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

【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

ID:17841404

大小:1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7

【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_第1页
【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_第2页
【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_第3页
【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鲍鱼养殖专题】鲍鱼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控技术【村村通动植物医院小编语】鲍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自古就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伴随鲍高密度立体式养殖模式的推广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其病害也接踵而至,并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鲍养殖业的发展。鲍的生物性病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相关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细菌和病毒是引起鲍鱼大规模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致病原,并具有季节性等特点。【人工养育】国内人工养殖取得成果鲍鱼是海产贝类,其肉是海珍品,壳是中药石决明。长期以来靠自然生

2、长,产量少。为了增加产量,扩大供应,从1971年开始进行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研究试验,获得成果如下:  (1)在1971年培育出杂色鲍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鲍鱼的繁殖规律、幼体和幼鲍的生活习性以及人工繁殖技术的改进,使人工繁殖的数量稳定与每立方米水体出苗13000只左右,基本完成了鲍鱼人工育苗的中间试验。  (2)将产于辽宁省的绉纹盘鲍南移到福建暖水区,成活率达到96%,并于1974年培育出绉纹盘鲍苗,至1977年繁殖至第三代。  (3)1973年大面积培养了鲍鱼的幼体饵料--底栖硅藻,并掌握了培养的技术程序。同时对成鲍的人工

3、合成饵料进行了研究,获得一定效果。(4)进行福建东山自然海区鲍鱼的资源调查和保护。通过标志鲍鱼的自然放养,观察了它的生态分布、移动范围、摄食对象和生长速度以及敌害生物的种类【育苗技术】培藻催产授精1.底栖硅藻培育  底栖藻类(卵形藻、舟形藻、菱形藻等)可从水池或自然海区中取得,用500目筛绢过滤两次,将滤液均匀泼洒水池。  培育池进水口套上500目筛绢过滤袋加水,投入藻种,水池中浓度达到2000个/毫升~3000个/毫升,初期每天补入少量海水,中后期保持微流水状态。  2.光照强度和营养盐  光照强度为2000~5000照

4、度。接入藻种前应投放营养盐,按氮:20毫克/升、磷:2毫克/升、硅:2毫克/升、铁:0.2毫克/升浓度投放。  3.催产方法  3.1阴干刺激法  将性成熟的亲鲍洗净消毒后,露空刺激1~2小时,放回干净海水缸中或每隔30分钟排干海水,阴干15~20分钟,反复进行几次促排精卵。  3.2变温刺激法  在催产缸内每隔1~2小时升降水温3℃~7℃,在25℃~30℃间反复进行。  3.3紫外线照射海水法  以紫外线照射海水,紫外线剂量为800毫瓦时/升。  [紫外线剂量=杀菌灯功率(毫瓦)×照射时间(小时)/照射水量(升)]  3

5、.4过氧化氢刺激法  3%过氧化氢0.3毫升/升,刺激30~60分钟换海水冲洗,60分钟内使亲鲍排放精卵。  3.5混合刺激法  即用阴干、变温、紫外线照射海水同时按上述各法刺激。  4.人工授精  亲鲍雌雄20:1分缸催产,当产卵排精后,将卵子吸至授精盆加适量精液,每个卵子周围有5个~10个精子。受精率高,卵裂正常者为良好的受精卵。  4.1洗卵与消毒处理  人工授精完成后,用二氯异氰脲酸钠1×10-6~2×10-6浸泡20分钟,受精卵下沉后,用育苗海水清洗受精卵3次~4次,即可匀撒孵化池中。  5.剥离下板当附苗板上8

6、0%鲍苗规格在3毫米以上即可转入中间培育阶段。常用方法有:2%酒精溶液浸泡法、1%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法或手工刷洗法。【疫病防控】中草药抑菌物理处理1.杂色鲍幼苗“脱板症”的病因调查。对鲍苗培育过程中的病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基本排除了育苗环境理化因子及饵料硅藻、原生动物等对鲍幼苗“掉板”的直接作用。附苗板上细菌数量的剧增是鲍苗大规模死亡的重要标志,细菌与“脱板症”的流行呈现密切的相关性。发现溶珊瑚弧菌是杂色鲍“脱板症”的主要病原菌。  2.中草药抑制病原菌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中草药夹竹桃叶、苦楝叶、芒果叶和羊蹄甲叶对溶珊瑚弧

7、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芒果叶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弧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3.在循环水育苗系统中,针对杂色鲍育苗中的“脱板症”,使用氟苯尼考和自配药物“鲍健”,40小时的育苗期内分别获得71.2%和67.7%的成活率,而未使用药物的对照组幼体附着后10~12小时内全部死亡。4.采用低盐环境下繁殖底栖硅藻和育苗海水精细化物理处理对杂色鲍幼苗暴发性死亡症的预防与控制技术,感官观察:试验池聚乙烯透明薄膜底栖硅藻手感清爽,对照池聚乙烯透明薄膜底栖硅藻手感粘滑。显微镜下观察:试验池聚乙烯透明薄膜底栖硅藻以菱形藻为优势种,舟形藻很少;对照池

8、聚乙烯透明薄膜底栖硅藻以舟形藻占优势,菱形藻相对较少;试验池杂色鲍幼苗不会出现掉板,对照池容易产生掉板。【鲍鱼经济】推进海洋建设拓展市场近年来,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积极推进海洋经济专业合作区建设,形成独特的“鲍鱼经济”。据悉,该村成立了36个联合体养殖鲍鱼,蓄养量常年保持在3000万粒左右,年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