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doc

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doc

ID:17415382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doc_第1页
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清热调血汤加减/临床运用  笔者运用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及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现行中医妇科学教材。湿热瘀结证:反复发作的下腹痛或坠胀痛,或腰骶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带下增多,色黄或白,粘稠,有气味,可伴有神疲乏力、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或伴经期延长,小便黄,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舌质红或黯,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

2、2],症状: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加重,白带增多,呈黄色或淡黄水样,或黄绿色,可有臭味,可伴有低热、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不孕等。妇科检查:常见子宫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发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及包块。  1.3病情计分标准参照文献[1]及我科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5分;附件增厚、压痛或有包块,5分;子宫一侧或两侧呈片状增厚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下坠,3分;带下增多,2分;带下

3、色黄或有臭味者,1分;低热疲乏,1分;经期腹痛加重,1分;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1分;小便黄,1分;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1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0.5分。分级标准:轻度5-9分,中度10-15分,重度15分以上。  1.4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妇科门诊病例;年龄22岁-50岁,平均37.5岁;病程最短6个月-12年,平均6.5年。  2治疗方法  予清热调血汤加减。基本方:当归20g,川芎15g,黄连15g,香附15g,莪术10g,延胡索10g。若腰骶酸痛明显加杜仲、桑寄生各15g,若下腹胀痛明显加川楝子15g,鸡血藤25g;若带下增多色黄加黄柏、薏苡仁各

4、15g,若伴低热加红藤15g,败酱草15g;小便色黄加鱼腥草10g,黄芩10g;大便秘结加大黄5g,桃仁10g;兼有盆腔包块加桂枝、茯苓各15g。每日1剂,早晚分服,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经期停用。  3治疗结果2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痊愈: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70%,<95%;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30%,<70%;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30%。  3.2治疗结果40例中,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显效率82.5%,总有效率95%。 

5、 4讨论    笔者认为,该病多为经期、(流)产后邪毒乘虚而入,与血相搏结,使冲任阻滞不通,加之感受湿邪,湿郁日久,从阳化热,导致湿热瘀结于胞宫胞脉,阻遏气机而发病。本病有病程长、迁延难愈,劳后易复发等特点,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盆腔内炎性渗出,宫腔粘连,局部组织增厚,瘢痕增生。中医学强调标本同治、治病求因,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优势。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治疗总以清热解毒利湿、行气活血止痛为法。清热解毒,利湿消炎,有利于祛邪解毒;活血散瘀通经,通则不痛[3]。【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7,252-2

6、54.  [2]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276.  [3]杨艳秋.盆腔炎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因素[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7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