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71387
大小:27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5
《历史必修三跟踪训练:专题四: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网校www.xueersi.com专题四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B.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C.“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D.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下列科技成果中,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是( )①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②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A.①③ B.①
2、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3、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国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是( )①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④中国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3、 D.①②③④ 4、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B.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C.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D.美国的慷慨援助5、新华社2010年月10日消息: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并实现两者对接,这将是中国把宇航员成功送上太空后,在航天领域又一重要里程碑。下面属于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9学而思网校www.xueersi.com③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④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A.①④ B.
4、③④ C.②③ D.①②6、(2010•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成就是( )A.成功培育釉型杂交水稻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7、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D.使袁隆平
5、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8、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两人的伟大成就分别主要是()A.改革开放,种植水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培育杂交水稻C.解放思想,艰苦朴素D.市场经济,教授种植技术9、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A.食品流通领域B.空间技术领域C.农业科技领域D.文化教育领域10、(2010•泰州模拟)“‘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
6、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11、“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主要是由于() ①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 ②把一些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 ③“文革”中,
7、八个“样板戏”9学而思网校www.xueersi.com几乎独占了中国所有的艺术舞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也几乎停止了 ④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12、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什么时候的状况?( )A.过渡时期(1949~1956年) B.探索时期(1956~1966年)C.文革时期(1966~1976年) D.新时期(1978~)13、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
8、,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