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50468
大小:8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1
《岳麓版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word同步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第1单元第1课(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C.《论语》D.《道德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论语》,这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形成的。答案: C2.《论语》颜渊第十
2、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A.兵广粮足B.民以食为天C.仁义为重D.诚信第一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孔子的治国方略。在孔子看来,治国方式有“足食”“足兵”“民信”,但最重要的是诚信,即“民无信不立”。答案: D3.在某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与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中人
3、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C.“当仁不让于师”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析: A不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因材施教”思想,D体现的是学习要诚实。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体现的是“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思想。答案: C4.刘欢的“孔府家酒,叫你想家”的广告词,耳熟能详,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
4、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启发诱导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解析: 孔子是春秋时期人不是战国时期;孔子思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论语》是孔子后世弟子所著。故只有C正确。答案: C5.(2011·济南高二检测)2010·我国西南大旱,牵动全国同胞的心,近日艺人也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等联合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
5、民币。这直接体现了我国先贤的一个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C.民贵君轻D.人之性恶解析: 本题以社会现实为切入点,体现了关注社会现实的命题趋势,艺术家们的捐款倡议,直接体现了我国先贤的仁者爱人的思想。答案: B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包括( )①“仁者爱人” ②“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政在得民”④贵贱有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④解析: ①体现了“仁”的思想,③体现了“为政以德”的思想,④体现了“礼”的思想。②是老子的主张。答案: D7.孔子主张“正名”,试图
6、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B.“仁”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C.“德”D.“孝”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孔子试图把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社会有“序”的目的,符合其“克己复礼”的主张,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 A8.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
7、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就是无所作为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 “无为而治”不仅是一种哲学境界,还是老子的政治主张,这一思想在汉初曾付诸实践。答案: C9.老子和孔子相似的主张是( )A.反对严酷的刑罚B.对旧制度实行一定的改革C.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D.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解析: 本题中B、C两项是孔子的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而孔子也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答案: A10.(2011·南京市高
8、二教学调研测试卷)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其思想主张的有(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