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

ID:17420717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31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_第1页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_第2页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_第3页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_第4页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贫困家庭论文 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贫困家庭论文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论文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心理贫困”研究  摘要:近年来,城市贫困人口已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这些贫困家庭中的生活着的子女不仅要面对物质生活的匮乏,其心理层面承受的压力更令人担忧。以城市贫困家庭由“收入贫困”导致“教育贫困”的视角进而对贫困子女“心理贫困”的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得出贫困家庭子女心理上自卑、敏感、脆弱封闭等心理特点和问题,最后从个人、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提出针对贫困子女教育和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性意见和措施,以帮助他们走出物质与精神困境。  关键词: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心理贫困    一、从“收入

2、贫困”到“教育贫困”  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言,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构成人力资本。教育通过传授技能和生产性知识提高了人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收入也上升。在这样人力资本的方法下,教育和收入之间被认为存在一种牢固的线性关系。经济学家在人力资本框架内通过分析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以及教育投资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从个体层面和宏观层面上考察了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收入贫困与教育贫困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对“教育贫困”这一概念,人们对往往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进行界定。第一种是以教育发挥的功能和教育内部的运行状态为

3、参照,将教育的贫困分为外显的贫困与内隐的贫困[1]。外显的教育贫困表现为:教育未能真正满足社会大系统的需要,教育未能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展示一个崭新的前景;而内隐的教育贫困的典型症候则是:教育系统自身的失序,生源问题和教育死亡率(退学率、辍学率)的日渐升高。第二种是以每个学生拥有的教育资源(生均经费、师资水平、课程等)来界定教育贫困,它既表现为物质的贫困又表现为人力的贫困。“国家和个人不能对教育提供足够支持,具体表现在教育经费的短缺,教育设施的落后,教育内容的不切实际,以及大众对教育的冷漠”[2]。教育贫困的特征包括:失学率高、继续受教育率低、教学质量差,以及部分

4、人最终从教育中被排除出去等等这些方面都与收入贫困密切相关。收入贫困使人们无力克服教育贫困,反过来,教育贫困又是加重收入贫困的重要因素。  城市贫困家庭是城市贫困人口的基础上界定出来的,即在城市或城镇中生活水平在该地区基本生活水准之下的家庭单位。本文中“贫困家庭子女”,是指生活在这样的经济生活状况家庭中的子女。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李敏教授在《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发展的状况与对策》中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家庭中绝大多数成员无固定工作,工作为临时性质的为35.93%,无工作的为51.11%,没有固定工作是家庭贫困的直接原因,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低保费/社会救济,低保

5、收入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贫困家庭中有1/5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临时性收入,意味着贫困家庭生活来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这些收入加起来,也仅能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在青少年的教育等方面无法兼顾,或仅能维持子女基本学费、书费等[3]。  国家和社会方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目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怎样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怎么样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这些处于弱势的城市贫困家

6、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就更值得关注。由于经济因素限制,贫困家庭子女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学校用品,更甚至于无力承担教育经费,而且常因需要帮助家庭生计而影响其就学和升学的机会。这最终导致贫困家庭子女只接受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这样一种教育贫困的现状,会影响到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转化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从“教育贫困”到“心理贫困”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贫困家庭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寄予厚望,期望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善现有的生存状态,因此他们对青少

7、年未来受教育水平的期望较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子女往往更能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立足社会的不易,多数孩子能更早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更自觉努力的学习。一些孩子和同龄人相比更显早熟、懂事、自立自强。  《武汉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中,普通青少年与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都属于正常水平,但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他们在教育、个人身心发展、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参与、就业等方面都受到家庭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自卑。城市贫困家庭中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子女在衣着、学习用具、教辅资料及零食的购买上与其

8、他同学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