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0657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法学法学理论毕业论文 试析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法学法学理论论文题目:试析产品后续观察义务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摘要产品后续观察义务是产品责任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6条首次确立了产品后续观察义务,该项制度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该项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产品后续观察义务是否排除了发展风险抗辩、生产者应该怎样更全面地履行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等。因此,我国应该立足于现实情况,对产品后续观察义务中的具体制度进行改进,从而完善产品后续观察义务。 论文关键词产品后续观察义务侵
2、权责任法售后警示召回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6条规定:“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项规定确立了产品后续观察义务,是我国产品责任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产品后续观察义务进行剖析,论证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对该制度的适用提出建议,以期该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产品后续观察义务概念的界定 产品后续观察义务是指生产者在产品投入市场流通后,仍然负有义务观察其产品的安全性,以防止或减轻因其产品缺陷而对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后续观
3、察义务,分为积极的后续观察义务和消极的后续观察义务。前者是指制造人有义务去观察其产品在实务上的影响、竞争者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后者是指就与产品相关的指责等负面资讯加以掌握并评价。一旦观察到该产品经常发生危险,对于尚未进入生产或进入市场的产品须为改善之必要措施;对已进入市场之产品则事后须采取相关危险预防措施。”豍生产者的注意义务并不随着产品的交付而完成,对于已经进入市场流通的产品,如果发现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不合理危险,就必须采取售后警示和召回等措施。 售后警示和召回义务基于产品后续观察义务而产生,是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组成部分。所谓售后警示,就是指生产者将产品投入市场后,发
4、现存在致人损害的不合理危险,有义务以合理方式对产品危险予以警告和指示来避免损害。生产者承担售后警示义务,源于对弱者倾斜保护的理念,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有利于分散风险,防止损害。所谓召回,是指产品的生产者对可能或者已经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缺陷产品,依法采取措施对缺陷产品进行免费维修、收回或改造等,由主管部门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产品召回义务的设定是为了消除产品存在的系统性缺陷,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和《进出口玩具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这些规定的出台将有力地规范生产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5、 二、关于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争论 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及其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歧无非表现在对维护生产者利益以追求效率和自由及保护消费者利益以达到公平和安全的争论。任何一种制度的选择都是各种利益和价值平衡与妥协的产物,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设定也不例外。 (一)反对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理由 第一,生产者承担产品后续观察义务,会使其发展科技的积极性降低,不利于科技进步和发展。如果让生产者承担产品后续观察义务,为了避免因企业自身技术水平所限而导致产品存在缺陷,生产者会选择制造科技含量低、风险小的产品而不愿生产新产品。 第二,生产者承担产品后续观察义务,过分倾斜保护消费者,将导致法律有失公正。由于科
6、技发展水平所限不能合理预见产品的危险性是很正常的,对消费者保护过度,使生产者负担加重,对于生产者而言不公平。 第三,生产者承担产品后续观察义务,责任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责任保险危机,导致企业破产。“法律责任愈是不确定,则责任保险愈是困难和代价高”。 (二)支持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理由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品安全事故的增加,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设定是必要而且有利的。 第一,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设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近年来,我国因产品缺陷而引发的损害触目惊心,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要求生产者履行后续观察义务,那么生产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设计制造产品时会
7、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以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使企业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最终达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目的。 第二,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设定有利于平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反对产品后续观察义务的学者认为,因不能预期的风险而让生产者承担责任,对消费者过分倾斜保护会使法律有失公正。笔者认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相比,生产者掌握大量资金、技术和信息资源,其承担风险能力较强,处于相对强势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