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ID:17398613

大小:43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30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_第1页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_第2页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_第3页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_第4页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胆囊隆起性病变和胆囊癌的超声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超声诊断需说明,胆囊隆起性病变专指超声所显示的胆囊壁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一定义:为胆囊内附壁性良性或恶性小的赘生性或肿瘤样病变.二分类小塚负雄按胆囊隆起性病变的病理组织特点分五类:1.胆固醇息肉2.炎性息肉3.增生4.腺瘤5.腺癌Chistensen从病理组织学分类,除恶性的腺癌外,分为两类良性肿瘤良性假瘤1.上皮性1.增生性(1)腺瘤(乳头状)(1)腺瘤样增生(2)腺瘤(非乳头状)(2)腺肌瘤样增生(腺肌瘤)2.支持组织2.息肉(1)胆固醇性(2)炎性(1)血管瘤3.异位组织(1)胃粘膜(2)肠粘膜(3)胰腺组织(4)肝组织(2)脂肪瘤4.其他(3)平滑肌瘤(1)纤

2、维黄色肉芽肿样炎症(2)寄生虫感染(3)其它(4)颗粒细胞瘤三各类特征(一)胆固醇沉着症1.病理及临床:由于胆固醇代谢的局部紊乱,造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粘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逐渐形成了向粘膜表面突出的黄色小结节,故称之胆固醇沉着症.分弥漫型和限制型两种,以后者多见,呈息肉样改变,故又称胆固醇息肉,为最常见的胆囊瘤样病变.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相似.声像图特征:(1)弥漫型:又称草莓样胆囊,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回声显著增强,不均匀,伴有囊壁的多发彗星尾征,此型少见.(2)局限型(息肉样)a.一般为多发,以胆囊体多见.b.体积小,最大直径多小于10mm.c.形态多呈

3、颗粒状,有蒂或基底较窄.d.内部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后方无声影.附:炎性息肉声像图与其内部回声相同,唯其内部回声稍低,且常合并有慢性胆囊炎的征象,多为单发.(二)胆囊腺肌增生症1.病理与临床:本症为胆囊壁的一种非炎性也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病理表现为囊壁增厚,可达正常的3~5倍,囊腔缩小,粘膜上皮增生,罗阿氏窦增多和肌层增厚.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分为三型:广泛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其中以局限型较多见,常发生于胆囊底部,呈肿块样增厚.本病好发于女性(成年),症状不明显,可有饭后右上腹不适.2.声像图特征:a.胆囊壁增厚,可呈以上三型b.增厚的壁内有小透声区.c.其内因合并有胆固醇结晶或小结石而引

4、起的强回声斑点及.慧星尾征为本病重要特征.d.局限型以底部为多见.(三)腺瘤1.病理及临床:病理上分为单纯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体积较小,呈圆形或乳头状,偶有蒂,有恶变倾向,一般认为为癌前病变.临床上大多无症状,但常伴有慢性胆囊炎,结石.可出现右上腹不适,厌油腻等症状.2.声像图特征:(1)形态呈乳头状或分叶状,有蒂或基底较宽.(2)内部多为强回声,但无声影.(3)体积稍大,最大d>10mm.(4)单发或多发,常为单发性,胆囊底部多见.(四)腺癌(小结节型)1.临床及病理(见下篇胆囊癌)2.声像图特征:(1)形态呈圆球形或不规则突起型,基底宽或该处胆囊壁模糊,中断.(2)内部多呈不均匀的

5、混合回声.(3)体积较大,一般大于20mm.(4)多呈单发性,以颈体部多见.(5)常合并有胆囊结石回声.与其他非隆起性病变的鉴别主要有:(1)胆囊结石(2)干涸的胆汁,胆泥球(3)胆囊壁折叠的回声(4)伪回声等.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胆固醇息肉腺肌瘤腺瘤腺癌形态颗粒状或乳头状壁局部增厚隆起乳头状或分叶状圆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10mm不定>10mm>20mm回声强度中等或强回声强回声强回声不均呈混合性基底窄,有蒂宽有蜂窝状小暗区较宽或有蒂宽后方声影无无无无移动性无无无无好发部位体部底体部体颈部底颈部单发或多发多发单发单或多发单发性*胆囊息肉病变与结石的超声鉴别要点是什么?*第四届胆道外科

6、学会提出了PLG恶变的四项指标1.单发病变2.直径超过10mm3.基底宽而无蒂者4.增长趋势者以上四项指标也应成为PLG的手术指征摘自曲欣等胆囊隆起样病变64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4):238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由于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和体积,诊断往往被延误,超声能直接显示胆囊壁的增厚,囊腔肿块以及肝脏和淋巴结转移灶,显著地提高了胆囊癌的临床诊断水平.一,病理:胆囊癌大多数为腺癌,偶见鳞癌,前者占约70~90%,后者仅占10%左右.腺癌又可分为浸润型(硬化型),粘液型(胶质癌)乳头状腺癌三种胆囊癌形态不一,多数为浸润性的硬性癌,胆囊壁明

7、显增厚或厚薄不均,高低不平.亦可浸润临近组织.乳头状癌较少见,可能从乳头状瘤或息肉恶变而来,癌肿突入胆囊腔;影响胆囊排空,可单发或多发,到后期,胆囊腔消失,完全为巨大的肿瘤所取代.胆囊癌常直接侵犯肝脏,肝门受侵或有转移淋巴结时,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胆囊管阻塞时可引起胆囊明显增大,壁变薄,引起积液,继发感染引起积脓.约70%的胆囊癌同时合并胆结石.(二)临床表现胆囊癌多伴有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病史,晚期则产生显著症状,右上腹持续性隐病,食欲不振,恶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