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比对.doc

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比对.doc

ID:17480068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2

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比对.doc_第1页
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比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比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比对【摘要】目的:探讨同一实验室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长征控制血清水平Ⅰ和病人新鲜血清分别在经过校正的两台生化仪器上检测血糖(GLU)、尿素(UREA)、淀粉酶(AMY)项目。结果:这3个项目在两台不同生化分析系统间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威图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校正,其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可满足临床需要。【关键词】检测系统比对试验一致性在当今医疗技术和设备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医院检验科都配备多台生化分析仪,同一项目用不同的检测系统已是很普遍的

2、现象。我科白天生化项目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晚上急诊标本在威图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尤其是急诊血糖(GLU)、尿素(UREA)、淀粉酶(AMY)等项目,检测频率较高,为了避免检验结果差距大,给临床诊断带来影响,我们对这两台不同生化分析检测系统进行了血糖(GLU)、尿素(UREA)、淀粉酶(AMY)测定项目的比对试验分析,观察其准确度、精密度,并用相关系数及配对t检验进行简单统计学分析,验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实验材料仪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系统1),威图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下简称系统2)

3、。试剂:系统1:血糖(GLU)、尿素(UREA)、淀粉酶(AMY)为北京首医生物试剂。系统2:血糖(GLU)、尿素(UREA)、淀粉酶(AMY)为四川迈克生物试剂。测定方法:系统1:GLU检测方法为氧化酶终点法,UREA检测方法为谷氨酸脱氢酶两点法,AMY检测方法为动力学法。系统2:GLU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AP),UREA检测方法为脲酶波氏法,AMY检测方法为碘-淀粉比色法。校正血清:校正血清及控制血清水平Ⅰ均由上海复星长征生物公司提供。仪器状态:良好。GLU、UREA项目用上海复星长征校正血清校正,AMY用实际K值校准。方法与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检测:使用长征控制血清

4、水平Ⅰ,将GLU、UREA、AMY这3个项目分别进行双份测定,观察其准确度;并使用长征控制血清水平Ⅰ,重复测定10次,计算其均值X、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观察其精密度,结果见表1。2随机抽取10份病人新鲜血清分别在两套分析系统上检测,将测定结果用相关系数及配对t检验进行简单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见表2。讨论同一标本在不同系统(仪器、试剂、方法学等)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通过校正及比对试验后可以取得两者之间结果的一致性,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中有关质量评估的要求,检验科应有具体措施,使同一项目不同的检测系统间的报告具有可比性。我们将两台分析系统在其

5、良好的状态下,检测其准确度及精密度,由表1可见各项目的准确度均在厂商规定的限值内。若这些样本的检测结果在厂商规定的限值内,准确度可被确认[1]。精密度是指重复检测值间的一致性[2],结果可观察系统1中GLU、UREA、AMY各项目的批内检测值之间的精密度非常高,系统2中GLU、UREA、AMY各项目的批内检测值之间的精密度没有系统1高,但都在CLIA`88推荐允许误差内[3],所以两套仪器检测系统精密度也可被确认。当同一实验室存在两台以上分析仪检测同一项目时,应定期(半年)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4]。我们在确保两台检测系统准确度及精密度都良好的情况下,对GLU、UREA、AMY3个检测

6、项目进行比对试验(表2)。由表2可看出,这3个项目在两台仪器上检测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性,可为临床提供一致性的检测结果。当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别,进行试验时检验人员必须熟悉检测系统的各个环节,两台检测系统都必须处于完全室内质量控制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波长每年须经计量部门检测1次,并使用经过校准的加样枪、吸管吸入量及测量时间的把握都需准确。通过试验可知两台检测系统GLU、UREA检测结果偏差较小,AMY检测结果偏差较大,可能与试剂及方法的不同有关,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必须注意。两台分析系统检测结果超过线性范围时都需用生理盐水

7、准确稀释后检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否则报告结果偏低。本次试验所选项目较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多项目的比对,值得我们今后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1张莉,吴炯,郭玮,等.医学检验检测系统应用前的性能评价.检验医学杂志,2006,11,(21):561-562.2冯仍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2003:28-32,66-96.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