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

ID:17270827

大小:4.64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8-29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_第1页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_第2页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_第3页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_第4页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校代码10708:论文分类号:1:101学号1500纖殘A斜我大挙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sDegree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王少杰mm-学科名称:艺术学理论i仑文提交日期:麗年4月.一,|1JHI|MI■麵■■■■■■晒 申请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培养单位: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生:王少杰导师:米高峰2018年5月 ResearchonAdaptationofDomesticNon-literaryIPFilmsAThesisSubmittedto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sByShaojieWangSupervisor:Prof.GaofengMiMay.201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摘要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首度突破500亿元,影片《战狼2》更是燃爆是年的电影市场和舆论市场,不断刷新华语影坛记录,最终以56.8亿元登顶华语电影票房榜首,并成功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100名。随着“互联网+”以及文化内容的商品化趋势对电影产业影响的深入,中国电影行业内兴起了IP电影的新热潮。经典的文学文本,一向是传统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改编来源;而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新的文化语境之下,借助多方资本驱动和全媒介的多屏互动,电视剧、综艺节目、音乐、二次元文化、舞台剧等多种非文学类型的文化艺术形式亦成为具有品牌力和影响力的电影改编源。毋庸置疑,非文学类IP为国产电影的内容创意与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驱动力。本论文主要从近年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状态出发,以非文学类型IP电影改编为着眼点,对其存在现状进行宏观性的梳理和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非文学IP电影概念的阐释,廓清其内涵与外延,厘清它与文学类IP电影的界限,从而明确本文的研究主体,这是本课题的研究基石。在此基础上,提出非文学IP电影的三个特质:媒介的融合与联动性、内容生产的消费性、艺术审美的通俗性,凸显出其存在现象的显性表征。其次,非文学IP电影的出现具有复杂的社会因素,行业、互联网背景、消费文化语境、市场需求等多方力量的内在驱动催生了这一电影界的新兴现象,是我国电影产业在社会、经济、时代发展之下的产业生态的必然演变。再次,基于新兴互联网的生态环境而出现的非文学IP电影对国内电影产业链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制片、营销、市场延伸等环节对其带来的变革进行了观察,从整体上解读该类电影的运营策略和产业机制。最后,通过前文对非文学IP电影改编的本体、特征、运营机制的研究,认识到它带给了国产电影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与此同时,其发展演变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品牌过度消费、产品的泛娱乐化等。针对其现实困境,从而提出深耕精品IP、构建“国产电影宇宙”、宕实行业规范性等三点优化措施,以期能为国产电影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些许建议和参考。关键词:非文学IP,电影产业,互联网+,媒介融合,消费文化I ResearchonAdaptationofDomesticNon-literaryIPFilmsABSTRACTIn2017,China’smovieboxofficebrokethrough50billionyuanforthefirsttimeintheboxoffice.ThemovieWarWolf2sparkedtheexplosionoflastyear’smoviemarketandpublicopinionmarket,continuouslyrefreshingtheChinesecinematicrecords,andfinallytoppedtheChinesemovieboxofficewith5.68billionyuan.Andsuccessfullyenteredtheworld’stop100attheboxoffice.Withthedeepeningoftheimpactofthe"InternetPlusEra"andthecommercializationofculturalcontentonthefilmindustry,anewupsurgeofIP(IntellectualProperty)FilmshasemergedintheChinesefilmindustry.Classicalliterarytextshavealwaysbeenthemostimportantsourceofadapt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films.UnderthenewculturalcontextformedintheInternetera,avarietyofnon-literarytypesofculturalandartisticforms,suchasstageplays,multi-partycapital-drivenandmulti-screeninteractionsofmulti-media,televisiondramas,varietyshows,music,andACG(Animation,ComicandGames)culture,havebecomethesourceoffilmadaptationwithbrandpowerandinfluence.Non-literaryIPFilmshasbroughtnewdrivingforcestothedevelopmentofdomesticfilmcontent.Thispapermainlystatesthedevelopmentstatusofthedomesticfilmmarketinrecentyearsandfocusesonnon-literarytypesofIP-adaptedfilms.ItreviewsandsummarizesthecurrentstatusquoofdomesticIPFilms.Itmainlystudi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Firstofall,throughtheinterpretationoftheconceptofnon-literaryIPFilms,itclarifiesitsconnotationandextension,aswellastheboundariesbetweennon-literaryandliteraryIPFilms,andthusclarifiesthemainbodyoftheresearchofthisarticle.Thisisthecornerstoneofthistopic.Basedonthis,III threecharacteristicsofnon-literaryIPFilmsareproposed:theintegrationandlinkageofmedia,theconsumptionofcontentproduction,andthepopularityofartisticaesthetics,highlightingtheexplicitrepresentationofitsexistence.Secondly,theappearanceofnon-literaryIPFilmssharescomplexsocialfactors.Theintrinsicdrivingforcesofindustry,Internetbackground,consumerculturecontext,marketdemandandotherforceshavespawnedsuchemergingphenomenon.Thisisaninevitableevolutionofindustrialecologyunderthedevelopmentofthetimes.Thirdly,non-literaryIPFilmswhichisbasedontheemergingInterneteco-environmenthavehadatremendousimpactoneveryaspectofthedomesticfilmindustrychain.Thisarticlenotonlyillustratesthechangesbroughtaboutbyproduction,marketing,andmarketextension,butalsointerpretstheoperationstrategiesandindustrialmechanismsofthemovieasawhole.Finally,throughthestudyoftheontology,features,andoperationalmechanismsoftheadaptationofnon-literaryIPFilms,werealizedthatitbroughtnewvitalityandvigortodomesticmovieindustry.However,itsdevelopmentandevolutionstillhavemanyproblemsanddeficiencies,suchasexcessiveconsumptionofbrandsandpan-entertainmentofproducts.Inviewofitspracticaldifficulties,thispaperproposesthreeoptimizationmeasures:intensivelypursuinghigh-qualityIPFilms,buildinga"domesticfilmuniverse,"andconsolidatingindustrynorm,inthehopeofprovidingsomesuggestionsandreferencesforthedevelopmentofdomesticfilms.KEYWORDSNon-literatureIPFilms,FilmIndustry,InternetPlus,MediaConvergence,ConsumerCultureIV 目录摘要............................................................................................................................................IABSTRACT............................................................................................................................III1绪论.........................................................................................................................................11.1课题背景与意义..........................................................................................................11.1.1课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研究现状......................................................................................................................21.3研究方法......................................................................................................................41.4研究内容......................................................................................................................42非文学类IP电影综述............................................................................................................72.1非文学类电影IP的一般概念.....................................................................................72.2非文学类电影IP范畴的界定.....................................................................................92.3非文学类电影IP的主要类别...................................................................................112.4本章小结....................................................................................................................133非文学类IP电影的特征......................................................................................................153.1媒介融合与联动........................................................................................................153.2内容生产的消费性....................................................................................................163.3艺术审美的通俗化....................................................................................................173.4本章小结....................................................................................................................194非文学类IP电影改编的催生动因......................................................................................214.1电影产业工业化程度的深入....................................................................................214.2互联网资本的介入....................................................................................................224.3消费文化语境的驱动................................................................................................234.4受众观影形态的转变................................................................................................244.4.1欣赏习惯的变更.............................................................................................254.4.2受众地位的升级.............................................................................................264.4.3粉丝经济的助推.............................................................................................274.5本章小结....................................................................................................................285非文学类IP电影改编对国内电影产业的影响..................................................................295.1电影制片的新变........................................................................................................295.1.1“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定位...................................................................29I 