参考性问题比2个展示性问题)(转引自RodEllis1997:586)。 笔者随机对4位大学英语老师的4堂课的提问进行统计,发现148个展示性问题,18个参考性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外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展示性提问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外研社出版的“NewHorizonCollegeEnglish"这套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都编排有8个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统计后发
7、现,其中95%以上的问题都是展示性问题。 这种现象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课堂活动不同于日常话语,外语不同于母语。在外语课堂中,语言既是讲课的媒介,又是学习的目标,语言课堂老师关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知道的外语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是中低水平的学生),所以经常出现老师“明知故问”的展示性问题。如: T:Whatistheoppositeof“sad”inEnglish? SS:Happy, 而日常对话中,同是本族语的对话者的语言水平相差不大,他们关注的是语言承载的信息,而非语言本身,自然要多采用参考性问题,来寻求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其次L
8、ongandCrookes(1987)发现展示性问题,比之参考性问题,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转引自RodEllis199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