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

ID:17383324

大小:2.19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8-30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_第1页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_第2页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_第3页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_第4页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蠕形螨疥螨学时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点:1.蠕形螨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性,常用诊断方法。2.疥螨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性。第十七章蛛形纲 第四节蠕形螨(p252)蠕形螨: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人、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皮脂腺内,分布:世界性,种类: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二种蠕形螨形态相似,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体长约0.15~0.30mm,雌虫约大于雄虫。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须肢分3节。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二部分,在足体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形态颚体末体足体毛囊蠕形螨较细长,末体约占虫体全长的2/3以上,末端较钝圆。皮脂蠕形螨粗短,末体约占虫体全长的1/2,

2、末端略尖,呈锥状。生活史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蠕形螨主要寄生部位:颊﹥颏﹥额﹥鼻﹥鼻沟﹥耳旁。蠕形螨属于负趋光性,多在夜间爬出,在皮肤表面求偶。75%乙醇和3%来苏尔15分钟可杀死蠕形螨,普通肥皂不能杀死蠕形螨。生活习性大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分泌物、代谢物引起皮肤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临床表现:面部皮肤潮红、丘疹、皮肤异常油腻、毛囊口显著扩大,皮肤粗糙,凹凸不平。蠕形螨可引起: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缘炎和外耳道瘙痒等。致病痤疮(青春痘)酒渣鼻1.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受检部位

3、皮肤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2.挤刮涂片法:通常采用痤疮压迫器刮取,或用手挤压,或用沾水笔尖后端刮取受检部位皮肤,将刮出物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甘油,涂开后加盖片镜检。3.挤粘结合法:在检查部位粘贴透明胶纸后,再用拇指挤压胶纸粘贴部位,取下胶带镜检。诊断感染率高:4.43%~86.6%。毛囊蠕形螨感染多见。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治疗药物:口服甲硝唑、伊维菌素;外用甲硝唑霜、伊维菌素搽剂等。预防:早发现,正确诊断和治疗感染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流行与防治2010.5“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课题组拍摄(来自于检出标本)2010.5“大

4、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课题组拍摄(来自于检出标本)2010.5“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课题组拍摄(来自于检出标本)疥螨: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人、哺乳动物皮肤表皮角质层内。第五节疥螨(p254)形态圆形,背面隆起,乳白色。雌螨,体长为0.3~0.5mm,雄螨略小。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钳状。足:分前后两组,短圆锥形。1.成虫生活史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寄生部位:皮肤柔软嫩薄部位表皮角质层深处(指间、手背、腋窝、脐周、腹股沟、阴囊、乳房下等处;儿童全身均可被侵犯)。挖隧道:以螯肢和前两足挖掘,逐渐形成一条与皮肤平行的蜿蜒隧道。交配:夜间在人体皮肤表面。习性致

5、病致病因素:挖隧道时对角皮层的机械性刺激及排泄物、分泌物、死亡虫体引起的超敏反应。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泡、脓疱、结节及隧道。多呈散在分布。奇痒,白天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由于剧痒、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疥疮病原学检查:1.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尽端,取出疥螨镜检;2.消毒的矿物油滴于皮肤患处,用刀片轻刮局部,将刮取物镜检。诊断流行与防治1.流行:学龄前儿童、卫生条件较差的家庭、集体住宿的人群。2.感染方式:直接接触:与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间接传播:衣被、手套、鞋袜等。3.预防:卫生宣教,个人卫生。病人的衣服应煮沸或蒸汽消毒处理。4.治疗:外用

6、:硫磺软膏、苄氯菊酯、甲硝唑等,口服:伊维菌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