5.1.2媒介融合下的多媒介联动.............................................................................305.1.3互联网经济下的募资新渠道.........................................................................315.1.4主创团队的拓展.............................................................................................325.2电影营运的新模式....................................................................................................345.2.1营销基础——大数据.....................................................................................345.2.2营销阵地——网络社交平台.........................................................................355.2.3群体效应——社群营销.................................................................................365.2.4组合联动——跨界营销.................................................................................365.3电影衍生价值的拓展................................................................................................375.4案例分析——《战狼2》.........................................................................................395.5本章小结....................................................................................................................446非文学IP电影改编的现状审视及优化策略......................................................................456.1现实瓶颈....................................................................................................................456.1.1受众诉求的偏离.............................................................................................456.1.2品牌的过度消费.............................................................................................466.1.3市场导向的理性失衡.....................................................................................466.1.4电影内容的泛娱乐化.....................................................................................476.2优化路径....................................................................................................................486.2.1深耕作品内容,塑造精品IP.........................................................................486.2.2提升品牌效应,构建国产“电影宇宙”.....................................................496.2.3双管齐下,宕实行业规范性.........................................................................496.3本章小结....................................................................................................................507总结与展望...........................................................................................................................51致谢.........................................................................................................................................53参考文献...................................................................................................................................55附录A:非文学类IP电影代表作品汇总(2015-2017)....................................................5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II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1绪论1.1课题背景与意义1.1.1课题背景伴随国内物质财富的丰裕,社会生活水准普遍攀升,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对文化生活领域有了更高的期待。“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旨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之一,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从世纪初的不足10亿元,到2010年首次突破100亿元,之后以百亿的速度提升,及至今日,2017年,影片《战狼2》以59.8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接棒《美人鱼》,成就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中国电影票房更是再次破关,以559.11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电影市场之中仅次北美,添列次席。利好的宏观政治环境孕育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出的指导思想,为电影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政府相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针对电影产业的行政手段,给电影业提供了利好的政策支持;相关律法规范的相继出台,保障了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些政策表达了国家对推动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决心,为电影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伴随移动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发展,我国互联网产业呈现一派利好的繁盛态势,互联网同各社会内容的结合日益紧密,“互联网+”的时代动力助推了电影产业的工业化道路。在互联网社会视阈下,中国电影产业在内容、营销、形式、制作、推广、论评、开发、产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变革,在极大程度上带动和融合了文学、互联网视频、网络游戏、电视节目、实景演出、电子商务等其他文化消费领域。在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有力支撑下,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语境助推下,“IP(IntellectualProperty)电影”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业界一个新兴的现象级话题。“IP电影”是主要围绕某一核心品牌,包括文学作品、动漫、游戏、歌曲等素材的版权,进行跨媒介改编,打造而成的电影作品。近年,不断有IP转化的作品搬上大银幕,如《十万个冷笑话》《羞羞的铁拳》《战狼2》等,在市场上获得强烈的反响,冲击了传统的电影运营模式,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其中,综艺、话剧、游戏、音乐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媒介形态所进行的跨文本改编是国产电影制作中出现的新鲜事项,在取得巨大的商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差异化的评论。本课题正是基于“IP电影”热潮的现象,将其中的非文学类型IP对象单独剖析出来,对其发生、发展以及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审视。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2研究意义“非文学IP”的电影改编,是我国电影人新的开发模式的探索,是向产业成熟化迈进的重要创新。本课题正是以该视角介入到国产电影的IP改编现象之中,以窥视当下我国的电影发展生态。首先,从国家宏观产业发展来讲,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扭转粗放的发展模式,稳定经济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互联网+”驱动力的时代背景下,本课题对非文学IP电影改编现象现状、策略的剖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发展以及进军国际电影市场的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国家规划的参与到全球电影文化交流、竞争,迈向电影强国的电影产业战略布局,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彰显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从行业角度出发,国内电影产业面临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非文学类型IP电影的出现为中国电影人提供了更多创作路径,拓宽了电影的受众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电影市场巨大的潜在价值,对产业的升级产生了强力的助推作用。但,中国电影人于之的开发与施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行业的具体实践尚显稚嫩,仍需市场检验。因此,对非文学IP电影的各个侧面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以及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能够更加优质地进行电影创作,以求开拓更多的电影可能性,这于非文学IP的电影价值开发与行业本身的发展来说,都具备一定的实际价值。最后,在学术研究层面上,目前,IP电影的概念方兴未艾,在互联网影响下,多媒介进行融合与产业联动中生发的多领域电影改编渠道更属新鲜现象。学界更多地把目光聚焦于整体IP电影的现状研究之上,集中于对IP电影概念的界定、市场营销、艺术价值等方面,而对非文学IP电影改编情况的研究尚存不足。本课题以非文学IP电影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现实发展的观察和思考,对其特征、催生动因、造成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和系统化梳理与整合,适当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具备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1.2研究现状由于IP电影现象是近年伴随着我国互联网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而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的,其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从2014年起,学界开始关注这一热潮,根据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搜索,如图1-1,主题与“IP电影”相关的文献研究数量2014年有17篇,2015年146篇,2016年、2017年均超过300篇,全网688篇(2017.12.20),可见研究者们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图1-1“IP电影”文献检索总体趋势(数据来源-知网)Fig.1-1OverallTrendofIPMovieSearch(DataSource-CNKI)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概况,如下:第一,关于IP电影现象整体状况的研究。尹鸿(2015)认为IP的出现与互联网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具备相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能够进行再次生产和创作[2]。王臻真(2015)认为文化的消费性与商业资本主导性是IP电影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但市场高热度的同时,却疏于电影本身艺术性的表达,行业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3]。