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ID:17405563

大小:141.7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31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B卷)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标志,其中“低能耗”主要指减少消耗(  ) A.二氧化碳B.水C.石油D.氧气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分析: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结合目前的能源结构来进行分析.解答:解:低碳

2、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深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化石燃烧仍然是能源的主要来源,故低能耗指的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即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低碳经济,正确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是解本题关键,可以采用新技术、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防止温室效应,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苛性钠B.纯碱C.

3、碱式碳酸铜D.碱石灰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据此分析判断物质组成.解答:解: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A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B错误;C、碱式碳酸铜属于盐,不是碱,故C错误;D、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不是碱,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依据和方法,物质组成特征和物质类别概念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4、O C.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19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电子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分析:A.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核外电子数为14,最外层为4个电子;B.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C.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不是单键;D.为甲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解答:解:A.硅原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总数=14,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该氧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816O,故B错

5、误;C.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应该体现出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体积大小,为甲烷的球棍模型,甲烷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元素符号、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明确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4.下列液体,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溶胶(  ) A

6、.②④B.③④C.②⑤D.①④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和现象,如果该分散系是胶体就产生丁达尔现象,据此分析.解答:解:①鸡蛋清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①不选;②水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②选;③淀粉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③不选;④蔗糖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④选;⑤Fe(OH)3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⑤不选;故选A.19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主要是分析物质形成的分散系是否是胶体,胶体具有丁

7、达尔现象,注意水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不是分散系. 5.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电池供电过程 B.铁锅生锈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 D.冰雪融化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A、干电池供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生成葡萄糖;D、冰雪融化只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电池供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植物通过

8、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生成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冰雪融化只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6.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H4HCO3NH3↑+H2O+CO2↑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3Cl2+6NaOH═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