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55641
大小:15.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混凝土后浇带模板施工方案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混凝土后浇带模板施工方案探讨 0 前 言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留设后浇带能够有效地释放由混凝土收缩及基础沉降所产生的混凝土结构约束应力,因而避免或减少了混凝土的结构裂缝,这一成熟技术已被设计人员广泛用作处理复杂平面结构及超长结构处理措施。那么,如何进行后浇带模板安拆才能满足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达到设计所要达到的结构处理效果,本文对此做一探讨。 1 后浇带因模板问题易出现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后浇带接缝夹渣 主要是因为后浇带加设构造筋、钢筋密集,无清扫孔,凿下的松散混凝土清除困难,尤其是碎小灰渣,致使清除不彻底,出现夹渣。 板底面后浇带接缝不平顺 主要是因为施工中
2、,后浇带模板采用二次支模,模板与混凝土面接触不紧密,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浆体沿缝隙挤出,造成新老混凝土交接处新混凝土外凸。 后浇带所断的梁根部表面出现裂缝 主要是因为施工中后浇带所在跨模板提前拆除,且没有对长梁段采取可靠的支撑加固措施,使梁变成大悬臂构件,改变了梁的受力方式,致使梁根部内力偏大,根部混凝土受损,出现裂缝。 后浇带两边接缝处出现高差 出现这种现象有2种情况:①底层模板支撑在刚回填不久的回填土上,而回填土又没有夯压密实,在浇梁板混凝土时回填土下沉,致使模板下沉或者是因为其他层面后浇带模板支撑不当,在浇梁板混凝土时此处模板下沉,造成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成型
3、过程中后浇带两边出现高差;②在后浇带未浇筑前提前拆除所在跨的模板,且对梁的自由端支撑加固措施不当,致使两端梁变成悬臂结构,造成自由端下挠,形成高差。 2 后浇带模板安拆方案 模板施工要有详细的模板、支撑等构件的强度、稳定性计算,要尽可能地使用钢管支撑,保证模板体系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与格栅、格栅与牵杠均应紧密接触,模板顶撑的长度要有一定的可调性,使顶撑能够紧紧地顶在牵杠上,底层顶撑下的回填土要夯压密实,支撑下垫厚木板,支撑间用不少于两道水平拉杆连接,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性。同时,根据上述缺陷及原因分析,对后浇带模板按以下方案进行处理。 留设清扫孔(方案1) 后浇
4、带所在跨模板整体安装,为方便后期后浇带浇筑前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梁侧模安装时在后浇带处用伸出后浇带两边各200mm的短板安装侧模,此处相应的横档、夹条也相应地采用短条拼接,以便于此处梁侧模的安拆,清理杂物时拆除此处侧模作为杂物清扫孔,杂物清除后,将拆除的侧模原位安装修复。 设置可拆卸的模板系统(方案2) 在安装后浇带所在跨模板时,在后浇带处设置伸出后浇带两边各200mm的独立模板体系,此体系的模板构件拆除安装不受体系外模板的影响,此体系支撑系统采用2排间距800mm、顶部配有调节螺杆的钢管支撑,支撑间用2道水平拉杆相连接,清除杂物时松下调节螺杆,拆除模板,此时,后浇带处形
5、成了一个无遮拦的大开口,清除杂物极为方便。杂物清除后,拆除的模板按原位恢复,旋动调节螺杆,顶紧牵杠,梁侧模的安拆同方案1。 设置自由端模板支撑系统(方案3) 在距后浇带两边500mm处各设一宽为1200mm独立模板系统,此系统作为自由端,临时支撑将一直留置到后浇带模板拆除之时。此模板系统与其它模板同时安装,但不影响后浇带所在跨的其它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此系统楼板模板支撑采用2排间距为600mm、排距为1000mm的钢管可调支撑,梁底处支撑为2列多排钢管支撑。跨内其它模板与同层其它模板安装方式相同,且可与同层其它模板同时拆除,当达到后浇带规定的浇筑时间时,凿除老混凝土边缘处松
6、散混凝土,清尽老混凝土表面杂物后,即可安装后浇带模板。模板支撑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 3 方案比较 方案1、方案2均能使后浇带所在跨的混凝土构件始终保持在浇筑和成型阶段的受力状态中,只要模板系统在梁板浇筑和成型中刚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就不会出现及所述的缺陷。方案1因模板整体未受挠动,也不会出现所述缺陷,但因杂物只能从梁侧模开口处清除,清除杂物尚有一些难度,故需安排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清除杂物,所述缺陷也可以避免。方案2因清除杂物比较方便,不会出现所述缺陷,模板第2次安装时,顶撑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支撑紧紧地顶紧就模板构件,使模板与老混凝土底面接触紧密,所述的缺陷
7、也就不会出现。 方案3因清除杂物较为方便,杂物清除彻底,不会出现所述缺陷。后浇带处模板二次安装时,支撑体系采用配有可调螺杆的钢管支撑,可使模板与老混凝土面紧密接触,所述的缺陷不会出现。后浇带所在跨模板提前拆除,自由端处加设了有效支撑,此时长梁段受力方式虽已改变,但因支撑的存在,梁的支撑跨度大大减少,而且此时梁所承受的荷载远未达到设计值,故此时梁根部所产生的内力不足以使根部混凝土受损,因而所述缺陷同样不会出现。因自由端处已设置有效支撑,自由端不会产生竖向位移,虽然长梁段可在跨中产生下挠,但在此大梁截面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