周星(2016)认为IP的出现是基于对优质创作内容的发掘,其倡导者更为注意其积聚的原始人气和原创具有的先天验证的感召力[4]。史兴庆(2016)认为IP构成了电影故事新的源泉,使电影的供给侧越来越互联网化[5]。第二,从电影产业链的角度对IP电影开发运营现状的研究。陈鹏、付怡(2016)认为IP改编电影项目在主创团队复杂、IP版权和时效性等方面存在风险,仍需极力探索控制和规避的方法和策略[6]。邱章红(2017)运用应用经济学中的价值评估理论针对IP的电影开发,关于用户情感利益、市场资源粘合力、价值转换能力、版权、时效性等方面提出系统化的价值评判标准[7]。周振华(2017)认为IP电影延伸和外扩了传统电影产业链的范畴,只有对产业链各个层面进行优化和重构,才能使IP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价值[8]。第三,对于IP电影发展状况的理性思考。尹鸿(2015)认为IP电影需要文化净化以凸显其艺术价值,防止IP的粗暴开发,延伸其生命力,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9]。王臻真(2015)认为IP电影的市场化和泛娱乐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影的原创性、艺术性、严肃性,行业发展仍需积极探索[3]。李晋林(2017)认为IP电影可以带来巨大的产业效应,而我国的电影产业生态系统还不够成熟,他从完善产业链为商业、文化服务的杂糅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力、本土资源适应全球化需求等方面对IP的优质孵化和开发作出探索[10]。第四,关于IP电影中的某一种具体类别的研究。尹鸿(2015)关于综艺电影的研究,认为其是多屏融合时代IP在不同终端上的转化和延伸,是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开创节目衍生模式,实现电视节目外延价值的探索[11]。李正良、田淼琪(2016)以电影《魔兽》为例,探讨了游戏电影的改编特征,认为游戏影视化仍需内容为王、精准定位、多媒介整合传播,打磨品质化IP[12]。张燕、王赟姝(2017)对“互联网+”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电影改编创作进行探讨,认为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提升、互联网环境的普及以及互联网资本生态的影响是其产生的基础[13]。综上,从当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内学者多热衷于探讨IP的起因、发展状态和对IP现状的未来道路的思索和出现问题的反思以及电影IP的开发运作模式、环节等。从文本生成到电影制作再到衍生品开发,研究对传统电影产业链的各环节都有一定涉及,但没能将非文学类型的IP作为一个新兴出现的、独立的业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及缺少从完整的电影产业链角度对其作出系统条理的分析和研究。国外方面,由于国外并没有所谓“IP电影”的概念,所以,较为接近本课题的研究只在电影产业链等相关研究之中有所涉及。国外的研究者对这一形态并未有过多的关注,并且国内的一些电影改编来源,如综艺、音乐等在国外的行业实践中很少,与之相对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存在空缺。综上,本文将对文学之外的IP作出学理性的定义,并从该视角对这一新兴现象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以致力于为稳步推进IP电影开发的成熟,为国内电影产业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1.3研究方法本文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影视艺术、叙事学、文化产业研究等多个维度,在研究上为多学科交叉互补,主要方法有:(1)文献分析法。通过检阅相关资料,包括期刊、论文、文献、报纸、统计报告等,获得研究内容的信息,如现状、数据等,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对非文学类IP电影的发展现状以及显现出的相关问题等进行整理和归纳。(2)案例分析法。对某方面具有影响力或高话题性的案例、电影界具有高热度的现象进行详细研究和考察,深入分析、概括和总结其普遍性的规律。对国内近年具有高话题热度的经典案例影片,从其立项、制作策略、营销手段、线下衍生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解析。1.4研究内容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和框架如下(图1-2):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电影产业工业互联网资本的消费文化语境受众观影形态化程度的深入介入的驱动的的转变媒介融合与催生动因概念联动内容生产的范畴综述非文学IP电影特征消费性类别艺术审美的通俗化对国内电影产业的影响电影制片的新变电影营运的新模式电影衍生价值的拓展“媒互营互介联销群组营联融网主阵体合销网合经创地效联基+下济团—应动”础思的下队网———维多募的络社跨大用媒资拓社群界数户介新展交营营据定联渠平销销位动道台深耕作品内容,塑造精受众诉求的偏离品IP品牌的过度消费现优提升品牌效应,构建国状化市场导向的理性审策产“电影宇宙”失衡视略双管齐下,宕实行业规电影内容的泛娱范性乐化图1-2研究内容框架图Fig.1-2FrameworkofResearchContent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P电影改编热潮是近年国内电影市场出现的新常态。本文选取文学文本之外的用于进行电影改编的非文学类IP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非文学IP电影的发生、发展状况的观察,对其适用范畴、特征、催生原因及造成的产业链的变化、影响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此来探讨其在我国电影产业逐步走向深化的进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中发觉它在实际运营实践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合理化的改进策略。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2非文学类IP电影综述2015年,《夏洛特烦恼》《鬼吹灯之寻龙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以黑马姿态冲进国内电影市场,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以及口碑效应,IP电影的概念开始逐渐走入我国电影业的视野,自此,各类人气IP开始不断被进行电影开发,搬上大荧幕,如:《夏洛特烦恼》(2015)《寻龙诀》(2015)《煎饼侠》(2015)《湄公河行动》(2016)《使徒行者》(2016)《盗墓笔记》(2016)《战狼2》(2017)《羞羞的铁拳》(2017)《悟空传》(2017)等。文学作品的影像化转化由来已久,是IP电影的主要改编来源,但经过几年的发展,早己不再局限于之。IP被不断的赋予全新的内涵,业界出现了更多的其他类型文本源,稍具改编价值的流行文化元素,无论是否具有影视创作的可行性,都在被电影公司抢注,从业者视作法宝趋之若鹜,其投资力度之大,类别包罗之广,实前所未见,成为中国电影人拓展电影创作可能性的最新尝试。2.1非文学类电影IP的一般概念电影创作以“内容为王”,所以剧本的选择是电影制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影剧本不只是需要职业编剧的原创剧本,还有许多剧本是根据其他艺术创作改编而来的,IP就是一个电影内容改编源的范畴。其实电影早已有了由他类艺术进行改编的概念,传统的文学体裁因其拥有与剧本相似的叙事性,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形式。如电影《指环王》的剧本蓝本是托尔金的魔幻小说《魔戒》;J·K·罗琳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被好莱坞搬上了大银幕;余华的小说《活着》被张艺谋转制成银幕故事;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早已成为时代经典;香港邵氏电影根据金庸、古龙小说创作的一系列武侠电影,更是书写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时至今日,IP电影成为电影业的重要制作形式之一,文学作品依旧占据价值IP改编份额的重要篇幅。当前,承继了以往电影剧本改编的经验,IP电影市场上备受注重的、开发最为广泛的仍然是文学作品,无论是精英文学如《陆犯焉识》《芳华》,或青春文学《小时代》《左耳》,网络文学《七月与安生》《悟空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鬼吹灯》《谁的青春不迷茫》等,它们都拥有业已成熟的叙事文本,之后再进行电影化改编,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听语言,障碍较低。现下国内电影人所谈及的IP,是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之下,电影产业中孵化而生的全新概念。其英文原意为IntellectualProperty,本意为知识产权,或知识财产,泛指一切具有产权归属的智慧知识,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14]。知识产权通常是指科技、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艺术、文化等领域中,创作主体对自己的创造性智慧成果享有的自主归属的权益。IP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是指一切能够进行跨媒介转化的创意文本和形象序列,而从更加具象的层面来看,则主要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载体的文化创意领域的内容本文,包括文学、游戏、动漫、视频、偶像明星、热点话题等,围绕着某一核心,进行跨门类的形式、内容转化,从而形成一条多项互动,深具市场价值的产业链条。在国外的电影界,并没有相应的IP电影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之中却早已存在类似的开发形式,如美国和日本,主要以动漫、影视剧、游戏及相关授权衍生品为主的产业开发。具体就美国而言,当前在全球电影市场极具影响力的漫威和DC漫改英雄电影,就是好莱坞IP电影运作的成功典型。它们以某一个或一组形象为核心,拥有统一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打造成系列产品,覆盖涵括广播、电视、出版等传统媒介以及移动端、互联网、电子游戏等新兴媒体,以创意品牌作为核心,凝聚成为了一条高覆盖面的产业价值链。与好莱坞类似,日本动漫更早便已开始进行跨媒介产业融合,持续深化漫画同影视、游戏、出版以及相关衍生品之间的融合与转化,开拓出一条日趋成熟的动漫产品研发、运营的产业生态。图2-1日本动漫Fig.2-1AnimeIP在国内电影行业之中,概念逐渐呈现出泛化的现象,在实际的运作之中,多门类行业的共同参与和运作之下,更多的意义和内容纳入其中,其具象指称范围延展到了更为宽泛的层面。许多原本并不具备智慧产权概念的事项,都吸纳进了IP的范畴,例如,某一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就不具备“智慧知识”的属性,而历史话题或故事、史实等产权归属也无从谈起。在实际的创作之中,不同媒介、艺术形态之间产生融合,业界将IP的内容拓展到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如热播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歌曲《栀子花开》,人气微漫《滚蛋吧,肿瘤君》,网络自制剧《煎饼侠》,电视剧《咱们结婚吧》,舞台剧《夏洛特烦恼》,广播剧《张震讲鬼故事》,话题综艺《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电子游戏《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热点事件《湄公河行动》等。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脱胎于文学作品之外的IP内容,拓宽了电影的改编渠道,此类电影改编源归纳统称为“非文学IP”。其在概念上主要是指电影的IP改编源除一般意义上约定俗成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之外的其它内容。它不局限于有实质叙事内容或清晰情境的艺术作品,可能只是一个形象,一个短语,一个创意,甚至一个概念,如歌曲、游戏、综艺、舞台剧、网络剧等。它们不同于文学作品,在接受功能上,不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文本的形式,在脑海中通过艺术想象,形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它们多数并没有已成型的可以进行直接转化、改编的叙事文本,而需要编剧围绕这一内容进行重新的艺术创作,形成影像化的叙事文体。2.2非文学类电影IP范畴的界定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同文学关系亲密。电影艺术的叙事性,促使其在剧本创作之中,挑选可供进行电影改编的原生文本之时颇为青睐文学作品。将既有的叙事文本进行影像化,是电影一条重要的创作路径,我国优秀的电影制作许多都源自文学作品文本,造成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今,基于互联网的基因,网络文学又占据了电影IP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具备网生代特点,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传播下发端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是其为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逻辑性语言形态的叙事性作品,进行影像化的可行性更高、改编难度更低。电影制作公司IP囤积的重点领域也是包括精英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在内的各文学叙事文本。诚然,电影剧本由文字铸就,电影终归无法彻底脱离文学而存在,当前中国电影过于商业娱乐化、叙事扁平、形象苍白、情感羸弱、结构紊乱等现象,更加呼唤深具文学素养的优质电影内容。但,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电影的发展,造成电影剧本的弱化,电影变成文学作品影像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降低了电影艺术的独立性。我国的电影产业若要追逐世界的脚步,就必须创作更多市场化、商业化的消费内容。文学并非电影的唯一泉源,电影也不只是文学的附庸品,历代电影人不断拓展着电影灵感的来源,不断探索着更多电影创造的可能性,既使电影作品具备文学作品的故事性、叙事性,又竭力摆脱直接改编文学作品的习惯。如今IP内容的泛化,促使可用以电影转化的内容包罗性更强,只要形成一定规模用户基数的创意文本,诸如动画、电子游戏、互联网视频、热点话题等,都可囊括其中。本文所主要研究的对象——“非文学IP”正是基于此,将“电影IP”的类型总体上分作文学类与非文学类,即除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类之外的其他类型电影改编来源。鉴于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表达不免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个概念:文学与非文学。诸如电视剧、舞台剧、动漫等形式在内容上都离不开文学性质的文本,所以,本文对于作为电影改编源的非文学IP与文学IP的区分方式并非是该艺术形9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式的内容本身,而是基于其品牌力的影响、表现和价值,划分非文学IP的主要依据是以下几点:(1)品牌直接的影响力来源并非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文本。