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44402
大小:17.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5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浅析 一、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发展历程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对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要求。我国高职在从萌芽到确定法律地位阶段,此时的培养目标还不明确;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此阶段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从示范引领到质量提升阶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到
2、国家发展的新高度。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着眼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升华。 旅游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领军行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起着为旅游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提高旅游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是高职旅游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3、。 二、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社会认知偏差,重视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旅游行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旅游行业认知存在偏差。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平等认知,认为一本、二本才是好学校,职业院校比本科差很多,如果到高职院校就读,就会觉得低人一等。二是社会对旅游行业认知存在误解,一些家长认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就是做导游,或是去酒店做服务员,这些工作不需要读高职也可以胜任。 教学导向偏差,培养目标不准。 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宣传时就打着高起点就业的口号,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少专业教师也向学生灌输,学生毕
4、业后直接就可以做管理工作。但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从事基层服务工作,与他们的目标期望值相差较大。高职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需要从基层岗位开始做起,只有基层岗位做好了,才能胜任管理岗位工作。 专业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 大部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设置与建设,研究生是从新世纪后开始设置与发展,导致现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中,老教师基本上都是从语文、地理等相关专业转岗来任教,专业知识略显不足。新引进的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一是年龄较轻,没有教学经验;二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没有实践经历。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高职旅
5、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岗位标准缺乏,课程内容单一。 我国旅游行业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旅游行业标准比较完善,针对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都有完备的行业指导标准。但是针对具体岗位的标准较为缺乏,由于旅游岗位众多,除了导游职业规范外,其他旅游岗位的标准要么不是统一的标准,要么没有制定标准。由于岗位标准缺乏,先开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就自行摸索开设课程,后开设的院校进而模仿借鉴先开设的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导致全国大部分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趋同现象严重,缺乏特色。 改革成本较高,教学方法滞后。 高职旅游管理专
6、业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成本等原因,发展缓慢。一是旅游专业的实训设备较贵,如一套导游模拟软件动辄几十万,建一个导游模拟实训室更需要上百万的投入。二是将学生带到景区景点实训,需要经费作支持,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鉴于上述原因,现在一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从上课到下课“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学习,教学效果不佳。 三、高职旅游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 构建体系,发展专业。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由政府旅游部门、旅游行业、旅游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校企合作“三
7、级架构”组织体系,在校企合作董事会、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牵头成立旅游职业教育联盟,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专业与政府、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借助政府优势,争取政策支持;借助行业优势,开展人才调研,为专业建设问诊把脉;借助企业优势,开展订单培养,让学联盟生实习实训,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格局,为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 联合企业,修订方案。 紧密联系区域旅游行业中的代表性、标杆性企业,与旅游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技术骨干一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用人单位需求为主线、行业企业标准为主导,技术技能的培
8、养为核心,职业文化和职业道德为依托,社会满意率为标准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