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39523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Dewar手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11 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ewar手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11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很多。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我们应用Dewar手术方式[1]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3~45岁,平均35岁。左侧8例,右侧3例。新鲜脱位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14d;陈旧脱位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60d。致伤原因:骑自行车、摩托车摔伤8例,车祸伤3例。本组均为AllmanⅢ度[2]。 1.2临床表现新鲜脱位患肩远端隆起,按压有浮动感;陈旧脱位肩部压痛、酸软无力
2、、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均为肩锁重度脱位。 1.3手术方法取经肩锁关节、锁骨中外1/3、喙突的肩前方弧型切口,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分离出头静脉,向外牵开并保护。显露肩锁关节,切除破碎的关节囊、软骨盘及瘢痕组织。在喙突相应的上方锁骨部切开骨膜显露皮质,钻透2层皮质后备用。切开喙突表面筋膜,显露肱二头肌和喙肱肌联合腱,于肌腱两侧分离,向上直抵喙突的附骊部。切开喙突顶部骨膜,剥离后钻孔备用。保护联合肌腱深部的组织,凿断喙突前1/3并连同附着于其上的联合肌腱向下翻转,进一步向下游离约4~5cm,将肩锁关节复位,用1枚直径2.5mm克氏针贯穿固定肩锁关节
3、,上举上臂,将喙突用螺钉固定于锁骨前壁。修补残存的肩锁韧带、筋膜,依次闭合伤口。术后三角巾悬吊3周,6周后去除克氏针。 1.4结果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2个月。按Karlssson标准[3]将治疗结果分为三级,本组11例肩外形恢复正常,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本组全部为优良。 2讨论 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常见,保守治疗复位容易,维持对位困难,喙锁韧带愈合困难,易出现患肢沉重、酸软、上举无力、疲劳等症状。肩锁关节的非生理性运动,造成骨关节异常改变,产生疼痛、关节活动障碍,需进一步治疗,故保守治疗为多数学者所放弃。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
4、手术方法很多,单纯肩锁关节清理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内固定容易松动、脱出、断裂,脱位复发率高。Neviaser术式[4]为在肩锁关节复位克氏针固定后,将喙肩韧带的喙突端连同附着的骨片一并切下,拉紧缝合事先准备好的锁骨前上方粗糙面上,增强了肩锁关节水平方向的稳定性,但垂直方向的稳定性并未建立,未修喙锁韧带,故脱位复发率高。李宝和等[5]应用可吸收缝线以WeaverDunn改良法,即喙肩韧带起点内移不切除锁骨外端治疗Ⅲ2度肩锁关节脱位,取得较好疗效,我们却发现喙锁韧带撕裂严重,很难修复,且此术式对肩关节稳定性、喙肩弓的完整性造成影响。陈爱民等[6]
5、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好,免除了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但经济费用较高,基层医院尚难广泛开展,且陈旧性脱位为相对禁忌证,因喙锁韧带已瘢痕化、硬化,故难以愈合。曾忠友等[7]利用钢丝固定喙突、锁骨,喙突联合肌腱部分转移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重度脱位,我们发现很难分离出足够长度的筋膜条,且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联合腱张力有限。重度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韧带完全撕裂且喙锁韧带也同时断裂,肩锁关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不稳定,Dewar方法增强了肩关节纵向移动的稳定性,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的联合肌腱移植于锁骨,重建已断裂的喙锁韧带是一种静力学
6、重建;同时由于肌肉收缩和前臂本身的重力作用,使肩锁关节得到动力性复位,故对肩锁关节脱位有动力学和静力学双重作用,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手术方法。本组11例取得优良效果亦说明问题。黄公怡[8]认为Dewar术式易发生肩锁端磨擦碰撞,产生关节病,本组未有骨关节病发生。术中常规探查肩锁关节,清除关节内瘢痕组织及破碎的软骨盘,以利于复位及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修复残存的喙肩韧带、筋膜,以利于恢复肩关节水平方向的稳定性;利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减少移位喙突的拉力,利于喙突与锁骨愈合,同时利于残存肩锁韧带及残存关节囊的无张力修复,恢复肩锁关节水平稳定性。
7、术中注意切取骨块不宜太小,一般先钻孔后取骨,在固定时前屈肩关节,松弛喙肱肌,以利于螺钉固定,如不慎骨块碎裂,可改用钢丝贯穿腱性起点固定于锁骨上。【参考文献】 [1]DewarFP,BarringtonTW.Thetreatmentofchronicacromioclaviculardislocation[J].JBoneJointSurg(Br),1965,47(2):3235. [2]AllmanFLJr.Fractureandligamentousinjuriesoftheclaviculeanditsarticulation[J
8、].JBoneJointSurg(Am),1967,49(4):774784. [3]KarlssonJ,ArnarsonH,SigurjonssonK.Ac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