影响力即是指该品牌在某一领域之内,被较为广泛的人群所直接的信息获取的形式。电影艺术本身带有一种叙事性,它需要剧本的支撑,而剧本实际上是属于文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或者说一种艺术形式。电影以IP的内容进行创作、改编,以新生成的剧本为依托,将其影像化,付诸于大银幕之上,但从其改编来源来看,并不能说它的来源都是文学,而更应该着重突出其在社会上造成的更广泛的传播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如动画电影《熊出没》系列,它在受众中所形成的影响力,是已经付诸于电视端的同名系列动画片,而并非是系列动画片的动画剧本;《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是建立在造成广泛影响力的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而非该节目的初始创意脚本;同理,舞台剧《夏洛特烦恼》必定是以话剧剧本为依托,付诸于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在进行电影IP的价值开发时,其价值直接来源是该话剧的影响力。所以,某IP的改编价值,在于其最为受众所接受的表现形式,这些受众是电影改编之后的潜在观众,降低了电影投资的风险。图2-2奔跑吧兄弟(综艺--电影)Fig.2-2RunningMan(varietyshow--movies)(2)受众的主要接受和认知方式是诉诸于语言或文字文本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果说影响力的来源是目标客体的传播形式,而受众的接受力即是主体获取信息的传播状态。某IP的文学与非文学形态的划分,还源于接受者对该文化客体的接受形式。如古典名著《西游记》(明·吴承恩)是广为国人所知的经典魔幻题材IP,曾被多次进行改编,搬上电影银幕,以之为直接题材来源或相关的,近五年(2013-2017)已上映的较有影响力的电影就有:《西游降魔篇》(2013)《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4)《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万万没想到:西游篇》(2015)《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6)《大话西游3》(2016)《西游伏妖篇》(2017)《悟空传》(2017)等。它们大多数10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是以《西游记》文本作为IP改编的源头,受众对“西游”的认知直接来源于其文学文本,但有个别案例却又有不同。《大话西游3》虽然同样源于“西游”题材,但观众对其的第一直接印象,即影响力的来源却是电影95版《大话西游》两部曲,这两部周星驰的电影是促使观众对《大话西游3》产生视野期待的内在动力。同理,又如《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同样取材于“西游”,但观众对其的期待是源自《万万没想到》系列网络剧。这两部电影的IP来源是已经形成影响力的题材形式,而并非其源头的西游文本。图2-3大话西游(前作--续写)Fig.2-3AChineseOdyssey(previously--continued)(3)主要的传播形态是语言文字之外的其他媒介形态。虽然文学作品的传播媒介多样,可以是书本、网页、口头等,但其主要传达形式是语言和文字。而非文学IP的传播媒介包括舞台、电视、网络、广播等,其传播形式包括形体表演、图文画像、声音曲调、长短视频等。2.3非文学类电影IP的主要类别从现阶段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非文学类IP开发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影视剧类。此处所讲的影视剧包括电视连续剧、网络自制剧、电影。影视剧具有极为广泛的受众范围,各个年龄段及社会阶层都不可避免的会接受影视剧的影响。电视连续剧合家欢的受众涵盖普通观众,在受众接受面上具备天然优势。时至今日,电视艺术已经发展到多屏互动的时代,跳出原有的固定收看模式,观众的欣赏过程变得碎片化和多元化,对节目的讨论超出了家庭单元的概念,成为更加广泛的互联网群体讨论,这种新的传播形式和路径使观众在观看完影视剧之后形成新的期待。如:《咱们结婚吧》(2015)《使徒行者》(2016)等。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日趋进步,只覆盖于网络端的在线视频成为用户新的选择。相较1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于传统的电视平台,在线视频的题材更加多元,娱乐趣味性、感官奇观性更强,因而更受年轻观众的喜爱。而网络视频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市场粘性高的特质,也深受互联网内容制作企业的青睐。网络剧市场定位更加明确,往往能够形成热点话题,引发关注,并且,它依市场而变的、可定制化的视频内容也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观看需求,而篇幅有限的播放体量,也使受众对以之为基的新内容或形式产生心理期待,故而成为颇具转化价值的文本。如:《老男孩之猛龙过江》(2014)《煎饼侠》(2015)《万万没想到》(2015)《绝世高手》(2017)等。电影IP来自于电影业本身,主要指系列和翻拍,相对于其他IP形式的跨媒介来说,它所跨越的是时间或地域。围绕某一核心,不断开发新的故事,形成系列。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会给观影者留下长期的精神财富,将已上映的具备高口碑或高关注度的国内外电影,套用其形式,创作不同的故事内容,打造成全新的电影,这种模式形成的新作品会唤醒残存在观众脑海中的良好映象,形成强烈的接触期待,这一再生产的过程是建立在前作成功的基础之上的。如:《杀破狼2》(2015)《叶问3》(2015)《寒战2》(2016)《大话西游3》(2016)《杀破狼·贪狼》(2017)《战狼2》(2017)等。图2-4“杀破狼”系列电影Fig.2-4S.P.L.FilmSeries(2)综艺类。随着电视艺术形式的不断拓展,综艺节目成为电视剧之外最重要的热播节目形式。其合家欢的节目内容,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其目标受众与电影的主要接受人群重叠,在积聚了高人气的同时,又能吸引其观众步入电影院以继续完成对节目的视野期待,所以成为又一高热度的IP。如:《爸爸去哪儿大电影》(2014)《奔跑吧兄弟》(2015)《爸爸的假期》(2015)《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2016)等。(3)音乐类。近年,具有一定关注度的流行音乐也开始被不断开发成电影,以歌曲名作为电影名,填充以原创故事,借助于原音乐的广泛流传度所聚积形成的受众群体,引发他们的青春回忆和时代情结。如:《同桌的你》(2014)《蓝色骨头》(2014)《栀1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子花开》(2015)《睡在我上铺的兄弟》(2016)等。(4)二次元文化类。二次元来自于日本动漫文化,“二次元”是指“二维空间平面”,引申为纸面、屏幕等平面上呈现的动画、游戏等作品所形成的虚拟文化现象,主要以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形式及相关周边为主,主要流行于华语文化圈,以青少年为主要覆盖人群。二次元文化所面向的青少年同时也是电影产业的重要消费群体,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二次元文化都是一个重要的改编原本,如好莱坞的漫威与DC的漫改电影等。在我国,ACG的电影版本,主要是以动画的形式搬上大银幕,如:“熊出没”大电影系列(2014、2015、2016、2017),“十万个冷笑话”系列电影(2014、2017)《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2014)《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2015)《龙之谷:破晓奇兵》(2014)《精灵王座》(2016)等。(5)舞台剧类。这里所指的舞台剧泛指所有呈现在舞台上的戏剧艺术,包括话剧、歌舞剧、音乐剧、戏曲等。具备改编资格的舞台剧,多为已经在其领域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体,已运作较为成熟的剧作。如:《夏洛特烦恼》(2015)《恶棍天使》(2015)《驴得水》(2016)《羞羞的铁拳》(2017)等。图2-5羞羞的铁拳(话剧--电影)Fig.2-5NeverSayDie(Drama--Movie)(6)其他流行元素类。IP运作早已不局限于有实质内容或清晰情境的艺术作品,一位明星,一个玩具,一个形象,一个名字,一个话题,一个短语,一个创意,凡具有一定传播度、社会知名度和受众基础者皆可以进行IP运作。如:《美人鱼》(2016)《湄公河行动》(2016)等。2.4本章小结本章从非文学电影IP的本体出发,对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首先,将非文学类IP从目下语义泛化的IP内容之中剥离出来,廓清了它的内容概念,即文学作品之外的电1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改编的其他内容来源。其次,从影响力的源头、观众的主要接受和认知方式、主要传播形式三个方面厘清了非文学IP与文学IP的外延,明晰了本文对于非文学电影IP范畴的划分依据。最后,将非文学类电影IP总体上概括为影视剧、综艺、二次元文化、音乐、舞台剧及其他六个主要类别。非文学电影IP的内容主体归属于当下中国电影界的IP电影改编热潮,而又因其生发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媒介融合时代,天然具备互联网基因属性与跨媒介属性而别具一格。1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3非文学类IP电影的特征非文学IP的电影改编为电影创作路径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为电影艺术开拓出文学之外的更加广阔的渠道,凸显了其“第七艺术”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它更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迎合当下时代青年观众的观影喜好,具备更加鲜明的特质。3.1媒介融合与联动媒介融合(MediaCoverage)所论述的是各类别媒介之间呈现出的功能交叉与转换的趋势,以求破除传播媒介的形态壁垒。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为媒介融合作出了技术支撑,数字技术冲击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催生了新的媒介生态,如近年来出现的网络影视剧、手机新闻等,媒介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影视剧、动漫、音乐等同属内容产业,其内涵和外延本身就具备许多交叉、融汇的属性,而社会产能的进步、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催生了媒介融合的可能性,非文学IP运营涉及传统电视、电影、动漫、游戏等多种媒介的整合,在内容上增添了获取渠道,同时扩张了触达面积。优质的素材品牌大多具有强大的受众基数和话题效应,它们能够在各类媒介之间进行转化,具有很高的再次或多次开发价值,可以创造出高额的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了电影的投资风险,收获更多商业利益,因而成为电影产业十分优质的内容源头,受到投资者们的青睐。以2015年上映的影片《万万没想到》为例,它改编自由万合天宜和优酷打造、叫兽易小星执导的同名网络迷你剧,讲述了主人公王大锤的故事,内容上包罗热点话题、经典故事等,以夸张、诙谐、戏谑、调侃的语言独树一帜。该系列短剧网络点击量超过25亿次,拥有较高的流传度、知名度和关注度,是一个具备一定数量粉丝基础的现象级IP。大电影集结了原班主创人马,以“西游”故事为蓝本进行了全新的创造性的故事编撰,在大银幕上重新演绎,收获3.23亿元的票房。电影在诸多媒介平台上登录,各媒介之间生发互动,共同打造。如在上映之前的明星微博互动、海报、预告片、MV、举办光棍节联欢晚会、北京首映、广州发布会等形式,通过微博、微信、优酷视频等互联网端吸引大众的关注;同专门为流行文化产品做玩具的知名公司Funko合作,开发人物模型公仔;品牌授权游族网络,开发手游《万万没想到之大皇帝》,进行影游联动;在2016年同班人马打造的系列网剧《报告老板第二季番外篇》中对该影片进行解构和重新演绎,实现了影片下线之后影剧新的跨屏联动。由此观之,非文学IP在电影改编的进程之中,在制片、营销、衍生价值产业的联动等方面具备比文学IP更强力的媒介联动能力,不只是由IP到电影的单向活动,更加可以以电影再次反哺原IP,形成双向互联的运动,从而1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进一步强化品牌的知名度,扩展品牌的影响力,延展IP生命力的长度。图3-1“万万没想到”媒介联动示意图Fig.3-1MediaInteractionofSurprise媒介的融合使非文学IP的文本内容在不同平台中形成互文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和补充使之更加饱满,为观众提供了差异性的内容体验,在观众中实现影响力的扩张,更大程度上发掘了该IP的市场商业价值。3.2内容生产的消费性非文学IP电影诞生于全媒介融合的时代,由于其创作所依托的既成的、有影响力的品牌本身就具有消费性的功能,所以它的跨媒介电影改编创作本质上是原文本另一种形态的外延,即是对该属性的进一步强化。这恰合了观众对于电影观赏的消遣性、娱乐性等文化消费需求的期待,所以其内容生产便天然具有消费性的特征,对市场商业价值需求拥有高契合度。其一,从创作生产上来讲,电影兼具商品和文化双重价值,电影改编是对原IP的重复性消费,消费的是观众关于原文本的记忆和对于某种情怀的唤醒和重温,在非文学类型电影中更为显著。非文学IP并不一定呈现为一个业已成型的文本,但却是用户在创作、传播、发展、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持续参与、交互的文本。于受众而言,它是一种情感众筹,令目标用户具有传统改编难以实现的对文本的关注度和粘合度,他们对待改编作品往往会产生一种熟络感和亲近感。如综艺类大电影,综艺本身并不具备如文学作品般的合理、连贯的叙事性和逻辑性,其本身的文本是断裂的、碎片化的。综艺电影是基于原综艺高热人气的基础之上,创作出的一款加长版的综艺内容搬上大银幕,是一种纯粹的从电视综艺到电影银幕的跨屏商业行为,利用原综艺节目的高关注度和粉丝粘性形成号召力,在电影院中对其忠实观众进行重复消费,但其本身却缺乏作为一部电影的1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艺术性和思想性,实质上是满足了既有期待观众的二次观看综艺的心理需求。相较而言,文学文本因包含更加强烈的个体情绪体验或某些现实因素等原因,并不能够完全进行影像化,改编的过程又容易造成对原著内容理解的偏差而导致内在含义的割离,无法满足原作粉丝的期待要求,甚至引起反感,造成IP价值的浪费,如《鬼吹灯之九层妖塔》便因其对原文本的较大改动,而造成口碑滑铁卢。所以,非文学IP天然的商业属性、大众化的文本形态早已接受市场的检验,其改编而就的电影对于观众期待心理的预期满足反而更具优势。其二,从作品内容来讲,具备一定文化批判性与艺术风格的电影作品对观众的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中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需要较为充足的文化素养及审美知识,并投入更大的精力才能体味到。而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中,电影是作为一种大众的消遣方式而存在的,如《西游伏妖篇》《羞羞的铁拳》之类作品叙事直接、主题轻松且具有视听奇观等娱乐效果的电影作品往往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应,反观《嘉年华》等反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文化思想性与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却回馈落寞。图3-2视觉奇观(《西游伏妖篇》)Fig.3-2VisualSpectacle(JourneytotheWest:TheDemonsStrikeBack)大众的文化消遣心态令大多数观众更倾向于选择“快餐式”的、能够满足生理快感需求的文化产品,故而电影作品价值浅表化的倾向更符合当下多数观众轻松、愉悦的观影心理。