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doc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doc

ID:1748444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doc_第1页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doc_第2页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作者:陈华萍尉京波张美萍【关键词】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拔针按压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导致患者感觉疼痛,皮肤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下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因此作者在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方法进行了观察与改进,采用了一种改良后新的拔针按压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至8月本院静脉输液患者377例,男200例,女177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将2006年3月1日至

2、5月31日19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06年6月1日至8月31日18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病例纳入标准:(1)患者神志清楚,能积极配合及正确回答问题。(2)无血液系统疾病。(3)静脉穿刺部位均选用外周静脉。(4)静脉穿刺一次成功,在输液过程中无渗漏发生。(5)使用一次性7号针头输液器,一次性灭菌输液贴。  1.2方法  专人负责将准备输液的患者注册登记。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新的拔针按压法(称改良法),患者输液完毕,护士不关闭输液调节器开关,先揭下除覆盖针头之外的所有输液贴,然后嘱患者用对侧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横向轻轻置于覆盖针头的输液贴上方,此时不要用力按压,接着护士右手捏住针柄,

3、顺着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缓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则快速拔出体外立即反折针头软管,以防止液体漏出,当针头退出表皮的同时,嘱患者将置于皮肤针眼处上方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迅速向下按压,按压力度均匀和适中,按压时间≥5min,在按压同时输液侧上肢举高。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针按压法(称传统法),患者输液完毕,护士先关闭输液调节器开关,输液贴处理同观察组,拔针时患者用对侧拇指、食指或中指,单指横向按压皮肤针眼处上方,快速拔出针头,局部按压片刻。由指定护士观察按压后局部有无瘀血,并测量瘀血面积[1]。  2结果两种拔针按压方法效果比较见表1。表1两种拔针按压方法效果比较(略)3  3讨

4、论静脉输液时针头在充盈的血管腔中呈悬浮状态,针头未与血管壁接触,传统法因拔针时患者对侧手指按压在穿刺点上方,使血管壁受压,针头斜面如同刀刃,对血管壁和皮肤产生切割力,压力越大,拔针速度越快,所产生的切割力越强[1],导致血管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引起疼痛、血管损伤和皮下瘀血。用改良法则可避免上述弊端,有效减轻拔针时的疼痛,减少皮下瘀血的形成。此外改良法拔针时,不关闭输液器调节开关,使针头内压力高于血管内压力,而不致回血,减少了护理人员被血液污染的概率。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面积与针口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有直接的关系。其原因是在静脉穿刺时,针头进入皮下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距离后方进入

5、血管,造成皮肤表面针眼与血管壁针眼不在同一个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和皮下脂肪厚度有一定关系[2],传统法只强调按压皮肤上的针眼,很少有人注意到血管壁上针眼,只用单指按压且按压面积小,稍不注意移动一下位置即可出现偏差,表面虽然按压了,但血管壁针眼有可能按压不到位,因而导致部分患者皮下瘀血。改良法采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按压,按压面积明显增加,范围已完全包括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因此能有效地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力度及安放位置与皮下瘀血有一定的关系。按压力度应均匀和适中,力量太轻起不到按压止血的效果,力量过重又会导致患者疼痛[2]。传统法患者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按压,故

6、会导致按压力度不均匀,而输液侧上肢穿刺部位的安放位置一般都低于心脏,使得静脉回流减慢,血液容易从针眼流出,导致皮下瘀血。改良法强调按压力度均匀和适中,按压同时输液侧上肢举高,使静脉回流加速,减少对输液静脉血管的压力和血流量,从而有效地减轻出血、减少皮下瘀血的形成。至今为止,护理教科书没有明确规定按压时间[3,4],护士只是按传统习惯嘱咐患者按压针眼片刻,具体按压多长时间很少有人注意。大多数患者输液完毕多急于离开,按压时间常不足,导致皮下瘀血增多。正常出血时间为1~3min[5]。据文献实验报道[6],1min时打开按压针眼和3min时打开按压针眼仍有少量渗血,5min打开按压针眼,

7、完全闭合,无任何渗血。本次观察发现,按压时间愈短,皮下瘀血发生率愈高。改良法按压时间≥5min,弥补了传统法按压时间的不足,即有效地预防了皮下瘀血的发生。  静脉输液后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针眼出血和皮下瘀血,不仅与按压时间、按压面积、按压力度等因素有关,还与护士穿刺技术和责任心[2]、及时有效的指导有关。【参考文献】  1刘滨泉,张宇,段滨红.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护理学杂志,2005,20(19):11~12.  2李晓惠,董小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