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管理理论毕业论文 道家思想与组织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工商管理管理理论论文题目:道家思想与组织管理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管理“无常理”,组织在变化,已有的管理方式也须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为组织管理走向更高层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推行“无为而治”将使组织管理达臻至高境界 关键词:无为而治;上善若水;自化;和谐;创造 道家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哲学思想流派,其学说表述严谨,是逻辑性极强的理论体系,它虽然没有在中国正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但却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虽然已大异于老庄时期,但道家思想的精
2、华对很多问题仍具教益而仅从管理角度看道家思想,就可以发掘出不少颇具现代感的理念,也可说是“事少而功多”的管理之道 1道家的管理之道 道家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从中可发掘出的管理思想涉及管理原则管理策略管理方法管理环境管理者素质等多方面,而其所涉的各方面,虽然各有表述,最终却可以极其简约的文字来表达:“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1.1“无为而治”——管理的至高境界 “无为”是道家学说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司马迁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3、”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绝非无所为,消极应对只是其表象,以无为而治达成无不为的至高境界,才是其真正的内核仔细研究无为思想,可从中发现颇具现代管理色彩的理念雏形 (1)循规律而不止于规律 《老子》42章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进而又在其著述中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其阴阳之说旨在说明万物都有产生发展的普遍规律既然有规律存在,那么我们在处事时就必须遵循规律,“无为”乃是“辅万物之自然”,实质在于顺应规律而遵循规律并不等于抱着现成规律停步不前,因为规律本身也不是一种常态,要明白“无成势,无常形”才能“究万物之情” 道家的这一思想恰向我们揭示
4、了这样的管理理念:管理存在普遍规律,组织的管理应该重视运用规律,只有更多掌握和运用规律,才能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但管理又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方法,组织只有结合自身情况,追求管理的突破和创新,才能更接近真正的管理规律 (2)“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在老子那里更多的是“不谋而谋”,他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清楚地表明他欲以看似消极的无为谋积极的“无不为”思想这一点揭示了组织管理的至高境界:最好的管理不是纪律森严,迫使人人敬畏遵从毫不逾矩;最好的管理者也绝非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处处严厉苛责,管理之道在于谋求“万物自化,天下自正”的局面因此,高明的管理是不见
5、管理,高明的管理者必不见其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此意 1.2“上善若水”——管理的理想模式 道家对水有极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在《老子》中的许多论述,可以看出道家将水视为接近万物之奥——道的缘由,也正是这些论述,包含着管理的理想模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弱胜刚强”——管理虽然凭借一定的权力,但权力的重点绝对不是“力”,管理的重心在“理”而不在“管”上,管理者及组织靠强制力是很难达臻管理的至高境界的相反,以柔弱似水的模式进行组织的管理,即以水的柔软性适应一切环境,以水的平静谦和对待组织成员,以
6、水的宽广包容组织成员,以水的稳定性面对一切危机干扰,又象水一般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始终推动组织向上发展,这样的管理则“几近于道也” 2无为而治的必备条件 如前所述,无为而治水式管理属于管理的理想境界和模式,既为理想,就非轻易可达成,无论对组织还是管理者而言,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1)素质要求无为而治首先对管理者提出了极高的素质要求,它不仅需要管理者深谙管理之道,能把握组织发展的大局,还必须有宽广的气度,可为他人营造一片广阔的天空在人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于事是“不为物先,不为物后”这实在是挑战人类自身的尺度,地位如管理者,要不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表扬自认为了不起已经很
7、不容易了,再要把握好不为物先,不为物后的尺度,实在是难之又难但也惟有如此,才能保证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 无为而治对组织成员同样有极高的要求若管理者以“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指导思想推行无为而治,而组织成员却因此而无所适从,或是因“不见管理”而自我放纵失之以责,必将导致无为而治的失败,并使组织遭受巨大损失 (2)环境要求《老子》中有言:“清净为天下正”,纷乱浮躁的组织环境不可能孕育出无为而治的境界,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