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

ID:1773864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5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_第1页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_第2页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_第3页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_第4页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样例设计研究的综述  摘要:研究表明,对于新手来说,样例是比问题解决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样例效应出现的前提是样例的良好设计,即样例教学材料的组织对样例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样例的研究扩展到样例与问题解决的结合(如样例-问题对,问题-样例对)与样例设计的各种形式上,如不完整样例、分段样例等。  关键词:样例;样例效应;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一、样例效应  1、样例效应的定义  样例是以一步一步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解题步骤的一种教学工具。样例效应,即对于新手来说,更多的基于样例的教学比更多的

2、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更有利于学习和迁移,而且更高效,即以较少的时间投入和心理努力取得较高的成绩。  2、样例效应产生的原因  样例效应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和样例学习所引起的认知过程来解释。问题解决的教学迫使学生采用弱的问题解决策略,如手段-目的分析、尝试-错误等,学生不断地搜索减少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的操作。样例不仅提供给学生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状态,还给出了达到目标状态的解决步骤。因此,样例阻止了这种弱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将所有可用的认知资源投入到学习已给出的问题解决步骤(如问题状态和操作的关系)和建构解

3、决此类问题的图式中。所以与包含问题解决的教学相比,更多的基于样例的教学能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并且促进学习和提高迁移成绩。  3、样例效应产生的条件  第一、样例效应主要在新手身上出现。样例对于具有高先验知识的学生来说,由于任务已经被纳入其认知图式中并且引导他们的解决问题,因此任务施加给他们的内在认知负荷较低。所以,对于高先验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再需要样例提供的引导,样例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这就是所谓的“专长知识逆转效应”,指在样例学习过程中,原本假设的教学策略对学习者产生好的效果(特别对较低专长知识的学习者

4、),但随着学习的进程或学习者专长知识的增加,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失去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  第二、样例在认知技能获得的初始阶段起主要作用。根据Anderson的四阶段模型,认知技能的获得包括相互重叠的四个阶段:问题类比解决阶段,规则提取阶段,程序性规则形成阶段,样例贮存阶段。根据这一理论,当学生处在认知技能获得的第一阶段或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时,样例学习比问题解决的练习更有效。而当学习的目的是实现第三个阶段时,样例学习就不是一个优先考虑的方法,这时,问题解决的练习则更为关键。  二、不同样例设计形式的研究  (1)“样例-问题对

5、”(example-problempairs)  1985年之前,研究者们认为“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是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即他们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然而,Sweller及他的同事(1985)首先发现了“样例-问题对”是比传统的“问题解决”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们对代数问题解决图式的获得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运用了样例,并且实验组的每个样例后面都紧跟着与其结构相同的问题(样例与问题解决的交互,即样例-问题对)。研究结果表明,“样例-问题对”比“问题解决”需要更少的学习与测试时间,并且在测试时产生

6、更少的错误。他们认为,在学习样例之后立即要求学生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样例-问题对”)比样例后面跟着另一个样例(“只有样例条件”)更能激发学生,因为前者需要学生更多的加工过程。  (2)“问题-样例对”(problem-examplepairs)  上述研究运用了“样例-问题对”,但是,有的研究者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能激发学生对之后样例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即在“问题”解决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从而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这样会更加积极地学习之后的样例,并且专注于自己不能解决的一些步骤。  Stark等人(20

7、00)又将“问题-样例对”与“样例”进行对比,他们发现,结合的方法(“问题-样例对”)促进了学生对样例的更深的加工,并且提高了迁移成绩。  但是,在“问题-样例”条件下,学生是否能在解决“问题”时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陷呢?Paas等人(1994)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例”条件比“问题-样例”条件投入了更少的时间和努力。也就是说,在“问题-样例”条件下,新手并不能在解决问题时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也不能很好地将样例作为对问题解决的反馈。所以,对于新手来说,“问题-样例对”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方法。  Reisslein

8、等人则发现了“样例-问题对”和“问题-样例对”与学生先验知识的交互作用。即低先验知识的学生从“样例-问题对”获益最多,而高先验知识的学生从“问题-样例对”中获益最多。  (3)“不完整样例”(incompleteexample)。  不完整样例就是删除部分解题步骤的样例,在样例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不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