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13153
大小:11.29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8-31
《多排螺旋ct的临床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排螺旋CT(MSCT)的临床应用GE昆仑16排CT--Optima520ProCASE1CASE1Case2CTU检查CT尿路成像(CTU)肾结石Case2Case3:三维骨重建髌骨骨折Case4急诊大范围骨科低剂量高清成像case5Case5骨骼内固定支架透视Case5骨骼内固定支架透视Case6Case7Case7Case7Case7大脑动脉环头部血管的三维成像鼻骨骨折颈动脉成像颈部血管狭窄颈段脊柱的矢状位重建成像(MPR)肋软骨成像腹主动脉瘤仿真内窥镜结肠息肉胃成像口腔颌骨全景成像CASE8女,80岁,吞咽困难2天CASE8CASE8CASE8CASE9:女,47岁,多
2、年高血压病史,保险体检时超声诊断肝病变CASE9:CASE10女,70岁,糖尿病病史多年,精神差,纳差,右腰背部疼痛。CASE10CASE10CASE10CASE10CASE10CASE10CASE11男70岁,临床诊断肝硬化CASE11总结1.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本着合理、互补、有效的方法。2.了解必要的影像知识,才能准确定位合理的检查手段。3.全面了解MSCT的功能,对我们日常工作有开展有很大帮助。4.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发展业务,对全院的业务发展将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MS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范兵肺栓塞概述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
3、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的临床病理生理特征PTE是最常见的PE,其中70-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病因肺动脉的栓子约70-80%来自下肢深静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约半数(50-70%)发生肺栓塞。故DVT是肺栓塞的标志。有作者强调,手术后制动,特别是术后24H内是PE的高峰期。卧床〉4d、年龄〉60岁、糖尿病、妊娠晚期、心力衰竭、口服避孕药、下肢静脉曲张等均为高危诱发因素。PE的病理生理改变PE的
4、病理改变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呼吸功能改变两个方面。病理上分为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肺栓塞,前者导致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后者则主要导致肺动脉高压。由于肺动脉栓塞,导致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致使肺通气/血流比减少,影响有效呼吸,血氧含量降低。重症PE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急性右心功能不全——猝死PE的病理生理改变体内内皮素浓度显著提高,冠脉局部内皮素增加,导致冠脉痉挛,引发心肌缺血。PE造成的肺动脉阻塞,使肺血管广泛收缩,肺动脉压急剧升高,左室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由于肺毛细血管血流中止24h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而出现肺泡萎陷、形成肺不张。部分肺组织出现局部
5、炎症反应,引发肺水肿、出血和坏死。PE临床表现典型表现:PE三联征,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典型表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其它表现:不明原因的急性右心衰或休克,晕厥,猝死等。大部分病人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如:下肢肿胀、压痛,色素沉着和浅静脉曲张。PE检查方法1.胸部平片2.肺动脉造影3.多层螺旋CT检查4.MRI5.放射性核素显像6.综合超声技术7.血气分析PaO2<80mmHg8.心电图9.血清酶学检查PE影像学表现一、平片:PE影像学表现一、平片:肺外周胸膜下可见到楔形实变,其尖指向肺门,有时候可表现为肿块样改变。患侧可见胸腔积液。PE影像学表现一、平片:肺梗死时
6、由于病变肺的体积缩小,可见病变处叶间裂移位及膈肌抬高。PE影像学表现二、平扫:“马赛克”征(无特异性):是肺小气道病变高HRCT所示一种表现,表现为肺密度不均匀,补丁状异常透光区+斑片状磨玻璃影镶嵌存在,形似“马赛克”。PE影像学表现三、CTA:(一)直接征象:1.充盈缺损;2.管腔狭窄;3.腔内网格状改变和栓子钙化;4.肺动脉虫咬状缺损。PE影像学表现三、CTA:(一)直接征象:5.新鲜血栓-(膨松)呈中心凸出充盈缺损,血栓呈圆形凸出影;出现双轨征、漂浮征、蜂窝征6.陈旧血栓(收缩)呈半月形凹陷充盈缺损,或附壁-壁不规则;约10%钙化肺栓PE影像学表现(二)CTA间接征象1.肺血减少
7、;2.马赛克征3.胸腔积液4.右室增大5.肺动脉高压6.心包积液8.肺梗死case1case1case1case2case2增强CT诊断评价敏感性90—97%特异性90—98%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4%,但是CT对亚分段以下栓塞不敏感(6%)CT可正确作出肺栓塞鉴别可兼顾下肢深静脉检查谢谢!要求:共同努力,从细节入手,把工作做细、做实。希望:临床医生与影像科医生多沟通,共同探讨,从临床到影像做到一致性、共同性,以达到准确诊断疾病的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