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7948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更新日期:2009-04-12点击:刘承卫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手法;穴位注射疗法 笔者自1988年10月~1998年5月,用手法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9个月。C3~4椎间盘突出5例,C4~5椎间盘突出9例,C5~6椎间盘突出7例,黄韧带肥厚并钙化2例,齿状突骨折并移位1例,C4~5椎体前滑2例。其中颈椎
2、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者23例,生理曲度加深者3例。26例患者中C4~6椎间盘突出合并向心性椎管狭窄者7例,其中先天性椎管狭窄4例,增生性狭窄3例。 1.2诊断标准26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2.1点穴在攒竹、印堂、上星、太阳、百会、风池、风府、大椎、T1~7的华佗夹脊穴、颈部阿是穴上施以点、按、揉等手法;在双侧合谷、手三里、肩?、曲池、内关、外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梁丘等穴上施以点、按、揉、拿等手法。重点在阳明经穴,时间约10min。每日1次。 2.2松解取仰卧位或
3、俯卧位,在头面、颈项、肩背、四肢部上施以一指禅推法及睠、按、揉、拿、摇等法,在有筋结或条索状物的部位以及肌肉萎缩部位重点施术,松解时间约15~20min,每日1次。 2.3拔伸牵引旋转复位法上述松解手法完毕后,嘱患者取仰卧位,肩部与治疗床头相平,头伸出床头外,术者立于床头,前弓后箭步,一手托住枕颈部,虎口向外,一手屈腕成抱掌,环扣下巴处(小鱼际肌接触下巴),助手双手扶拉患者双肩,术者与助手同时用力,方向相反成拔伸牵引状,力量以术者牵拉患者有移动感为宜。拔伸时,若患者颈生理曲度加深者,宜上抬患者头部10°左右,若患者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者,宜下压患者
4、头颈10°左右。拔伸牵引2~3min后,术者力不减,向左向右旋转患者头颈部30°,可闻及“咯噔”声,但切忌追求“咯噔”声,以患者舒适为宜。每周拔伸旋转牵引复位2~3次,每次复位后,在颈肩背部行拿、揉、按法以巩固复位效果。 2.4卧圆枕如果患者颈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者,嘱其自作一圆柱状的枕头,直径8cm左右(最好是大竹筒,下缘切平),仰卧位,把圆枕放于颈部中段枕卧,开始几周内可卧圆枕20min左右,适应后以能忍受的时限为宜,以恢复颈生理曲度,促进突出的颈椎间盘回纳。颈曲加深者不宜使用。 2.5药物穴位注射选用当归注射液、人胎盘组织注射液各2ml,
5、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相混合,在两侧的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外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承山、委中等穴中任选2~3穴进行药物注射。每天1次,2周后隔日1次。以上治疗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暂停1周,再进行下一疗程,2个疗程判断疗效。 3疗效评定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行走正常,肌力恢复4级以上;显效:原有症状大部份消失,行走可,肌力在原有基础上上升1~2级,肌肉稍松弛无萎缩,无纤颤,椎体束征(±);好转:原有症状体征减轻,行走尚可;未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变。 3.2治疗
6、结果治愈18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15%。 4讨论与体会 4.1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脊髓型颈椎病多有急性外伤史或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病史,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查不出明确原因。赵玉学[2]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刘承卫: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占颈椎病的1/4。究其发病的原因多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向后方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折叠、钙化等突入椎管而使之狭窄,压迫颈段脊髓及其动脉;或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脊髓血管痉挛、脊髓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缺血、水肿;椎体滑脱、小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均使椎管相对狭窄、脊
7、髓受压。早期表现下肢远端麻木、无力,肌张力增强,随病情发展症状和体征向心性进展,最终发生肢体瘫痪。本病致残率极高。我们在治疗中发现,病程短者,治愈率高,而病程长者相对难治,效果不理想。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本组1例治疗无效,就是因其病程最长,可能造成脊髓变性之故。 4.2取穴的依据及松解的作用本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缘于湿邪浸淫,气血不运,或脾胃亏虚,精微不输或肝肾亏虚,髓枯筋痿之故。26例患者虚者多达20例。故治疗宜滋补肝肾、壮筋骨、健脾胃、祛湿通络。在头面、颈项肩背上的太阳膀胱经、督脉经上取穴,取其振奋阳气,温通经脉之功,以温煦脾
8、胃、筋骨;在四肢部取阳明经穴为主,取其“治痿独取阳明”之意,达到调理脾胃、祛湿、促进气血生化之功,以濡养筋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