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导致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45岁以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结果:45岁以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与45岁以上脑梗死比有其特殊性。结论: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吸烟为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显著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关键措施。【关键词】青年人群;脑梗死;临床特点;生化检查近年来脑梗死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因也备受重视,本文收集山西省泽州县人民医院200
2、3年5月~2006年8月收治的45岁以下经头MRI诊断为脑梗死患者54例,探讨45岁以下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明确早期干预的重要意义做回顾性研究。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4例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2.38∶1。发病年龄17岁~45岁,平均年龄39.1岁。其中17岁~20岁2例,21岁~30岁13例,31岁~35岁8例,36岁~45岁31例。占同期收治脑梗死的13.9%(54/388)。1.2症状和体征安静状态下起病17例(31.5%),活动中起病37例(68.5%)。头痛4例,言语障碍9例,抽搐2例,头昏3例,偏盲1例,偏
3、瘫伴偏身感觉障碍28例,纯运动障碍5例。1.3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①高血压病史;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③心房纤颤;④吸烟史;⑤体质指数≥24;⑥高血脂症;⑦糖尿病病史;⑧脑卒中家族史;⑨高粘血症患者入院后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数据均为我院检验科检测的结果。1.4统计分析将记录的资料输入Foxbase数据库,多因素分析SPSS软件包中的Logistic回归方程。组间均异的显著性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差异的显著性用χ2检验。2结果3在54例中临床能查出原因36例,其中高血压1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2例
4、,风心病3例,Moyamoya病1例,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1例。原因不明6例,其中有1例血糖升高,10例血脂升高。22例男性吸烟,占男性患者57.9%。将9个危险因素引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依次为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心房纤颤、高粘血症、吸烟、脑卒中家族史、体质指数≥24。其中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吸烟为脑梗死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3讨论3.1临床特点45岁以下脑梗死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有显著差异,据瑞士Sgotrom报道40岁以下
5、卒中发生为2%,但我科45岁以下脑梗死的发病率为13.9%,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1]。发病率年龄35岁~45岁31例(57.4%),说明脑梗死的发生逐渐年轻化,预防脑卒中应以45岁前作为预防重点。本组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吸烟比例增高,与吸烟为脑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有关。活动中发病占68.5%与文献报道一致。其原因与病因有关。绝大多数经急性期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可能与年龄、血管功能较完整,病情轻,并发症少等因素有关。3.2病因以往认为45岁以上脑梗死多系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而45岁以下脑梗死则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脑梗死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最近
6、报道表明在45岁以下脑梗死病因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主要原因之一[2,3],本组亦有此趋势,在已知36例病因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2例(40.7%),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发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是HCY可促进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生成,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激活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导致患者动脉硬化和栓塞[4]。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本身为脑动脉硬化的病因,也是促进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控制高血压和高同型
7、半胱氨酸血症就成为了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本组脑血管畸形7例(13%),心源性脑梗死4例(7.4%),两者也是45岁以下脑梗死较常见的病因。【参考文献】[1]周逸明,诸系水,程源源,等.中青年缺血卒中84例临床分析和病因探讨.上海医学,2001,18:220.[2]查坤钊,许丽珍.青壮年脑梗死57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8(4):221.[3]李玉兰.中青年脑梗死139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3(4):242.3[4]HaapanicmiH,HillbomM,JuvelaS,etal.Lifcstyleasso
8、ciatedriskfactorsbraininfarctionamongpersonsofworkingage[J]Stroke,200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