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15356
大小:2.0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05
《2008-200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选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选修)2009.04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2.《国语·晋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2、。”这说明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C.西周时期工商业由官府经营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句话说明①唐朝时期市有时间限制②唐朝时期市坊分立③唐朝时期政府对市严格管制④唐朝时期商业繁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
3、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5.读《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观点是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工商杂税后来成为清政府主要税源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用心爱心专心6.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C.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
4、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7.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8.19世纪70年代后,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得到深化,他认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关注和改善民众生活9.《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由此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
5、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10.下图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土地所有制根本性变革的是①1952年土地改革②农民踊跃报名入社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A.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④11.右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用心爱心专心12.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秘密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A.人
6、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D.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13.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②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4.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伟大成就关键是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
7、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2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注:即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用国号纪年取代帝王年号纪年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B.沿用旧历有利于安排农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C.这种阴阳历并用的作法体现了“新旧并存、中西共融”的特点D.这种作法没有受到西俗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影响16.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具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