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ID:17379942

大小:4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30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_第1页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_第2页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_第3页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_第4页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对当代农业产业化的启示西北大学韦苇摘要:小平同志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要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发展农业一靠政策,——靠政策调整生产关系,二靠科学——靠科学发展生产力;从传统农业、传统体制到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经历两次飞跃。中国经济改革自农业开始,农业已完成第一次飞跃,现正处于第二次飞跃之中。小平同志关于农业经济改革和农业现代化依然有重大指导意义。关键词:邓小平、农业现代化、两次飞跃、农业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邓小平同志情系10亿农民兄弟。最为关注我国农业的改革和

2、发展。他在继承马克思、毛泽东“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不但从农业、农村开始拉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大幕,而且为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做了初步设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一.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小平同志关于农村与农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与领会:12第一,从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来认识农业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

3、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他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1)这个人地矛盾使农业发展经常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制约因素。正如他在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时指出的那样:“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是不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人口贫困的基础上。”(2)正是从我国国情特点出发,他强调“农业是根

4、本,不要忘掉。”同时,发展农业和农业经济,也是实现“翻两翻”、“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邓小平指出:“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3)他认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4)当我国农业从1979年改革开始到1984年有较快的发展,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从而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领导又导致农业出现新的徘徊时,邓小平告诫大家:“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

5、来。”“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他强调:“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5)—即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并把“重视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向发展中国家的朋友们介绍。他说:“12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们吃饱肚子了,一切就好办了”(6)。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阐明了“重视农业发展”对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意义。第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邓小平同

6、志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7)对于这条道路的探索,是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领导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5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通过合作化运动促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和后来在大跃进中过快过急地提高公有制水平搞人民公社运动的教训。他主张在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上,应当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坚决支持扶植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事物,从完善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

7、两方面入手,大刀阔斧地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进行科学种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商品化的进程。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总结了6年来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经济发展的经验,他说:“这六年来发生的变化,确实比预料的要好。我们首先解决农村政策问题,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多种经营,提倡科学种田,农民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这些政策很见效,三年农村就发生了显著变化。”(8)第三,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于科学化。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8、二靠科学。”(9)因此,在调整所有制结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体制代替过去人民公社“吃大锅饭”12的旧体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问题,强调因地侧宜,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他说:“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发展饲养业,二是发展林果业(10)。邓小平对于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的意义作了多方论述,其一是发展多种经营,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他说:“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