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8947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试论儒家观念中的“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儒家观念中的“雅” 摘要:“雅”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今学者对该字的讨论由来已久。本文先从“雅”语义演变入手,接着探寻儒家“雅”的历史渊源,旨在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观念中的“雅”。 关键词:雅;儒家;正统;礼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雅是中国古典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儒家对“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阐释儒家观念中“雅”的内涵。 一、“雅”的语义演变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雅,楚乌也。最初“雅”是乌鸦之意。据
2、《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雅”的语义演变如下:①正统的;合乎规范的:雅言。②周代朝廷上的乐曲,配曲的歌辞作为一类收在《诗经》里:风、雅、颂。③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④美好:雅观│雅致。⑤副。很:雅以为善。⑥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意│雅教│雅鉴│雅嘱。⑦平素的交情:一面之雅。⑧副。平素:雅不相知。可见“雅”的原始意义和基本义是不同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雅的语义变化由雅的基本义正确;合乎规范,标准的,感情升华引申为高尚、美好之义。后来“雅”的语义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一个美学范畴,“雅”因为其思想内容、作者身份和知识水平而具有中和
3、端庄,含蓄蕴藉的审美品质,形成高雅、儒雅、古雅、娴雅、文雅、清雅、清雅等相关品类。之后“雅”又进一步借来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后来感情又再次升华用为敬辞,多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在形成的过渡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想交汇冲突,礼崩乐坏。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中得周朝礼节,希望有一天在齐国、鲁国这样的大国里重现文王、周公之道。因此无论是艺术审美追求,还是人生态度上,都要求符合正统,都要求做到“雅”。 《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说的“雅言”是中夏地区的雅正之言
4、,即规范的共同语。周代朝廷上的乐歌是音乐的规范,其歌辞收在在《诗经》里,叫“雅”(分“大雅”、“小雅”)所以孔子的“雅”是正,正统的,合乎规范的意思。 二、儒家“雅”观念的历史渊源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道德、伦理、教育等各方面的观念。对人的生命价值、审美价值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儒家的审美规范对中国美学的渗透和影响是巨大的,“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审美规范和价值取向对后世“雅”的观念的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儒家伦理型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美学也具有浓厚的伦理
5、道德色彩。也因为这样,“雅”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竞相成为文人士大夫甚至广大的平民们所追求的人格价值取向及行为目标,对于中国文人的人格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儒家之“雅” 既然孔子认为的“雅”是正统之意,那么儒家观念中的“雅”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我们可以从文化艺术追求与人生审美态度两个方面来说明。具体而言, (一)在艺术追求领域: 在诗歌方面,孔子提出了与自己思想相一致的诗歌观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据考释“思无邪”原意指养马的人的吆喝声,“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义,“邪”是“斜”,原意要表达的是“
6、呵,不准乱跑”,孔子改变了原来的意思,借以表达他对《诗经》内容的看法,即诗歌在内容情感旨意上都应该中正不邪,应当符合礼法。这与孔子认为的诗歌的作用在于歌功颂德的思想是一致的。孔子的“思无邪”观念统摄着他艺术审美观念,其他的审美规范无一不与此相一致。在艺术审美规范上,孔子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具体的观点: 其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过犹不及”,诗歌表情达意上要讲求“适度”的原则,快乐是有节制的,也不过分地悲伤。 其二,关于雅乐,《礼记?乐记》记载: 人不耐(能)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
7、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指歌的曲折)、繁瘠、廉肉(繁瘠、廉肉,指声音的大小强弱)、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这段话概括了雅乐的性质和特点,雅乐,指的是官方制定的规范性音乐,强调雅正平和,可以启发人们向善之心,使人感到快乐不流于邪僻。《乐记》反对的是郑音、宋音、卫音以及齐音。因为这四种音都不符合雅、颂之音的规范,“皆淫于色而害于德。”这样的观点在《论语》中也可见到。 《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原来“郑声淫”是因其“乱雅乐
8、也”。具体而言郑声,僭越周礼,为不正,属于靡靡之音,自然便成为祸国之声,亡国之声。《论语?卫灵公》又说:“放郑声,远佞臣;郑声淫,佞人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