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8870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新材料作文是否应有最佳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材料作文是否应有最佳立意 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大家关注的焦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据说命题者原本是想引导学生往人文关怀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表达,不想几十万考生,70%都写成“小与大”的关系。于是,有人批评命题者在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一件小事情带来大的改变”起了一个误导作用。最后阅卷组迫于现实情况,不再以立意来区分等级(等级即几类卷,每一类之间相差9到20分不等),而是看文章写得怎么样。但据阅卷老师说,事实上因为写“小与大”的作文太多,因而得分都只是“保险分”(江苏作文批阅分数太高、太低都会被抽检,不高不低可以
2、避免一些“麻烦”),而只要是写“人文关怀”的一般都是高分。也就是说还是以立意来区分等次。 这里我想问,新材料作文究竟新在何处?说是学生可写的角度更多了,可是既然是多角度选择,为什么又有最佳、次佳之分呢?这不等于依然只有一个角度吗?最佳角度不就是旧材料作文的限定角度吗?次佳角度不就是旧材料作文的不太切题的角度吗?请问这样新、旧材料作文还有什么区别呢? 当年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命题作文,说是为了减轻学生审题的难度,让学生不要把精力都花费在审题上,而把精力集中到如何写好文章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初衷,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以写作为本的发展方向。为此,江苏连续七年坚持命题作文,到201
3、2年高考,在全国新材料作文的大潮中,江苏卷成了全国唯一一张命题作文卷。到2013年,这一块阵地也“失守”,高考作文再次天下一统了。我觉得这个现象本身就有点讽刺意味,新材料作文号称以多元思考、个性表达为特征,但这种“大一统”的格局本身就不多元。当然,如果确如改革者所说,新材料作文鼓励多角度审题、个性化表达,那么确实也是进步的,因为它一方面没有增加审题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增加了选择的可能性。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所谓的多元角度中又分出上、中、下,我就不懂,这还叫多元吗?这不就是一元吗?不是和命题作文一样吗?而且还比命题作文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拿近些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来说,“好奇心”、
4、“拒绝平庸”、“忧与爱”等命题作文,题意很明确,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构思、选材和语言上。这些题目前面虽然也有一小段材料,如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9年:“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为有了命题,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在审题上有多大困难
5、,而前面的这些材料,能看懂的则是一种很好的提示,看不懂的完全可以不去管它,不影响写作。但新材料作文则不同,审题立意均要从材料中来,因此认真研读材料至关重要。就2013年的这则材料,有多个角度的解读: 角度一:从小小的蜡烛角度,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可以从局部与整体角度,小事物与大影响角度立意。 角度二:从蝴蝶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环境,蝴蝶到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小小的蜡烛影响的是环境。所以不难立意:在适宜环境下成长,适宜环境促进发展,环境影响成长。 角度三:从探险者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蝴蝶适宜环境下的生长,可以从人与自然,保护环境角度展开。 这首先就增加了考
6、生的负担,等于在写作之前做了一篇小型阅读理解。然而专家还要求考生从这些角度中选取最佳立意,这不是更加为难考生吗?更加重了考生的负担且不说,这些角度孰优孰劣本身就很模糊。 作文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是看他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但我们现在的作文考查事实上是阅读考查,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理解符合命题者预设的立意就在二类卷以上打分,理解不符合命题者的预设立意就在二类卷以下打分。以2013年江苏卷为例,也就是说一篇写得很精彩的关于“小与大”的作文,分数不会高于写得一般的关于“人文关怀”的作文。我想问,这还叫鼓励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表达吗?所谓最佳立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最佳立意
7、究竟是以命题者预设为准还是以学生的阅读生成为准?凭什么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理解就是最佳,而数十万考生中70%的选择就不是最佳? 江苏把责任归结为材料最后一句的“误导”,并表示2014年一定加强命题论证,确保不再出现这种很多人都选次佳立意的现象。我觉得有点可笑,也觉得有点徒劳。我们的评价制度真的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刻了!确保不再出现这种很多人都选次佳立意的现象,不就是希望学生都要和考查者持一样的观念,一样的理解吗?这就是我们奉行的评价理念?这也就难怪有“钱学森之问”了!难怪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