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

ID:17360400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30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实践与思考摘要: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目前的环境质量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堂学科教学的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本文将从环境教育的现状;学科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课改与反思同行,创设“和谐共振”的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关键词:环境问题渗透环保意识一、环境教育问题的提出1.环境问题的警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

2、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工业“三废”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今天人们的共识。提高人们特别是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2.国家纲要的引领2001年,我国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同年,国家教委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明确而具体地写进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1996年7月,在北

3、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进一步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2004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新课程标准的要求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

4、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9《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教学要体现时代性、延续性、可持续性。它研究的领域,不仅包括政

5、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门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具有“知古鉴今”的作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了解当今的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个人生活中自觉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未来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是历史与社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4.环境教育现状的反思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主要是渗透在各个学科中进行的。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多学科制模式,又称渗透模式,即不单独开设环境课程

6、,而是将环境的内容分散到不同学科之中,如在中学,通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开展环境教育。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将环境教育的知识化整为零,让学生在传统学科的学习中自然地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不需要专门的环境教育课时和师资。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结合到已有学科中去,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原有学科的教育方法,以讲授-灌输法为主,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养成比较忽视。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分析很少涉及,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常常被排斥在历史教学之外,人类

7、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较差。5.学科渗透环保教育的可能性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历史与社会学科有着许多丰富的素材。利用好教材中素材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历史与社会学科应发挥应有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可以说,“环境既教育”。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矫正学生的行为,本人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二、深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