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血清肺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血清肺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肺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分为3组,肺癌组患者100例、肺良性病组患者100例、健康体检组100例。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血清肺肿瘤标志物在肺癌
2、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由于吸烟和空气污染的增加,近年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在我国肺癌是病死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2]。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和影像学两种方法,但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时这两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以及能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复发和预后等特性,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能满足上述要求。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不同肿瘤出现或升高,也可以在一些良性疾病
3、出现或升高;另一方面,一种肿瘤标志物并不是一定会在某种肿瘤出现或升高。因此,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进行系统评价。本文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分为3组,来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分为3组,肺癌组患者100例、肺良
4、性病组患者100例、健康体检组100例。 1.2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血3ml,30分钟内送检。应用德国罗氏公司的ACS180:S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应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阳性率(表一)。结果显示肺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肺良性病组(P<0.01)。 表一三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
5、检测及阳性率(%) 3讨论 本文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分为3组,肺癌组患者100例、肺良性病组患者100例、健康体检组100例。采集清晨空腹血3ml,30分钟内送检。应用德国罗氏公司的ACS180:S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结果显示肺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肺良性病组(P<0.01)。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组织细胞表达、分泌、释放入血的特异性地反映细胞癌变各个阶段及基因
6、型特性、特征的一类活性物质。其具有如下特征:(1)为恶性肿瘤所相对特有;(2)对恶性肿瘤组织类型具有相对特异性;(3)能从肿瘤组织或宿主体液中检测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肿瘤的恶性程度。此类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几乎不产生或产量甚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多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分型、治疗、评估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肺癌患者确诊时约80%以上为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14%。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依赖于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提高,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肺癌发生是一个缓慢多阶段过程,伴随诸多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改变。
7、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而产生的特异性物质,通过检测血液等体液和细胞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为是否存在肿瘤、肿瘤类型、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本实验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同时,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对肺癌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肺癌的诊治和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 [1]??ParkinDM,BraryFB,PisaniP.Globalcancerstatistics[J].CancerJClin,2005,55:74~108 [2]??
8、邹小农.中国肺癌流行病学[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2):88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