此类影片通常更加注重满足观众的差异性体验,在整体氛围上表现出商业娱乐属性,往往在画面造型层面注重色彩、光线等视觉元素的运用,营造虚幻、梦境般的视听语言表达,着重于堆砌视听奇观,倾向于感官审美,以凸显出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美感效果。相比严肃、内敛的文学作品而言,脱胎于不同媒介形态的非文学IP电影在形式或内容上天然具有感官娱乐属性,在文化消费市场之中具备更加宽广的接受度,也更容易吸引观众。1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艺术审美的通俗化文化、艺术的消费化促使大众在文化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享受和消遣的消费状态。电影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商品,成为了大众休闲娱乐、填补精神层面需求的手段,其商业属性得到强调,艺术追求逐渐弱化。非文学IP电影的原生文本通常也是一种文化消费商品,所以天然带有商品属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不同层面的潜在观众,在作品的艺术呈现上表达出普世化、通俗化、生活化的倾向。第一,上世纪的国产经典《霸王别姬》等,通常蕴藉深层的文化思想内蕴,以作品来观量现实,力求以之来启发观众对历史、生活、社会、人生等方面的认知与感悟。而当下深受消费文化影响的电影创作者则疏于对深层次思索的表达,代之以商品生产思维而取代艺术创作思维,视电影创作为一项商品制造活动,以市场为尊,置电影的娱乐功能于首位,不断强化电影的商业属性而弱化电影的文化价值,这种趋向深刻影响了国产电影近年的走向。非文学类IP电影主要面向的受众是4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所以,在影片的题材及内容上多倾向于轻松、时尚、娱乐、喜剧等商业化类别,在主体立意上,采用亲情、友谊、恋情等具有普世情怀的价值观念,其所蕴含的情感主题、情感元素可以使观众在消费时进行情感宣泄,跟随影片剧情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或心理共鸣。例如根据话剧改编的《羞羞的铁拳》,根据网剧改编的《绝世高手》等喜剧类型电影幽默风趣、搞怪诙谐,以诸多喜剧元素的穿插运用达到轻松、娱乐的电影效果,在消解社会痛点,讽刺经典、权威的戏谑之中为观众营造了一场荒诞而无厘头的精神狂欢,收获不菲的票房,取得市场的成功。图3-3《绝世高手》中的山寨“四大天王”Fig.3-3AKnockoffofHongkongFourHeavenlyKingsinTheOne第二,在影视语言的运用上,更加的简单、明了,影像风格呈现大众化、生活化。影片的人物角色设定、故事情节、场景建构等艺术表现手段贴近生活,并不注重对于过多复杂电影艺术语言的运用,并且由于其原文本的互联网基因属性,而在叙事上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特点。1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如电影《十万个冷笑话2》将各种跨时空、越种族的人物、故事拼接到一起,于凌乱复杂中制造笑点:古希腊罗马神话主神宙斯、古代中国创世神女娲、北欧神话主神奥丁、古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拉于同一宇宙之中征战,雷神托尔是条不会说话的狗,雅典娜与河神恋爱等,按照某种逻辑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片段串联成篇;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的电影结构相对自由,男一、女一、男二、女二等主人公的视角循环转切,既相互独立又内在联系,通过多重故事的摩擦产生一重重笑料,从而吸引观众的娱乐视点;源自电视综艺节目真人秀的大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愈加随意自如,内容的整体统一性退居其次,演员的即兴发挥成为作品着力表现的部分,该类型电影的目标受众多是源自原综艺节目的忠实粉丝,他们所期待的是如同真人秀一般的明星的“真实”表演所造就的娱乐效果,而对于电影本身所应该具备的完整叙事线索和文本结构并不在意,叙事节奏恣意、洒脱的碎片化处理方式恰好契合了这部分观众的观影期待心理。图3-4河神与雅典娜的“触电”Fig.3-4TheConnectionBetweenRiverGodandAthena市场需求成为当前国产电影创作的首要因素,电影并不单纯是创作者进行艺术表达的方式。电影从业者以市场回馈作为生产动力,创作心理由进行艺术表达和情感诉求转至谋求商业效益,以工业生产者的姿态,依照大众审美惯性进行电影商业产品的制作,从电影创作生产到传播发行等各个环节都遵循着商品生产的逻辑,市场影响力成为衡量作品成败的重要标尺,商业价值利益成为电影生产活动的根本驱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导致人们更难以沉心欣赏更具理性思维的艺术作品,而更直观、更具冲击力的视听感官刺激,普世化的内容和形式正恰合现代观众的观赏惯性。非文学IP电影通过不同媒介间的交融与联动,给予观众差异化的观赏体验,它收购了当下在移动互联网的深切影响下的年轻观众之中普遍存在的快餐式接受习惯,其生产内容的消费性以及艺术审美的通俗化恰合了时代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影障碍,推进了电影艺术向中小城镇等更加广阔的市场领域进行拓展。19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本章小结本章对非文学IP改编电影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一,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多向互动,各文娱产业之间互通有无,形成联动,扩张品牌资源的市场价值。第二,相较于文学作品而言,它天然具备虚幻、消遣等商业娱乐消费属性,更加适合当下青年观众于电影的轻松、娱乐的文化消费需求。第三,非文学IP电影整体风格上普遍较通俗化、生活化,在题材上时尚、谐趣,思想内容具备普世性的文化价值,在影视语言的构建上风格朴素、简单、叙事呈碎片化,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要求。非文学IP是媒介时代变化下的产物,是电影艺术发展演进道路中新的探索,独具有别于传统电影改编形式的内在个性,是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20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4非文学类IP电影改编的催生动因非文学类IP电影能够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而迅速风靡,甚至以主力军的姿态出现,这其中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从大环境来说,是当前时代变迁和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思想、价值的转型,政府利好的宏观政策形成了助推作用;从行业来说,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日益繁盛,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吸引了社会资源不断地涌入电影行业;从资本生态来说,新兴的互联网资本入驻电影产业,更加新颖、开放的互联网思维为电影界带来新的变革,多屏联动和产业融合成为新的常态;对于观众来说,全媒体时代为受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体验,由此萌发出新的、差异化的接受期待及观影方式。4.1电影产业工业化程度的深入我国经济体量和综合国力攀升的同时也对国内文化创意领域的规模和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质量并举为基,以世界眼光投射到全球文化的交流与竞争之中,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方是前行之路。我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国产电影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稳步提升,位居全球次席,电影银幕数在2017年达到50776块,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银幕大国,票房逐年增长,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近560亿元,城市院线超过16亿观影人次。电影产业的繁荣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投入,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准入,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关注。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正发生着革新,其工业化道路正在逐步深入发展,这同时也吸引了其他的媒介、艺术与之跨界、结合,以攫取更高的市场效益。“电影工业化”,所指代的是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依托精专化的领域人才,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行业效率和品质的提升。电影工业化改变了过去具有相对封闭性的制片时代,使电影制造迈入流水作业:产量更具规模,分工更加明确,对整体环节进行把控,保证成品质量。国外发展较早的电影制造基地如好莱坞等经过长期摸索和改进,产业体系已较为成熟,资源分配更为合理,职能水平更具优势,成熟的市场作业既能够对作品的质量进行把控,又能尽力压缩制造成本,收获高效益回报。我国电影行业长期缺乏成规模、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影片的市场成败对导演等主创团队的个体能力和素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导致了影片制作的风险难以把控。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影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也逐步开始有意识地摆脱过往单一的制片模式,随着资本的汹涌,产业工业化能力日渐攀升,开始着重追求电影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以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高特效等方式制作“大电影”,追求影片的制作规模,探索商业电影的发展模式。代表性影片如:《西游降魔篇》《捉妖记》《寻龙诀》《西游伏妖篇》《战狼2》等。2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1《战狼2》中的坦克Fig.4-1TanksinWolfWarriorsⅡ中国电影总量的膨胀导致由传统编剧主导的原创内容生产能力的不足逐渐成为产业进步的阻碍,现有传统编剧团队的市场产量已不能够完全满足飞速增长的电影产业容量。面对原创能力的不足,以往制作方会寻找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但优质文学文本本就稀缺,加之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得单一的文学作品的版权收购也成为一项难题。与此同时,伴随国产电影工业化水平的增长,国内市场急切呼唤好莱坞一般的视听饕餮型大片,这就需要能够创作出价值观更加普世的、更能够进行视听语言转化商业电影剧本的专业性编剧。电影产业内容资源的捉襟见肘,促使业界将内容开发投射向音乐、动漫、游戏、电视节目等具备一定的内容逻辑,并展现出视听语言价值且可承载更多受众情感的领域。电影的产业化道路,需要更加迅速地形成电影制品,加速电影的制作周期,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回报,使得非文学IP成为电影制作公司开拓的新途径。4.2互联网资本的介入本世纪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黄金阶段,它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出变化万千的生态演变。针对新的社会变化形态,我国适时提出和制定“互联网+”的规划部署,推动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技术与现代生产、制造工业相互结合与联动,技术优势同内容优势相融合,开拓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变化的发展要求。电影市场显露出的高额利润空间,不可避免地吸引了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注意力。一线的互联网巨头握有雄厚的资本,新型互联网电影公司凭借平台资源优势,在电影领域进行各方面的渗透,结合线上购票、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视频服务等多种互联网业务模块,携互联网资本介入到电影制作的全产业链流程之中,推动互联网企业向产业上游领域拓展[15]。互联网巨头们从电影的集资、摄制、宣发、放映、价值延伸等各个环节渗2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透到电影产业中。他们利用大数据和粉丝互动等方式,采用“用户至上”的理念,变革了传统电影产业的生产模式。表4-1BAT对电影产业的渗透Table4-1BATEnteredTheMovieIndustry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影业、企鹅影业,拥有阿里巴巴影业,背倚靠腾讯游戏、阅文集靠阿里大文娱,阿里游拥有百度糯米影业、爱制片团、腾讯动漫作为储备戏、阿里文学等作为资奇艺影业内容资源源储备猫眼、格瓦拉、大众点线上票务淘票票百度糯米评、微票儿QQ、微信、腾讯视频、“娱乐宝”众筹、优酷百度搜索引擎、百度贴营销腾讯微博等土豆视频、与微博合作吧等放映平台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淘宝、天猫商城衍生品衍生百度糯米电影商城作、发行数字衍生品销售互联网公司不仅带来了更大的电影投资,而且以其互联网优势和互联网思维对电影由制片到宣发乃至衍生销售业务的全产业链环节都带来了变革。强力的资本投入,贯通产业链的上下游;既有平台的长期积累,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用户资源;互联网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媒介平台提供了广阔的运营渠道;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影片受众进行精准定位,从数据说话,分析行业的发展状况,以此进行制作,以最大可能地规避风险等。由于互联网公司普遍缺乏影视制作的经验以及专业的电影制作能力,所以,它们需要通过其他形式来弥补这些短板。这些公司处于信息、文化、娱乐的前沿,掌握有强大的内容资源,音乐、综艺、动漫、游戏等非文学内容产业是它们的优势侧面,通过既有的互联网购票平台、视频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等,易于打造具有高话题性的品牌资源,即有意识地进行项目品牌的开发,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布局面向电影业的全产业链,拥有了同传统的电影制片公司相抗衡的能力和资本。4.3消费文化语境的驱动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裕,促使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有了更大的需求,但文化在走向产业化的同时也强化了其商品属性,文化内涵或艺术审美所产生的精神愉2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悦不再是消费的主要动机,而个人品味、社会群体交往等文化符号、意义、象征上的认同成为越来越多文化消费的内在驱动因素。