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

ID:17400655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0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_第1页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_第2页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_第3页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_第4页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集体备课的要求及操作程序校本培训材料之六(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索,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集体备课要有学期(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学期备课1.内容:(1)教学目的;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本学期共学几个模块)和教学要求。(2)教材分析:重点是对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能力点,教育因素的分析。本学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能力。(3)学情分析

2、:分析上学期和本学期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情况,本学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解决措施。(4)教学方法:上学期教师教学方法的得与失及本学期采取的教学方法。(5)教学时间分配: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标明章节单元所需时间,课题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月考、期中、期末复习考试的时间安排。(6)教改计划:本学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计划措施落实情况。(7)目标测试:包括单元或章节、课时测试的内容及形式。2.要求:要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深广度,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技能和能力要求,找准思想教育的因素,

3、掌握本册教材在整个高中学段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掌握本册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及各单元、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中运用的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二、单元或章节备课(周教案)1.内容(1)教学目的和要求。(2)教学内容分析。(3)教学重点难点:指出本单元或章节的重点难点,并指出突破重点难点方案,并分析研究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本章节的权重。(4)学情分析(5)注意事项(6)教学方法建议(7)课时分配(8)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2、要求:单元、章节备课,要做到“三定六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进度

4、、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备课组长要做好教研记录,内容为:时间,地点,研究课题,参加人员,中心发言人,研究内容,独特见解(记录每位组员发言内容)。集体备课应重点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对课堂教学及结构进行研究,拿出统一的办法。三、课时备课(个人教案)1、内容:(1)目的要求(2)教材分析(3)重点、难点及突破的方法(4)学情分析(5)课前预习题及指导(6)教学过程(详案)(7)课堂小结(8)课堂练习(9)板书设计(10)作业布置、(11)教后小记2.要求:要精心设计教案,明确本课时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采用“个人中心备

5、课—集体讨论—个人写教案”的备课方式。集思广义,兼容多人之长。主备人应于教案使用前一周写好草案,教研活动集体讨论后,方可写在个人备课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备课,写好教案,并提倡教师间相互参阅,修改自己的教案,平时有问题还要随时随地商量。教案书写要认真、工整,详实。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种基本程序:主备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1.主备人初备每位教师应该超前一周备课,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讨论,攻克难点。这样

6、有利于把握全局,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部分学生因超前预习提出的问题。理解知识点、重难点、注意点数学教材由众多的知识点组成,每章节教学内容都有其较为独立的若干知识,需要我们准确全面予以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各章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注意点是指个知识点、重难点中易混淆的或关键的问题。找出教材中德育目标教育点、重难点、注意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逐一落实。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资料;提出

7、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防矢的进行教学。例如:高中数学“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中教学重点为:(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和数量积运算及其性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

8、的求法。教学难点为:引进了空间向量,减少了“确定角、距离的位置”的论证过程,减低了探求难度,但却提高了对问题转化能力的要求,掌握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灵活运用向量方法需要有教强的数形结合、向量运算的能力。教学注意点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