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作者:陈粉扣,徐秀华,陈海林,王全权【关键词】水针;,,头皮针;,,偏头痛;,,穴位注射 摘要:目的比较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与口服药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用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作为治疗组,尼莫地平片、谷维素片、Vb1片口服38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6%,对照组显效率26.3%,经χ2检验,P<0.01,治疗组总有效93%,对照组总有效76.3%。经χ2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意义。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组。 关键词:水针;头皮针;偏头痛;穴
2、位注射 我们采用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并以38例药物口服组作为对照。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9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男性21例,女性36例;年龄(29±7)岁,年龄<20岁5例,20~30岁24例,30~40岁22例,>40岁6例;病程(5.3±2.7)年。对照组38例,男性14例,女性24例;年龄(31±9)岁,年龄<20岁3例,20~30岁14例,30~40岁16例,>40岁5例;病程(7±5)年。以上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3、治疗组穴位注射。取穴风池、阳辅、外关。药物: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每支20ml,约含总黄酮100mg,批号:211004)。操作:病人仰卧位,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对所选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撑开周围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穴位皮下组织0.3~0.5寸,然后上下提插以取得酸胀感为宜,回抽无血后便可将药缓慢注入。出针时速度宜快,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每穴3ml,1次/d。双侧轮流取穴。头皮针:取双侧头皮针头部顶中线、颞前线[1]。操作:选取30~32#1.5寸不锈钢毫针。对上述部位严格消毒,针与头皮呈15~30°夹角,快速将
4、针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针下阻力减小,可使针与头皮呈平行状继续推进1寸左右。快速捻转200次/min左右,每隔10min行针1次,行针2min,共30min/次,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西药予尼莫地平片10mg,谷维素片20mg,Vb1片20mg,口服,3次/d。10d为1个疗程。3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2]疼痛标准分3度:无头痛为0度;轻微头痛,不影响日常生活为1度;中度头痛,影响日常生活为2度;严重头痛,需卧床休息为3度。疗效判断分3级:服药后疼痛减轻2~3度为显效;疼痛减轻1度为好转;疼痛无减轻为无效。 3.2治疗
5、结果两个疗程后,统计结果见表1。 3.3典型病例男,23岁,工人。就诊日期:20021112。主诉:左侧颞部头痛反复半年,加重3d。现感左侧颞部头痛,有搏动感,痛连左侧眼眶、耳背,有时连及牙齿,伴有流泪,欲呕,无恶寒发热等症。结果示:左侧太阳穴、率谷穴压痛明显,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诊为偏头痛。予上述方法治疗,1次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3次治疗后症状消失,又巩固治疗至1个疗程结束。随访1年未复发。 表1两组疗效比较表(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4体会 偏头痛是一种不稳定性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疼痛控制通路的节段性缺陷,导致大脑皮层血
6、流量减少而血管更加扩张、水肿及神经原性炎症改变[3]。祖国医学认为,头痛是由于外感、情志不舒、痰浊、瘀血等,导致头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风池、阳辅、外关等穴能祛风通络止痛。现代研究发现,偏头痛与血小板聚集有密切关系[4,5]。刺五加注射液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全血黏比度、红细胞压积和抑制血小板黏附功能[6,7]。在头皮特定区给予刺激,通过神经的调节作用,使脑血管等张度降低、血充盈及供氧增加[8]。顶中线、颞前线位于三叉神经皮支分部区域[9]。头皮针不但可以直接调整头部血管舒缩程度,而且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反射性引起血流量改变。所以,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能有效治
7、疗偏头痛,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兆民.针法灸法学,第6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7. [2]常建军,刘旭,范超平,等.赖氨匹林加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5):387. [3]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6. [4]宋玉强,韩仲岩,马淑芹.偏头痛与血小板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2):114.3 [5]穆军山,洪一飞,杨渤生,等.地奥心血康治疗偏头痛[J].新药与临床,1995,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