这种现象造就了社会的文化消费语境,因此,大众对能够满足该种需要的文化产品产生了消费期待,这就对电影等文化产品的商品消费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个世纪的中国电影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具备浓厚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充满电影人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性的理性思考。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的良性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在满足基本的生存资料需要之后,开始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内容。目前中国的观影群体主要以40岁以下的青年为主,他们的观影惯性影响着市场的文化基调。年轻阶层缺乏足够的资金与时间去享受更高级的娱乐项目,电影成为尚可接纳的宣泄出口。生活的压力使人们的文化消费活动成为一种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文化休闲的消费市场逐渐壮大。伴随好莱坞商业电影的进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体验、轻松愉悦的观影享受成为一部分普通观众的需求,电影市场也开始加大能够满足大众消费心理的文化产品的创作。图4-2《霸王别姬》的“艺术性”与《前任3:前任攻略》的“消费性”Fig.4-2TheArtisticandConsumableFeatureofDemosticMovie消费文化的特点是追求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新奇的事项引起受众的共鸣、反馈,满足接受者的猎奇心理和消费欲望。非文学类IP电影所依托的改编来源本身就已经具备很高的社会话题性和受众黏性,这一特点很好地匹合了人们在消费电影时所获得的他们对电影内容的预期及其他精神需求,满足了受众的消费欲望。4.4受众观影形态的转变非文学IP电影现象的出现,既是中国电影工业化道路发展至今,产生的新的助推力量,又是电影艺术对资本和市场的妥协,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对观众需求的最大程度的服务和满足。受众经受长期全球电影文化输出,对这一艺术形式不再处于懵懂的状2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态,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在讯息的传播过程之中生发出了许多新的变化,在电影消费中,他们的欣赏习惯和接受习惯都发生了新的转向。4.4.1欣赏习惯的变更移动互联网构建下的时代,信息肆意爆发,其所带来的是信息过剩而导致的注意力分散。如今,大众对于社会讯息的接受已经不是被动地等待社会媒介的推送,而是主动出击,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选自己所需。电影观众的需求逐步向多元化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观看电影生产者既定的内容,而是可以完全利用互联网等多方面渠道搜索背景、演员等相关资讯的详细讯息,再根据自己的需求以投票等方式来影响制作方的议程,以制定自身喜爱和满意的影片发展方向。图4-3全媒体时代Fig.4-3OmnimediaAge观众观影渠道的多样化、多屏化,促使以媒介为基础的互动成为观影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影视评论就不再是学院派的专业学者、影评人士的特权,在电影由立项到宣发及放映直至最终下映的整个过程之中,观众都进行了全程的参与,通过各种媒介平台进行评议、讨论。18-35岁的年轻人是电影的主要接受群体,这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时代,他们对于电影的选择,极易受到某一具有号召力的社会热点事项的影响,并且对于电影的娱乐性、时尚性、话题性要求更高,现有的粉丝群体成为IP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IP电影改编的不仅是文本,更重要是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户基量,在共享过程中的情感构造,以及围绕IP所形成的社群认同,即转换原文本的粉丝或拥蹙,让他们从原来的网络形态中进入到新的电影形态中来,使IP电影具备得天独厚的亲和力和关注度。在全媒体的时代,人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信息选择渠道,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进行物质和精神消费,电影不再是具备更高学识素养的人群的专属消费品,而是面向全社会各2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阶层的精神文化产品。非文学IP延展了电影的改编路径,摆脱了文学的拐杖,更加适应电影的消费化和娱乐化趋势,具备文学类IP所没有的优势。非文学IP本身是一个品牌力的概念,它缺乏如同文学作品那样成熟、完整的叙事文本,在改编过程中,经常发生对原文本的重构和解读,这同时也更加适应了当下观众的猎奇心理和追求差异化的审美趣味。4.4.2受众地位的升级中国电影历史曾有鲜明的导演代系划分,但第五代导演之后却已经逐渐模糊。过去的电影以导演为尊,成片操纵在导演的手中,每一代的导演都具有其所处时代的风格,他们的电影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人艺术追求。如今的中国电影不再是完全的传统“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中心制”,名导加持的《一九四二》《太平轮》《归来》《道士下山》《长城》等相继沉没,名导演风光不再。而反观一些以良好市场效应为中心的影片反而能收获更高的商业利益,如徐峥的公路电影,开心麻花的剧改电影等。图4-4导演为中心的《道士下山》与市场为中心的《港囧》Fig.4-4MonkComesDownTheMountainandLostinHongKong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使普通观众能够根据自身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文化素质等对社会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并加以过滤、理解和再加工,从而在媒介传播过程之中成为具备自我意识和独立判断力的参与主体。置之于电影行业,观众虽然置身于整个电影产业链条的末端,但却是最终决定电影产品能否获得市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或曰仲裁者。随着社会产能的提升,电影的产出体量也逐步攀升,因此大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对市场商品进行选择和评判,并传染和影响更多的社会群体。因而,观众也由电影商品的被动接收者逐渐演变为电影的生产者、传播者,在整个电影生产环节中的地位也由之提升,普通观众参与到原本隶属大集团制作的银幕艺术创作成为了现实。受众地位的提升,驱动影视制作方为了最终的盈利而在更大程度之上迎合市场,以2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观众的兴趣、需求来择决影片的形式、主题、内容等制作方式,而见诸于其他艺术媒介端口的非文学类IP,因其原文本本身广泛的群体效应、受众基础等,有助于电影制作方以最快时间、最便利的手段、最准确的数据凝聚核心观众,进而对市场的观影喜好进行把控并延展向更广阔的人群,就成为了一个绝佳的选择。差异性的表现形态、新颖的主题、内容能够更加适应于当下年轻观众的欣赏口味,满足既定的期待心理,从而对影片的最终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控,降低投资的风险。4.4.3粉丝经济的助推“粉丝”(Fans)通常用于指代围绕同一明星、偶像等文化核心的某一群体,他们追随特定的文化符号,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认同。IP电影实质上就是粉丝电影,其通常具备深厚的粉丝基数,植根于粉丝文化消费心理。粉丝群体具有更强的能动性,他们对自身所关注的核心文化具有极高的粘性,时刻关注着与之相关的社会讯息。原文本的粉丝就是电影所预期的主要目标观影群体,因而在电影的创作和生产的过程中,力求充分把握粉丝的心理特征,分析粉丝的兴趣痛点和行为惯性,因时制宜地完成电影内容,以此吸引和满足粉丝们的社群认同心理和社交互动心态。图4-5以周星驰为核心的粉丝电影——《美人鱼》Fig.4-5AStephenChowFanMovie--TheMermaid如今的观影已不再只是局限于影院,而是同微博、朋友圈、论坛等互联网社交平台联系在了一起,看电影不仅是一种满足自身艺术欣赏需求的文化消费活动,更成为人与人之间新的联动社交形式。所以,在影片宣发进程中,依然主要依托和激发粉丝的能动性。既有粉丝关注自己所喜爱的IP,然后充当“舆论领袖”,带动周边更多并不熟悉该领域内容的人群走入影院,从而拓展电影的影响区域,继而帮助自己的偶像收获更多的观众。在这样的操作模式下,综艺节目、明星偶像、电视剧等原本已颇具相当数量、规模粉丝基数的非文学类IP就成为电影界的重要选择,利用粉丝乐于对偶像进行重复消费2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特性,对电影的未来市场效果进行加持。4.5本章小结非文学IP电影改编热潮的出现并非是突然的,而是源于多样的社会环境的共同催生。首先,我国电影产业日益繁荣,行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编剧原创能力的薄弱及优质文学文本的稀缺,使业界将目光投向游戏、动漫等更加宽广的内容领域。其次,信息时代下的互联网公司倚靠内容、平台等资本,以多样化的手段纷纷介入电影业,互联网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依托在于其在动漫、影视剧等方面强大的内容优势。再次,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使得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商品,而非文学类IP本身就带有娱乐、消遣的商业属性,正契合了当下的市场需求。最后,受众地位的升级促使观众成为电影的主动选择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并且网生代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和快时尚的欣赏趣味促使电影业内容生产的变化,又因为粉丝经济的兴起,观众急于寻求社会认同感和群体意识,助推了具备强大凝聚力的品牌经济的成功。非文学IP电影在新的时代变化发展之中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形式,势必会引起我国电影产业的巨大变革。2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5非文学类IP电影改编对国内电影产业的影响在非文学IP的改编、开发、运营过程之中,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对产品的最终价值产生影响,从电影立项、宣发、制作成片到影片营销、后期反馈、产品衍生等电影行业的全产业链都有了改变。非文学IP的积累、投资相比文学作品而言,购买投入更低,而高知名度、高话题性、高粉丝黏度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票房资金的有效回笼,从而规避风险,达到整体价值最大,赢得竞争的优势。5.1电影制片的新变电影的制片位居电影产业链的上游,是一部电影的开发所要迈出的第一步,涉及电影的立项、资本筹募、内容选择、导演、演员、制作团队的选择等方面,是一部电影保证成片的关键步骤。在互联网资本的冲击之下,在IP光环的笼罩之下,包括传统电影制作公司和新兴的互联网制作公司等在内的影视制片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调整了既往传统的制片策略,新兴的非文学类IP的火热价值,又再次带给了电影开发形式更多的选择。5.1.1“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定位“互联网+”是在信息时代之下互联网技术与其他社会内容的相互融合,倚借先进的技术平台,让传统行业搭乘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以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手段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深化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互联网+”对电影行业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以用户思维制作电影。传统的制片模式是制片方依照自身对于消费者和市场的观察和了解,独立地设定产品及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电影市场中是由电影选择观众,观众处于被动地位。而今,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电影制片拥有了互动,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成为可能。制片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媒体新闻热点、社交论坛话题、移动售票端出票收据、视频网站观看数据等进行收集和评估,对用户的观影喜好进行预测,如影片类型、上映时间、明星、音乐甚至是导演等,从而模拟出一部电影的拍摄者、拍摄内容、演员等制作团队的具体内容。这种模式,既给予了观众亲自参与到电影生产流程中的机会,又令制片方能够依据实际的数据掌握观众的观影喜好和观影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电影,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电影《魔兽》在上映之前,腾讯影业就开始了相关数据的挖掘,定位电影的核心用户人群,寻找用户的兴趣点,对“魔兽”IP、西方魔幻类影片、吴彦祖粉丝等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行主动的用户发掘,以细致的数据支持对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针对性的监测、推广、营销,最终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29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1《魔兽》大数据Fig.5-1TheBigDataofWarcraft“互联网+”间接促进了消费自由化趋向的演化,消费者成为工业生产的出发点,与生产有了紧切的联系,消费者在制作过程中拥有了主动性。制片方的大数据分析同时在影片立项之初就对电影的受众作出精准定位,减少了电影投资的盲目性,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电影的产业回报率。但同时还应注意到,大数据并非是万能的,市场风云变幻,越来越难以预测,一味地盲目迷信大数据的“神奇魔力”,也可能会致使制片方对现实市场的需求产生误判,导致投资的失败和IP价值的浪费。5.1.2媒介融合下的多媒介联动非文学IP运营实质上体现了“互联网+”的最大特征——跨媒介融合。传统的电影内容生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观众日益多元化的观影需求,电影界在不断探索更加广泛且持久的消费内容,不同媒介之间的可融合性提供了这样一条新路径。在非文学IP的电影转化进程中,内容与技术相结合,文本被多个媒介平台所负载,媒介的转换产生不同的叙事形态和审美表达,逐渐形成跨媒介叙事美学。信息跨越媒介限制,在网络视频、图书、电影银幕、电子游戏、电视荧屏、动漫、音乐等媒介之间进行融合与转换,生发更丰富的创意内容生产,令观众在这种媒介间的交互中体味差异化30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的沉浸式感受。如《极限挑战》等电视热门综艺节目尝试跨屏运作,采取电视综艺的表现形式来进行电影的内容生产,收割原综艺的忠实观众群,并继而发展续作,甚至编撰具有故事性的剧情电影,如《欢乐喜剧人》等。综艺大电影正是荧屏与银幕进行跨媒体互动而赢得市场的全新结合形式,最终成功利用“影”“视”互动模式提高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再如网络视频向电影的跨越。