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

ID:17333743

大小:4.72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8-30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托幼机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红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谢芳2010年4月25日内容一、疫情概况二、手足口病的概念三、病原学四、临床表现五、流行病学六、流行特征七、托幼机构、学校如何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八、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常用消毒方法一、疫情概况今年1—3月全市手足口病疫情呈大幅上升趋势,且以托幼儿童上升为主。尤其是华宁、峨山、红塔区和新平上升幅度大,部分县托幼机构已出现爆发疫情。玉溪市2010年手足口发病数地区分布图截止4月15日红塔区流行概况截止2010年4月25日红塔区累计报告90例,发病与去年同期累计(59例)比

2、上升52.5%,发病强度有所增强病例以散发为主家庭聚集性病例共有一个家庭2例病例(北城谭家营村)累计报告重症病例4例红塔区流行概况截止2010年4月25日红塔区病例地区分布州城镇34例李棋镇13例洛河乡13例春和镇11例北城镇7例研和镇6例大营街3例高仓镇3例红塔区流行概况截止2010年4月25日红塔区病例地区分布二、手足口病的概念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通常不严重,绝大多数病人不需要治疗便可痊愈(一般7—10天),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

3、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三、病原学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EV71),EV71感染引起重症的比例较大(2009年红塔区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的样品中EV71占94.3%。)病原学病毒抵抗力:肠道病毒在湿、热的环境容易生存,耐酸,对乙醚有抵抗力,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对热敏感:病毒在56℃以上可被迅速灭活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对高锰酸钾、消毒灵、

4、漂白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四、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3~6d,无明显前驱症状。主要表现: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直径约3~7mm),臀部或膝盖也会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也可以出现在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少数病例发展为重症病例手、足、口五、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

5、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带毒者(成人隐形感染)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①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②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③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大多为隐性感染(不发

6、病,也无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六、流行特征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9月份,冬季少见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易发生集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散发病例七、托幼机构、学校如何预防控制手足口病(一)学校防控的重要性(二)具体防控措施(一)学校防控的重要性2009年红塔区共报告1434例,其中托幼儿童572例占39.9%,学生71例占5.0%,总的占了44.9%2009年辖区内出现聚集性病例的13家托幼机构中有1

7、2家为私立托幼机构,说明部分私立托幼机构在手足口病防控上存在措施不力的情况所以说做好学校防控对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很重要的意义(二)具体防控措施控制传染病应针对传染病的三大要素进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保护易感人群: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和药物可以用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不明确,且病毒的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要加强前两项控制措施感染源易感者传播途径细菌耐药条件真菌病毒免疫低下少老患者肿瘤手术用药医务人员空气接触直接接触

8、间接接触媒介及时发现科学隔离体系适宜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技术保护易感患者具体防控措施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起到稀释病毒浓度的作用)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毛巾、口杯专人专用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