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变化

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变化

ID:17375526

大小:85.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变化_第1页
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变化_第2页
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变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就业弹性与产业结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了方便地观察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使用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这一概念。所谓就业弹性,就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含义比较简单、直接和容易解释;弹性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血大,弹性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低。在就业弹性为负值时,弹性的含义就变得比较复杂,形成一种“海绵”效应,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种为“挤出”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减少的情况,钽电容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挤出”效应就

2、越小;另一种为“吸人”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的情况,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人”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小。严格说来,“吸人”效应不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典型的农村经济对劳动力的“苦水池”作用。此外,如果就业弹性为军,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当然,在经济增长率为零的情况下,就业弹性也就不存在了。(一)就业弹性变化趋势与特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为劳动就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韧期,如1979—1981年间,每一个百分

3、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点的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0.44个百分点,相当于约1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

4、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小。总的来看,20世纪肋年代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较大,但90年代以来这种拉动作用逐步减小,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观察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见表7—1)可以看出中国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趋势。无论总的来看还是分三次产业来看,就业弹性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总弹性从t979年的o.44下降到2M年的o.10。而1990年以来,这种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一趋势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即每带动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加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panasonic电阻就业弹

5、性的这一下降趋势,意味着在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发生了变化:劳动含量(不包括人力资本因素)逐渐下降.而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含量不断加大,中国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和知识正在逐渐增加。其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删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o.34,第三产产业为o.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尚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第一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表现为一种剩余

6、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但波动较大。考虑到第一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其就业弹性的这一变化特点实际上反映了该产业作为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实际上很难反映该产业有效就业的变化,其波动更大程度上折射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化。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升高;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提高的时候.第一产业的就业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

7、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弹性就会下降。事实上,每当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大批流动劳动力首先被排斥出去,被迫回到农村和农业中。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反映企业消除冗员的效果。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并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1998年以来,就业弹性

8、一直呈现负值。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出现负的就业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减员增效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因此,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的这种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