移动互联网端口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公众的碎片化时间能够查阅信息、游戏、娱乐、观影、看剧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符合现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以用户体量众多,故而部分点击率高、受众黏度大、品牌化的网络自制内容具备银幕转化的价值。网络内容大电影也继承了原IP形式多样的特征,如微电影改编的《绝世高手》,恶搞动漫改编的《十万个冷笑话2》,网络情景剧改编的《万万·西游篇》等,面向各自领域的不同分众,同时兼顾到大众市场的口味,所以往往斩获不菲的票房成绩。图5-2网络微电影到电影——《绝世高手》Fig.5-2TheOne--MicrofilmandMovie固然媒介的交融与转换给观众带来了更多不一样的体验,但对他类媒介的文本是否具备电影改编的价值仍需斟酌,如既有的综艺电影普遍艺术性、思想性不足,甚至缺乏其原文本的观赏性,电影的恶评甚而会损害其品牌的口碑。5.1.3互联网经济下的募资新渠道电影商品从制作到宣传推广都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传统融资方式主要有多方合作、风投、贷款、广告植入、版权转让、分账、上市等模式。但并非所有制片方都能够通过常规方式获得资金,一些年轻的、知名度低的团队或因影片题材小众等原因难以获取传统融资方的青睐,影视众筹因此应运而生。众筹(Crowdfunding)是一种面向普通大众的,以各种形式支持和赞助某人或某项行动的行为,众筹电影是其中一个衍生分支。电影项目的发起人通过网络平台提起议案,3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起众筹,大众可以资源、资金等方式对其项目进行支助,待项目完成之后,收获募资人预先允诺的利润分账、相关产品等回报。图5-3众筹电影——《二十二》Fig.5-3CrowdfundingMovie--TwentyTwo现在,互联网通过电影众筹的形式将IP的粉丝转换为投资者,一方面增强了电影制作方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加深了观众对于影片的参与能力与关注视点;另一方面,对于影视公司来讲,一是能够观察作品的期待市场,其次也拓展了制片资金的渠道来源,以降低对于产业资本的依赖。传统上,制片方电影创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专业性的投资团队,影片在艺术形态和内容呈现上,无可避免地要受制于投资方的意志和要求,作品受到更多的掣肘。而引入众筹资本,投资者对电影的具体制作形式或内容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对于公司而言,自由度高,具有更大的创作发挥空间。当然,众筹方更需对项目建设进行精致挑选和打磨,以免打击大众的积极性,导致信任感的流失。5.1.4主创团队的拓展中国电影的主创团队,包括编导、摄制、后期等制作人员,并非都是科班出身,例如本身以摄影见长的名导张艺谋、顾长卫等。近年来,伴随青年电影人的成长,以及互3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联网环境之下的不同媒介之间的碰撞,更多的非职业电影人开始跨界涉猎电影领域,如明星出身的吴京(《战狼》)徐峥(《港囧》);以节目主持而知名的何炅(《栀子花开》)蔡康永(《吃吃的爱》);网络视频红人大鹏(《煎饼侠》)叫兽易小星(《万万没想到》);歌手出身的水木年华(《一生有你》);影视剪辑、后期出身的许宏宇(《喜欢你》)等。在某一电视剧、综艺、漫画、歌曲形成了具备一定知名度和用户粉丝群体的品牌之后,它就形成了具有改编价值的IP,它们原有艺术形态的创作者就直接转化为了电影的主创团队。一方面是由于该团队对其IP的熟悉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对IP进行二次创作;另一方面,该团队在原有IP的知名度中已经形成了号召力,成为另一种IP资源,与作品一起形成双保险,为电影的商业价值保驾护航。如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人在囧途》(2010)《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港囧》(2015),这一系列的喜剧电影都曾获得过超出预期的市场回报,体现出这一类型的喜剧电影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可程度。而徐峥本人无论作为影片的何种角色出现,都被业界看好,认为是国产公路喜剧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观众和制片商都对他买账,徐峥和他的“囧系列”同时作为这一类型片的IP,双重粉丝效应对影片的市场回报作出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图5-4导演——徐峥和大鹏Fig.5-4DirectorXuZhengandDaPeng跨界电影人丰富了电影的创作队伍,也给予电影艺术更多的创作个性。但,跨界影人相对缺乏电影的专业性,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无法更好地将自身能力和原属行业的专业素养融入电影的创作之中,所以其跨界的双向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方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价值。3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电影营运的新模式电影的宣传、发行是布局于电影产业链中游的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影营销成为覆盖全产业链的重要营运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电影的关注度、观众的观影选择乃至电影的最终票房,是决定电影成败的关键环节。IP电影的极高市场回馈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强大的品牌营销能力。品牌的概念促使产品的商业营销由“企业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向,优秀的IP是电影品质的重要保证,同时具备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更易于为观众所选择,企业能够依据品牌的影响力,制订精准的营销战略,直指目标受众。如一度打破华语票房纪录的电影《美人鱼》,这其实是周星驰这个品牌力的胜利,周星驰在年轻观众之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所以围绕他就形成了一个品牌,其参演、执导、参与的电影就更受市场的青睐,制片方以周星驰粉丝为目标,以“还星爷电影票”等情怀牌作为营销手段,轻松引发观影热潮。在当下的信息互联网时代,受众抉择信息的自主性极大增强,他们有能力选择能够满足自身兴趣、偏好等心理需求的产品。综艺、游戏等非文学IP步入电影之中,所形成的不仅仅是媒介之间内容与形式的交融与互动,更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之间产生的摩擦与碰撞,所面向的观众群体也不再是孤立的、单向的客体,而是多维的、互通的社群。所以,企业面对新的电影常态,传统的运营方法已不再能够满足电影所预期达到的市场收益,新的运营模式的演变与转化随之生发。5.2.1营销基础——大数据“大数据”(BigData)是IT行业的术语,特指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而产生的巨量信息和数据。现今社会各行各业无可脱离互联网而独立运转,互联网的触角渗透到了每一个职能领域,每一个生产、活动都会衍生出规模巨大的数据信息,成为观察社会消费形状的重要依据,人们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搜集和发掘,从而分析目标对象的行为惯性,运用到推广、销售中来,以数据为基,设计出具备高精准度和高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最大化产品的市场体量。目前,伴随互联网电影公司的深度渗透,大数据早已步入电影产业,如前文提及的电影制片环节中对电影剧本、主创团队的选择等。在电影的发行和营销过程之中,大数据同样是一件强有力的助力。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际运营之中,通过清晰的数据分析建模,了解和洞察观众的观影与市场的时刻变化,从而锁定目标受众,有的放矢地制订营销策略,就能更精准的实现推广目标。电影的发行方汇总用户的信息,如互联网票务平台的购票信息、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信息、电影票房、影院上座率、观影人数、观影档期、观影感受等,精准定位其所要发行的影片的目标受众,根据其预期观众的兴趣、偏好、燃点等,制定相对应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进一步拓展观影群体,以期实现影片价值的最大化。3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图5-5电影市场大数据Fig.5-5TheBigDataofMovieMarket但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之中,有个别发行方为刷流量、刷数据,以抬高影片的市场效应,而出现了“幽灵场”、恶意刷口碑等市场乱纪现象,必须引起政府部门、业界和社会舆论的重视和警惕。5.2.2营销阵地——网络社交平台互联网缩短了地域之间、组织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及时性的信息传递能够使本遥不可及的个体进行实时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偱而往复的交往又逐渐影响到每个个体在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之中的社交情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互动交友平台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不断拓深个人的交际圈,然后再彼此连结,形成社交网络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s)。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交流如论坛、朋友圈、微博等能够实现信息的传递、共享与分享功能,信息在交流过程之中范围不断放大,影响力逐渐攀升,这成为了营销的一种新路径。互联网凭借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高度的用户粘性、信息兼容性和互动性,已经演化为电影推广最重要的阵地。当下,大多数电影消费者都会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影片相关信息,进而再进行消费决策。国内现在的主要社交营销方式有影评、售票端影片评价、媒体软文、微博微信互动、海报、预告片、花絮等。但同样,市场中也出现了雇佣水军恶意炮击、软文轰炸、热点炒作等现象,造成社会舆论环境的混乱,给电影市场造成恶3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劣的影响。所以,网络媒体环境仍需要加强净化、引导和规范。5.2.3群体效应——社群营销社群指基于一个相同或相似的点、需求和爱好,通过某种载体以一定的互动和关系聚集在一起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的,以一定的情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对于核心品牌的社群创建者来说,就是有策略的组织和带领一群人做和产品匹配并对他们有价值的事,通过高活跃度和高粘合性的社群关系,强化品牌形象和受众的忠诚度,最终拉升产品效益,这一方式即社群营销(SocialMediaMarketing)。前文所述SNS营销模式亦可归属于该形式,属于网络性质的线上社群营销(OnlineCommunityMarketing),本节所指主要是线下社群营销(OfflineCommunityMarketing)的营销模式,主要包括首映、点映、新闻发布会、影迷见面会、路演等。图5-6《春娇救志明》路演Fig.5-6TheRoadShowofLoveOffTheCuff电影团队与市场受众的直接互动,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扩充了影片的影响力,强化了营销效果。社群营销并非电影界的新模式,传统的社群主要由影片的主创人员所搭建,但而今非但是电影的明星、导演,甚至包括原IP的作者也变成社群中的一员,如音乐IP电影的原歌曲的创作者、演唱者等,他们的粉丝进一步扩容了电影的受众面积。5.2.4组合联动——跨界营销跨界营销,就是电影同其他产业之间以内容或形式的组合进行互通互动,借以其他平台的优势资源制定相应的电影宣传策略以扩展自身影响力的营销手段。它可以实现观影人群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消费者之间的流量互导,实现多重消费、多重宣传,以促进最大曝光率及最大消费额。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生产之间不断融合、渗透,某一项目的运营通过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形成用户体验的互补。现在主要的跨界营销途径有电影众筹,电影与游戏、综艺节目、直播平台等的互动,电影同旅游产业的联动等。3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图5-7《羞羞的铁拳》主创做客综艺节目Fig.5-7TheActorsofNeverSayDieinaVarietyShow电影跨界使IP品牌和他类品牌之间相互托衬,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了品牌力从一维到多维、由独立到交互、由被动传递到主动扩散、由电影观赏到全感官体验及跨度联想的转换。它提升了电影作品的实质受众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促进了合作媒介的品牌张力,让品牌力拓展到对方的目标消费群体之中,从而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下电影以院线观众为尊,疏于影响力扩张而导致的穿透力弱化、辐射面积狭窄的弊端。5.3电影衍生价值的拓展“电影衍生品”是指基于电影元素、电影文化所开发的院线放映之外的其他相关创意产品,主要指根据电影里的人物、角色、场景道具、标识等开发的商品,包含播出授权(电视转播、网络视频、音像制品等)以及形象授权(玩具、电子游戏、服饰、影视基地、图书、主题公园、日用品、主题餐厅)等,是电影产业构成之中无可缺失的重要一环。电影衍生品是电影投资回报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增加电影收入、提升资金回收的有效渠道。电影观众通过对衍生品的消费来满足对所感兴趣的电影形象喜爱心理的延伸,从而获得一种文化认同,或者彰显某种社会群体的身份、地位,所以具有现实广阔的市场前景。电影衍生品是除院线票房收益之外最关键的电影产品盈利区域,它具有极强的品牌扩展功效,能够形成深厚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拓宽利润辐射区域,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有效地推进电影IP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以创意驱动电影经济价值的增长。在较为成熟的国外电影产业之下,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电影价值延伸体系。迪士尼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电影制片商,同时也是首屈一指的电影衍生品运作商,旗下囊括迪士尼动画形象系列、“星球大战”系列、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等。3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迪士尼的电影开发中,院线票房只是起步,只占到电影总收益的三到四成,周边产品、形象授权、主题乐园、电子游戏、度假区等相关产业的延伸增值,方是企业盈利的主体区域,如“星球大战”8部全球票房收入80余亿美元,而其转播授权、音像制品、图书、电子游戏、玩具、服装等授权衍生商品收入却超过300亿美元。