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

ID:17401435

大小:1.33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8-30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_第1页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_第2页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_第3页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_第4页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疲劳断裂机理及对策断裂力学基本概念疲劳断裂机理抗疲劳对策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脆性:指材料受到外力时,其内部容易产生裂纹并破坏的性质韧性: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通过变形松弛应力,重新分布弹性(Elasticity):卸载后变形可以恢复特性,可逆性。塑性(Plasticity):固体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屈服(Yielding):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状态损伤(Damage):材料内部缺陷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断裂(Fracture):宏观裂纹产生、扩展到变形体破断的过程材料的几个基本概念强度:

2、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性: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变形过程以单向拉伸为例说明弹塑性变形过程与特点。金属变形分为弹性、塑性变形、破裂三个阶段。ss-屈服强度,材料塑形变形sb-抗拉强度,材料断裂se-弹性极限sk-断裂应力材料特性指标E-弹性模量(抗压)G-抗剪模量u-泊松比金属试样断裂形式脆性材料尺度小传统强度设计方法传统强度设计方法通常以设定最大载荷下计算材料受力状态(拉伸,压缩或剪切),以材料屈服强度(或剪切强度)校核,并设定安全系数(如1.5,4)作为结构设计参数。传统的强度校核设计弊端断裂力学基本概念构件断裂破坏原因主要为:低应

3、力条件下造成裂纹扩展直至断裂应力腐蚀(应力和腐蚀作用)产生裂纹及扩张,造成构件强度不足实际构件应用中只有极少量构件断裂或破损由于强度不足造成塑形变形或脆性断裂断裂力学即以裂纹形成,发展,扩充,直至断裂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疲劳断裂过程,图片疲劳断裂机理-裂纹疲劳断裂机理-裂纹疲劳断裂过程疲劳断裂机理-缺陷形成1裂尖位错发射和断裂位错2晶体疲劳和晶界3脆性材料微小裂纹扩展4变形和损伤疲劳断裂机理-材料缺陷和裂纹疲劳断裂机理-微观缺陷位错和晶界缺陷晶界缺陷晶体缺陷-位错1.材料杂质,孔洞,切口等2.加工过程形成的微小裂纹3.构件几何特征(

4、尖角,台阶)引起的加工过程造成的残留内应力集中,释放后形成应变(缺陷)4.构件存在的台阶断差等在负载下的材料应力突变疲劳断裂机理-宏观缺陷裂纹扩展在交变应力或脉冲应力作用下,裂纹扩展--疲劳断裂定义。幅度越大,频率越大则扩展速度越快交变力(应变)和脉冲力(应变)交变力脉冲力如循环受到拉/压力如循环受到压力*由某个正值减小为零的循环**弯矩/扭曲也适用抗疲劳对策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加工过程后处理构件加载状态基于以上断裂分析,工程应用中为提高疲劳寿命,通过减少裂纹数量,裂纹大小程度及减缓裂纹扩展速度进行对策抗疲劳对策--结构设计避免尖锐形状

5、,适当增大过渡圆弧减少尺寸梯度原因:可减缓应力梯度有利于减少加工过程造成的裂纹缺陷优优抗疲劳对策--材料选用适用条件下选用屈服强度低(塑形好)的材料原因:屈服强度指标低反应材料晶体缺陷(位错)少,晶界裂纹少抗疲劳对策--加工过程避免加工过程中造成微小裂纹或晶体位错增加切削加工采用锋利刃具,小进给量,恰当的热量传递等措施,可减少加工过程的裂纹热加工(热锻)及热处理过程的微小裂纹或晶体位错控制抗疲劳对策--加工后处理减少或消除表面受力部位微小裂纹(抛光,涂覆等)表面强化(如喷丸处理)细化材料晶粒或热变形处理改变晶体组织抗疲劳对策--加载

6、(使用)减小交变应力或脉冲应力幅度,频率如下的疲劳过程:疲劳源,裂纹萌生,早期扩展区,快速扩展区,剪切断裂区,最后断裂区,因此限制早期扩展(如定期保养)有助于提高整体寿命及保障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