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

ID:17828247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6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_第1页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_第2页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_第3页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_第4页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阳江市优秀教育教学参评论文科目:语文论文标题: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作者姓名:罗明妍作者单位:阳江市海陵中学联系电话:0662-291951110人生经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程资源【摘 要】个人经历对于语文教师是一笔宝贵财富,不仅可以作为显性的课程资源,直接引入课堂,同时也是一种隐性的资源。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教师的是成熟的性格、睿智的头脑,是一种人格魅力。【关键词】人生经历课程资源语文学科特点解读文章诠释写作手法双边交流激发学习动机卡耐基说过:“每一种经历都给人以不同的经验,而经验的丰富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我认为,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这笔财富尤为珍贵,它带给语文教师的不仅是

2、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多的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和对社会、人生、情感的透彻领悟。拥有了这笔财富,就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这不正是语文教师最首要的素质吗?在这个信息大社会,我们所需要的决不是局限于课堂的咬文嚼字的小语文课,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语文课。那么,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将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入课程中,究竟可行吗?怎样实施?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将个人经历作为课程资源的可行性。1.语文学科的特点。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10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原。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而现行的语文课堂上仍有两个误区:一是因循守旧,“一根笔写到底,一张口讲到头”,课堂

3、成了教师的表演、布道,而布道的内容则是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另一种是表面繁荣活跃,以抢答讨论等形式掩盖应试教育之实。这两种脱离生活的语文课堂都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只能培养出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的书呆子、应试机器。真正的语文课应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是人性的成长。新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具有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是指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珍视学生的青春,有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质素,而不是被应试教育之风吹得晕头转向。近代的中国落后挨打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文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是所有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2.教师个人经历的特点。教师的个人经历具有鲜活生动、独

4、特新颖的特点。根据人的注意力的规律,新奇的材料最易吸引听众,教课最忌陈谷子、烂芝麻,一句话翻来覆去,一个知识重复许多遍,学生耳朵听出了老茧,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例如讲“坚持不懈”总是举爱迪生,恐怕只能换来嘘声一片。当代中学生视野开阔、阅读面广,老师举出的例子,大部分他们已经听说过,老师讲了第一句,他们就能喊出结果,这些例子对他们来说毫无新意。而教师的个人经历此时却有无法比拟的优势:(1)新颖独特。10教师的个人经历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性,它发生在特殊的时间、地点,有特殊的意义,这些对于好奇心正强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真实可感。教师所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对自己

5、影响最大的经历,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给学生强烈的感染力。(3)鲜活生动。课文中涉及的某些环境、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们根本无从体会,而教师很可能从其他资料中也找不到相关的事例来诠释,恰好教师自己就经历过文章中所讲的环境、事情,何不用现身说法,讲讲自己当时的见闻感受,这样一下了就把学生拉入情境中,这比其他任何资料都更加鲜活生动。综上所述,新课程所倡导的大语文即是生活化、人文化的语文课,将教师新颖独特、真实可感、鲜活生动的生活经历融入语文课程中具有可行性。二、教师怎样将个人经历作为课程资源。1.利用个人经历解读文章。阅读是一种能动的活动,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阅读能力与个

6、人的文学素养、性格、经历等相关,一个缺乏阅历的人很难真正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我刚刚走上教学岗位时曾上过一节公开课《范进中举》,课上我指导学生上演了一出诙谐幽默的课本剧,又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讽刺手法,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好评如潮。而一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对我指出:“10你们这代人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世态炎凉'。”当时的我还无法领会老先生的话。现在想来,讲《儒林外史》,只是捕捉了穷形尽相的闹剧和夸张对比的手法,而不能真正理解作者吴敬梓的辛酸慨叹,可谓“小学而大遗”了。而像我当初那样思想单纯、志得意满的年轻人,只认为世界无限美好,何曾体会过“世态炎凉”?即使讲这一主题,也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

7、说愁”吧。一篇文章的主题连老师都读不懂,学生又怎能体会得到?几年之后,回头看过去讲的许多文章,感受已迥然不同了,人生经历使我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我深深地认识到:一个人生苍白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今年的教学中,我试着将个人经历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读课文。下面我就列举几例:粤教版语文必修1第10课选取的是冰心晚年的两篇散文,作者当时已年届九旬,与学生年龄与心理距离都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