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农民离村是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中国近代的农民离村不同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英、美等国的农民离村既解决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促使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中国近代农民离村却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应该引起学术界重视。王文昌同志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发表《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读后深受启发,作者对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的特点、影响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完全赞成,但对农民离村原因的探讨,似有可以讨论之处,特撰文向王文昌同志请教。
2、 一 王文指出:"近现代中国农村人口密度,与世界各国相比,属高密度之列。但简单地将人口密度等同于人口压力,并没有多少说服力。譬如,30年代前期各地荒地增加这一状况,就很难以人口压力说来解释。"(第105页)很明显,王文不同意用人口压力来解释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的原因。笔者则认为,人口压力不仅是20世纪30年代、而且是近代中国农民离村的主要原因。 人口压力是人口再生产对物质资料再生产所形成的压力,即物质资料再生产满足不了人口再生产的需求。在研究人口压力时,当然不能将它简单地等同于人口密度,如城市人口密度高,但不能简单地说城市人口压力比农村大,即使是人
3、口密度相同的农村,那些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较肥沃的地区,人口压力可能较小或不存在。探讨人口压力应将静态考察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从静态角度看,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人口压力是指人口与土地的比例关系,当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的承载力时,便形成静态的人口压力。动态的人口压力,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口压力的大小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科学技术越发达,土地产出越高,可以承载的人口就越多,人口压力就越小;其二,不确定的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造成土地抛荒、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时出现的人地比例关系的紧张。静态的人口压力,持续时间比较
4、长,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增加跟不上人口的快速增长,它的消失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节制;动态的人口压力主要体现为某一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区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作用时耕地面积直接或变相的下降,其爆发性强,但持续时间短且可以预防。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压力还表现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即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现象。当静态与动态的人口压力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形成人口的频繁流动,中国近代农民离村就是一种人口压力下的特殊流动。 首先考察近代中国的静态人口压力。清朝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自1712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及随后的"摊丁入亩"政策之后,清朝登
5、记在册的人口数字直线上升,记录显示,1741年人口突破1.4亿,接着在1762、1790、1834年分别突破2亿、3亿、4亿,到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时,全国共有412814828人跨入近代中国的门槛。与此同时,垦田的面积也有所增加,1712年为6930444.55顷,100年后的1812年达到7889256顷(注解:南开大学历史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页。)。但是,耕地面积的扩大跟不上人口的持续递增,人均拥有土地的数量逐年下降,1724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5.5亩,1822年下降到2亩(注解: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
6、丁口的记录》,《清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
7、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 从1840年到抗日战争发生前的1936年,虽然由于战争、饥荒、瘟疫等天灾人祸的影响,人口增长的势头趋缓,但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并未上升,人多地少现象依然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国情。据统计,人均耕地面积1851年1.75亩,1873年2.73亩,1887年2.27亩,1901年2.14亩,1911年2.67亩,1932年2.71亩(注解:参见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记录》;国民政府实业部:
8、《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王毓霖编《经济统计摘要》;柳诒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