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

ID:17709412

大小:19.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4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_第1页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_第2页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_第3页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_第4页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中感受孔子的伟大  摘要:孔子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里是古板迂腐的,这实在是一种误读,。本文以孔子对管仲两次评价为例,尝试走进这位至圣先师的内心世界,诠释孔子处世之机智灵活、待人之客观全面、思想之不断成熟,从细微之处领略孔子的伟大。  关键词:孔子管子评价处世态度待人方式自我思想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在谈到他的时候常尊敬地称呼他一句“孔夫子”。在不少人特别是中学生的感觉里,他就是位一脸严肃、苦口婆心教育别人的“老人家”。然而仅就高中选修课本中有关《论语》的章,细心读来便让我们对孔子有了进一步了解。下面就以中学教材

2、选编的《论语》中几处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为例,借此走进孔子。  管仲,被称为“中华一相”,名夷吾,谥曰“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内)人,史称管子,他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在《论语》中,孔子对于管仲,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做为齐桓公的相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当时人们都认为他立下了莫大的功劳,但是他的用心是出于权

3、谋功利的私心,并不符合圣贤的大道。所以孔子讥讽他说:管仲虽然有大功,但是他的为人局量浅薄,规模狭隘,没有正大光明的气象,是器小的表现。当时的人不理解孔子的意思,说:我听说俭朴的人,凡事都吝啬,却和器小的样子很相似,夫子以为管仲器小,或许是他俭约的原因呢?孔子回答说:凡是俭约的人,一定能够节制用度,管仲筑有三归之台,做为游览观光的处所,他生活的奢靡可见一斑;又设置了很多官署,每人负责一件事情,互相之间从不兼任,所以他的官禄十分繁冗,这样做事,怎么能叫做俭呢?当时的人还是不明白孔子的意思,说:我听说知礼的人,凡事都面面俱到,不肯轻易就简,却和奢侈的人样子

4、很相似,夫子以为管仲不俭,或许是他知礼的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礼制最大的莫过于名分了,名分最大的莫过于君臣,不可以有丝毫的僭越,比如只有诸侯才能在门口设置照壁,以隔离内外之用;不是大夫可以照做的;管仲如今也弄了个照壁在门口,与国君一样了,这是他僭越礼制的一个表现;诸侯一般举行两国宴会的时候,才能设置专门用来反爵的坫台,也不是大夫可以照做的;管仲如今也弄了个坫台,和国君一样的,这是他僭越礼制的又一个表现;如此之人,决不是知礼的人,如果说管仲知礼,那天下还有谁是不知礼的人呢?所以人的器量大小,不在于行事的表现。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并不偏颇,对于他的历史功绩

5、,也曾大力称扬,说他如果没有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我们也许已经变成野蛮人了。但对于他存在的问题,也不曾遮掩,直言不讳。都是就事论事的言论,没有针对个人。  另一处是《论语·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

6、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在《八佾》中,孔子批评管仲气量狭小,铺张奢侈,僭越礼节;而在《宪问》中,孔子却充分肯定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功绩,认为他是称得上仁的,且是讲究大义的,不像普通人拘泥于小信义。  “不知礼”的批评和“如其仁”的肯定是矛盾的。在儒家学说中,仁和礼是统一的,在《颜渊》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是内在的道德要求,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外在的行为符合礼的

7、要求就称得上“仁”。既然仁和礼是统一的,孔子为什么对于管仲作出这样自相矛盾的评价呢?其实,这看似矛盾的评价却彰显了孔子思想的丰富与处世的圆融。  一、不迂腐、不胶着的孔子  管仲、召忽曾经辅佐公子纠,是公子纠的人。齐桓公即位,逼鲁国杀了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而召忽也自杀,所谓“从主死节”。管仲不但没有“从主死节”,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因此,子路、子贡似乎都觉得管仲不能算“仁”,便问孔子。殊不知孔子却回答:“如其仁!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看人最重结果,重国君治国之效与百姓承受的恩泽。只重修己而忽略事功,不免偏于迂腐;只重事

8、功而不修己,不免偏于功利,自我评价《》。孔子重视事功,看重“仁”的实效。管仲使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