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儿童文学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

ID:17402554

大小:8.2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30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_第1页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_第2页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_第3页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_第4页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故事一、儿童故事的含义(一)含义:指内容单纯,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完整连贯,与儿童的接受和欣赏能力相适合,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二)儿童故事的特征1、情节完整单纯、脉络清晰故事有头有尾、情节单纯线索单一,脉络清楚迈克尔在看着妈妈摊煎饼。他顶爱吃煎饼了。只见妈妈用面粉、鸡蛋、盐和水调成面糊糊。然后在平面的铭心铁锅里放些猪油,油烧热了,就往里面均匀地倒些面糊糊。当煎饼的一面烧得金黄时,妈妈就端起铁锅,手腕用力一抖,煎饼在空中翻个个儿,落下来时再用锅接住。过一会,另一面也烧黄了,一张又香又脆的煎饼就做成了。迈克尔觉得摊煎饼又新鲜又好玩,央求妈妈让自己试一试。妈妈

2、提醒说:“你要小心,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迈克尔用双手抓住锅把儿,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力把煎饼抛向空中。咦,怎么没落下来?他抬头一看,哟,贴到天花板上了。正这时,煎饼又飞下来,啪的一声盖在了他的头上。“得,你有一顶煎饼帽子了。”妈妈笑着说。迈克尔不甘心,他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抛向空中的煎饼正好落回锅里。他做出了第一张煎饼。“你成功了!”妈妈高兴地为他祝贺。《煎饼帽子》“迈克喜欢吃煎饼――看妈妈做煎饼――学做煎饼,煎饼成了帽子――最后做成了煎饼,此故事连贯,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二)儿童故事的特征2、情节生动有趣、反复渲染:“趣味”是儿童故事吸引小读者的基础.儿童

3、故事趣味性依托于作品中人物语言、行为、情节和各种艺术手法,如拟人、夸张、对比、反复等,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反复渲染:情节常常重复相似情节一次次叙述,起到渲染故事作用。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吵个不停的是标点符号.  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张大耳朵,  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4、"要是我们不把句子隔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要讲我的作用么......哦,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3、主题鲜明,有教育意义主题单一鲜明,富有针对性幼儿故事的主题一般都很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孩子听了之后能够很直接地就明白了其中的丑美善恶。(二)儿童故事的特征4口语化、生活化儿童故事着重于人物行动的

5、叙述,完善的交代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局,不强调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刻画。叙述是儿童故事的主要表达方式。因而语言要求口语化:质朴、明快、易懂、不拗口。安伟邦的《圈儿、圈儿、圈儿》大成爱看书,可是不爱写字。老师叫他写字,他在心里说:“我只要能看书就行了。”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要大家听写。大成一听就慌了,他拿起铅笔,手有点发抖。只听老师念道:“啄木鸟,嘴儿硬,笃笃笃,捉小虫,大家叫它树医生。”大成有好几个字写不出来,只好在纸上这样写:“○木鸟,○儿○,○○○,○小虫,大家叫它树○生。”第二天,老师让大成把自己写的念一念。他念道:“圈儿木鸟,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小虫,大家叫它树

6、圈儿生。”念着念着,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大成很难为情。老师说:“大成,你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看不懂,别人怎么看得懂呢?”大成想:“老师说得对呀!要是别人把字也画成圈圈,我到哪里去找书看呢?”二、儿童故事的分类(一)创作过程分:民间故事、创编故事(二)表现形式分:图画故事、谜语故事(三)题材分:生活故事、历史故事、动物故事作家及作品推荐任溶溶,男,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

7、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郑春华,女,浙江淳安人,回族,中国作协会员,高中毕业曾去过农场,当过保育员。198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1981年调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编辑。后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出版有儿童诗集《甜甜的托儿所》、《小豆芽芽》、《圆圆和圈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