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

ID:17769026

大小:18.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_第1页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_第2页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_第3页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_第4页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豫剧武生表演艺术浅谈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豫剧各个行当的表演程式都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武生演员特有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唱白,也一直颇受观众喜爱。本文仅就豫剧武生表演艺术的一些相关问题做浅显探讨。  一、豫剧武生的分类  豫剧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其表演行当主要是沿着“须生”和“旦角”的两条线发展,出现的名门名派名人举不胜举。唯独武生行,长久以来能成名成派的屈指可数,确实令人遗憾。  豫剧武生大致可以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大类。长靠武生

2、着靠、箭衣、厚底靴等,讲究威严气度和攻架、造型美,有雕塑感,代表剧目较多,有《长坂坡》、《黄鹤楼》、《前后楚国》、《盘肠战》、《收陆文龙》、《南阳关》等;短打武生着抱衣袍裤、薄底快靴和打鞋等,讲究“快、帅、美、漂”,代表剧目《翠屏山》、《狮子楼》等。另有一些文小生戏,但多以武生应工。如《提寇》、《孔明出山》、《走马荐诸葛》等。豫剧多以长靠武生为主。  二、豫剧武生的艺术特征  武生表演艺术是高难度的艺术,要求演员基本功必须扎实,包括腰功、腿功、毯子功、把子功、翎子功、甩发功,以及身形、功架等各方面都有要求,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豫剧

3、武生演员很少涌现著名演员,大概与不少演员急功近利、不愿吃苦有极大关系;而一些愿意吃苦、勤奋练功的演员,却大多缺乏一个好嗓子,为了继续演出,只得走武生的偏冷道路。所以,目前在豫剧界,形成了一个怪圈子:有嗓子的武生,武功不行;有功夫的武生,嗓子不行;缺乏既有好嗓子又有好功夫的演员。  豫剧重唱,以唱为首,以演为辅。武生则是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行当,有时候表演的戏份要大于唱。戏迷中曾出现过两种观点倾向:一是不少戏迷一听是武生,便产生排斥心理,认为武生就是“武”,唱腔上无一可取之处。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真正的好武生,其唱做皆佳,文武不挡。如流

4、传的李国范的《黄鹤楼》、《伍子胥探井》,金德义的《南阳关》及刘法印的《黄鹤楼》等剧目,均是以唱享誉。二是有的戏迷喜欢听武生演唱,却忽略“赏”,对其演绎武生时的眉宇神情、言行举动、武生技巧不大注重欣赏。这两类观点,都是偏颇的欣赏,而不是全面客观地对待武生艺术表演。  三、豫剧武生的历史表现  历数豫剧武生名家,他们大都能轰动一时,为人津津乐道。如:“小垫窝”刘法印,活动于南阳一带,唱腔以本嗓为主,行腔舒缓刚健,吐字刚劲有力,武技精湛。据说他饰演周瑜时,怒极咬齿声全场可闻,享誉一时,但是由于当时南阳曲子流行之风盛行,他没有出现更大的突破

5、,今仅有《黄鹤楼》唱段流传:在刘法印之后,以张三旺为代表的武生出现,扮相漂亮,唱腔借鉴了刘法印,唱念做打颇有京剧的味道,被观众誉为“豫南第一美生”,然而由于沙河调自身之缺陷,加上其唱腔略欠刘老古朴之风,未能成大气候:谢顺明的武生表演很受观众和艺人称道,由于其表演剧目偏少,观众多未能亲见亲闻其戏,也没有更大发展;冯占顺主攻花脸,兼习武生,脸谱较好,唱架不错,唱工略欠火候。另外还有女武生常警惕,据说很好,可惜有关其的史料和音像制品也少之又少,也算是昙花一现。  豫剧武生中豫东调武生,在豫剧发展历程中表现地较为出色。豫东调主要以袍带戏为主

6、,将帅角色不少,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第一类代表人物是黄娃,演唱《南阳关》最拿手,入“五杆旗”,号“杏黄旗”,纵横演出一个时期;后来,赵义庭活跃在豫东,在虞城演出《南阳关》,一炮打响,也流行了一个时期;再后来,黄娃与赵义庭两人分手,赵义庭应常香玉之邀赴郑加入香玉剧社,黄娃则重返山东菏泽一带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均参加了“山东梆子名老艺人会演”,他们的声腔均是正宗的豫东调,在当时,山东梆子和豫剧的区分还不太明显,二人演戏,嗓音明亮,武功较前人有较大提高,使人耳目一新,轰动一时;第二类代表人物是“铁生”郭润福,名声显赫,在《黄鹤楼》、《

7、提寇》中的声腔尤佳。李国范在《提寇》中“我清官匾上我细观分明”一唱段,就吸收郭润福的唱腔,老艺人对其非常赞赏;第三类代表人物是“咬牙生”王福德,他出名早于郭润福,但但退出舞台也较早,主要从事教书带徒,为商丘豫剧作出巨大贡献;第四类代表人物是黄月喽,据说其人演出,武技尤佳,曾被誉为“活周瑜”,据说演周瑜愤怒之时,双眼能流墨水。后应崔兰田之邀远赴西安,挂头牌演出,风靡陕西古城;第五类代表人物是“大毛”张德新,以《南阳关》著称,风靡一时,武功唱腔均佳,没有留下相关资料,他的味道也只能从金德义之《南阳关》略略品味;第六类代表人物是李国范,唱

8、腔尤佳,武功精湛,其唱腔“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柔美耐听”,被誉为“豫东第一武生”、“豫东正宗武生”。他演戏,以气质取胜,做戏尤其认真,凡是登台演出,即使大雪三尺,彩裤内只穿短裤,一登台浑然入戏且激情似火,爆发力极强。在演出《黄鹤楼》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