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4307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咽痛方治疗外感发热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咽痛方治疗外感发热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咽痛方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采用咽痛方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利巴韦林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咽痛、流涕、鼻塞症状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咽痛方治疗外感发热疗效较好。【关键词】外感发热中医药疗法;@咽痛方治疗应用;利巴韦林片治疗应用 咽痛方为我院急诊科治疗外感发热常用的有效自拟方,是在银翘散基础上加玄参、青天葵组成,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解表退热功效。笔者自2007年1月-6月对126例外感发热患者采用随机对比观察法对咽痛方及利巴韦林片
2、治疗本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1)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腋温≥37.5℃,其中37.5℃-37.9℃为轻度发热,38.0℃-38.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重度发热;(2)发热时间≤2d;(3)中医辨证属感冒(外感风热型);(4)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5)排除严重心、肝、肾及造血功能损害、对本药过敏、合并其他部位感染、不能配合治疗以及正在使用其他退热药物者。 1.2一般资料126例均来源于我院急诊科留观室,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35.4±12.74)
3、岁;发热轻度30例,中度26例,重度9例,平均体温38.5℃;病程<1d者40例,1-2d者25例;WBC<4.0×109者10例,(4.0-10.0)×109者42例,>10.0×109者13例。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平均年龄(34.2±12.71)岁;发热轻度27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平均体温38.4℃;病程<1d者39例,1-2d者23例;WBC<4.0×109者8例,(4.0-10.0)×109者41例,>10.0×109者1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咽痛方治疗,药
4、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淡豆豉10g,淡竹叶10g,荆芥10g,牛蒡子10g,薄荷6g,桔梗10g,玄参10g,芦根15g,青天葵15g,甘草10g。每日1剂,采用煎药机煎煮,取汁300mL,并用包装机将其制成每袋含药汁150mL的真空无菌袋,早晚各服1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片0.3m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d。体温超过38.5℃者可采用支持疗法,治疗中不用其他中西药。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观察指标治疗期间每4h测体温1次,观察退热效果,观察患者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及体征变化,治疗前后查血常规。3 1.4.2安全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5、;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等。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疗效标准与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痊愈:用药48h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72h内体温较前下降,主要症状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体温无下降,症状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 2.2.1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6、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2.3安全性指标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表2两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情况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感冒”范畴,本组所选病例为风热外感型感冒,乃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熏蒸清道,肺失清肃所致[3]。咽痛方中金银花甘寒、连翘苦寒,归肺经,具有辛凉透邪清热,芳香辟秽解毒的功效,为君药;荆芥、淡豆豉辛温,祛风解表,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
7、辛凉之宗旨,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为臣药;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而利咽喉,青天葵甘凉,清热解毒润肺,玄参苦寒,清热解毒、散结利咽,淡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薄荷轻宣肺气、疏散风热,牛蒡子重在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皆是佐使药,全方应用辛凉透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药证相符,故临床疗效满意。 本方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将药汁采用真空无菌包装,可按药量比例批量生产,在常温下可放置15d,便于贮存和携带。【参考文献】3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