图5-8迪士尼商店Fig.5-8DisneyStore我国电影业对于“电影衍生品”的认知产生较之要晚很多,因为传统的中国电影在题材上偏向严肃、现实,注重文化思考和艺术性表达,所以其形象在衍生价值的发展上具有较大的难度。中国电影产业的商业运作仍然主要以传统的影片票房及植入式广告收入为主,产业链下游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掘。非文学IP题材的电影,本身所具有跨媒介属性,具备可供重复改编和续写的能力,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具有更加鲜明、更生活化的艺术形象,所以更加易于进行商业化的创意产品创作,能够形成多种产业之间的联动,深具可以创造更大商业价值、极大延展衍生价值市场的潜力。如由华强方特动漫出品的根据同名电视动画改编的电影“熊出没”系列,已在院线上映的5部电影总票房收入近20亿元,除此之外,还进行品牌形象授权,电子游戏授权,电视荧屏端、互联网视频端等多项转播授权,以及开展实景主题乐园、舞台文艺表演等户外实体延伸,其衍生产品囊括文具、食品包装、玩具、服饰、影像制品、饰品、生活用品等诸多门类,涉及旅游、出版、发行、演艺、影视等多个文化娱乐产业领域,极大地强化了品牌的影响力,拓展了IP的价值空间,是国产电影进行衍生价值开发,突破传统盈利模式窠囿的成功探索。3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图5-9《熊出没·熊心归来》衍生品Fig.5-9TheDerivativeproductsofBoonieBearsⅢ非文学IP电影的衍生品开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片的投资风险,拓展了电影的盈利空间,逐渐打造出一套更加成熟的电影产业盈利模式,延长了中国电影的产业链,提高了我国电影工业化的水准,是逐渐迈向成熟的象征。5.4案例分析——《战狼2》2017年7月27日上映的影片《战狼2》以56.8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登顶国内票房榜首,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位,成为第一部跻身全球票房前100的中国电影,中国内地累计观影人次1.59亿次,位居全球影史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冠军,成为2017年华语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战狼2》是一部较为成熟的商业电影,同时也是非文学IP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经典案例。a.《战狼2》电影制片《战狼2》从影片立项、资本筹集、主创团队的组建等方面都是围绕“战狼”这一IP所进行的。1)电影立项。2015年4月现代军事战争片《战狼》上映,以2700万元人民币的制作成本,收获5.46亿元票房,豆瓣评分6.8,腾讯播放量5.4亿,CCTV6最高收视率1.9%,荣获第20届华鼎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新锐导演奖、最佳动作电影指导奖、最佳电影制片人奖、电影满意度调查第一名,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及最佳新人奖等多项大奖。《战狼》的市场成功使其具备了可供继续改编的价值,形成了这一军旅题材电影的新IP,与此同时,爱国主义、英雄、枪战、军事、动作等关键词都锁定了目标受众,直接为续集的开发运作奠定了基础。2)IP联动。作为《战狼》的续作,两部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39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作是国内的军事演习,续作为非洲救援行动;前作与后作的核心人物都是特种兵冷锋;《战狼2》的故事隐藏线索是追查花纹子弹,替殉职的龙小云报仇,以及在结尾彩蛋处,预示着下一部续作是得知龙小云下落的冷锋对其的继续追寻。所以,两部《战狼》形成联动,其故事具有连续性,既有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满足了观众的探索心理,即对故事完整性的期待,同时又引发观众对后续作品的继续关注,拓展了整个IP的价值收益。3)电影融资。《战狼》成本约1200万美元,起初它并不被业界看好,融资艰难,然而在获得超出预期的市场回报和口碑评价之后,增添了投资方对《战狼2》的信心,最终由14家出品方、7家发行方等21家公司联合参与,制作成本约3000万美元。如下表5-1:表5-1《战狼2》出品、发行方详情Table5-1ProducersofWolfWarriorsⅡ出品方联合出品发行联合发行宣传北京启泰远洋文北京登峰国际中影股份北京京西文化杭州黑马影视化传媒春秋时代(霍尔果合一信息技术(北北京聚合影联文五洲电影发行斯)影业京)有限公司化霍尔果斯登峰国博纳影业影都文投际嘲风影业(北京)北京文化上海淘票票霍尔果斯橙子映万达影视北京和瑞影业像捷成世纪鹿鸣影业嘉会文化传媒星纪元影视规模庞大的资本参与方,实际上是一种资本众筹,它分担了影片的投资风险,又能更好地将资源集中在一起,如万达影视的院线优势等,资源的置换也更利于电影对市场的变化进行把控。4)电影主创。《战狼2》是吴京跨界导演的第三部大银幕电影。武术冠军出身的吴京戏路偏向于动作戏,其参演的《狼牙》《杀破狼》等现代动作电影使之拥有了喜爱动作电影的观众的拥蹙,而2012年热播的《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电视剧、2015年电影黑马《战狼》又令其在军事题材影视剧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号召力,其个人优秀的职业素养最终令观众对其主创的《战狼》续集抱有浓厚的观影兴趣,产生了极大的视野期待,这也是影片能吸引观众流量,获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40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b.《战狼2》电影营销1)互联网大数据有助于对电影的目标受众进行把握,制定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运营的基础环节。图5-10《战狼2》用户画像(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Fig.5-10AudiencesanalysisofWolfWarriorsⅡ由图5-10可知,《战狼2》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且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20—29岁的学生、白领阶层等青年人。在营销上,宣发团队就能够选择更受年轻人接受的宣发手段,如微博热搜、微信公众号平台、朋友圈、网络新闻等,以更加具备话题性的文案吸引目标观众的关注度,以此来最大化宣传的力度。2)社交平台。基于对用户的数据研究,发行公司选取网络社交平台为主要阵地,进行影片的推广。微博、微信、豆瓣电影、猫眼电影、时光网等主要的社交平台及影迷聚集地,以高话题度、高评价使电影的口碑持续发酵,受到电影爱好者、军事爱好者以及周围群体的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步入影院。如《战狼2》的官微在上映前、上映之中、上映之后持续进行更新,发布花絮、预告等,并营造话题点,如:女演员临时加价、吴京转国籍、九寨沟地震捐款等,并吴京、吴刚、黄晓明、李晨、谢楠、邓超等明星大4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V发声支持,以微博粉丝带动观影人流。又如,在票房超越《美人鱼》之后,《美人鱼》剧组发海报以庆贺,《战狼2》官方随票房破亿变动而不断更新海报,使电影的热度持续发酵。图5-11《战狼2》海报Fig.5-11ThePostersofWolfWarriorsⅡ3)社群营销。《战狼2》的社群包括首映、路演、发布会等,由表5-2可知,影片竭力在争取电影的主力观影群体——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动作电影爱好者等观众,以高校校园、动作片爱好者、军事爱好者等群体为主攻方向,进行口碑宣传。4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表5-2《战狼2》社群营销示例Table5-2TheSocialMeidaMarketingofWolfWarriorsⅡ日期形式2017.4.23吴京、张翰、Diana等代表《战狼2》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2017.5.18《战狼2》吐槽发布会2017.5.28吴京代表《战狼2》参加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2017.6.7《战狼2》开启4站校园路演2017.6.22吴京、卢靖姗代表《战狼2》参加上海电影节成龙动作电影周闭幕式2017.7.10《战狼2》十万个为什么发布会2017.7.13《战狼2》开启26站全国路演2017.7.23《战狼2》全球首映礼2017.7.26《战狼2》北美首映礼暨中美连线活动4)跨界营销。主演吴京、卢靖姗等剧组人员参演浙江卫视综艺《开心剧乐部》、CCTV6综艺《国片大首映》,以电影和综艺相结合的形式,借助于综艺节目的电视端影响力,为电影进行造势、宣传,扩大电影的影响力和受众面积,吸引更广泛层次观众的观影兴趣。c.电影衍生品电影票房火热的同时,《战狼2》也同步推出了主题款战术系列周边衍生品,如背包、服装、手表、玩偶、模型等。此外,《战狼2》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如其取景地大连金石滩、张家口市赵川铁厂等,以及军事主题旅游、非洲出境旅游等。图5-12《战狼2》衍生品Fig.5-12DerivativeProductsofWolfWarriorsⅡ《战狼2》的市场成功立足于互联网生态环境及当下充满活力的电影市场,它作为一部续集电影,立诸较有影响力的IP“战狼”,基于大数据分析,对目标观影群体进行精准定位,并制定和实施面向其主要受众的年轻观众的营销策略,以主旋律、爱国、英4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雄、军事等元素在吸引该领域核心用户的同时不断扩充其市场容量,通过电视荧屏、电影银幕、计算机、手机等传播平台进行媒介间融合与联动,发掘潜在的观影用户,以高质量的口碑感染更多的普通观众,最终实现观影人次和票房的巨大成功。并且,《战狼2》也力图以周边衍生品等形式拓展其市场价值,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电影的增值。总之,该片是国产电影商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的重大进步,也代表了非文学IP电影现阶段发展的较高水准。5.5本章小结非文学IP电影的出现对整个国产电影产业链条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在制片的源头环节上,依托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内容优势,对观众的兴趣、爱好、需求进行调研,定位目标观众,以新兴的电影众筹等集资渠道,通过不同媒介的交流与融合,进行多平台开发、转换,形成互文性叙事内容。其次,电影的营销、运作手段也生发新形态,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基,对所示受众进行定位,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线下社群、跨界联动等方式与观众形成多维度的互动,以消解观众对影片的陌生感。最后,非文学IP本身的商业消费属性能够更好地拓展电影的价值外延,发展衍生品,提高品牌的生命力,延展了电影市场的价值空间。与此同时,在实际的运营之中,也蔓延出一些不良问题,这同时也需要引起行业的重视。4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6非文学IP电影改编的现状审视及优化策略对中国电影来说,非文学IP确实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内容元素和发展动力,凝聚了一批全新的创作团队,使电影内容更加多元化,是国产电影的新鲜血液。对电影产业整体来说,行业内部对媒介融合与知识产权日益重视,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多维度的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互促互利,也同时繁荣了我国整体文化市场,契合了人民的精神消费需求。但在前景广阔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非文学IP电影开发还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阶段,在经过几年短暂的摸索之后,暴露出的一些开发过程之中潜藏的问题,仍然需要电影从业者保持警醒。6.1现实瓶颈文化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人们的精神消费商品,满足大众群体在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需求。电影本身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天生带有商品的属性,它不是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创作,而是需要社会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共同打造出来的产品,这就决定了电影需要投入回报,市场须对其价值进行反馈。在目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调控之下,资本投入到电影产业之中,必然会追逐更高的市场回报,所以在电影的运作过程之中,相关参与者,可能会更大程度上对市场做出迎合,以强化电影的消费需求,而对其本身的艺术追求作出妥协和让步。非文学IP取自漫画、综艺、游戏、流行歌曲、电视剧、网剧等本身带有商业、消费、娱乐属性的文化事项之上,在改编的过程之中,又有意突出了原IP的消费属性,原作的大众文化属性延续甚至放大,艺术、思想价值则更加弱化了。伴随着投入实践之中的非文学IP电影的制作和运营,迸射出一系列的产业相关问题。6.1.1受众诉求的偏离电影的主力受众是青年人,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需求,非文学IP的来源多是选择年轻社会群体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互联网的信息整合能力使生产者能够通过网络搜集用户的信息,如观影受众的地域、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习惯、喜好等实现对市场的精准定位,继而针对性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和形式的作品。这一方面消解了过去中国电影严肃、宏大的叙事传统,给予观众更加娱乐、休闲化的观影享受,满足了不同层次、地域观众的观影喜好,拓展了电影的受众群体,但另一方面对年轻观众的过度依赖,又使非文学IP电影的受众定位变得狭窄,过于注重一部分群体的诉求,阻碍了电影的多样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摄制的优秀电影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普遍具4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有高超的艺术性,与此同时电影的主题内容又具备深刻的思想性,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生活,对民族文化、历史、人性作出的深切思考。观众通过接受这类电影的艺术熏陶,引起对自我的反思,获得较高级的美学享受和艺术感染,生发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从而引导观众建立更加高等的审美观照思维。非文学IP类型电影在得到青年观众的同时丧失了其他年龄段的观众,对于不熟悉新兴事物的人群,如年纪较长者、知识层次或艺术欣赏水准较高的精英阶层,则不会对其抱有观影兴趣。观众长期接受电影的娱乐性、消费性倾向的影响,而逐渐摒弃更加严肃、深刻,艺术性和思想性更高的影片,造成电影艺术的审美能力下降,从而使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对观众造成错误的艺术审美导向。6.1.2品牌的过度消费在IP的运作过程之中,由于IP电影制片体系的不成熟,一些制片方缺乏稳定和清晰的开发策略,在获得品牌的开发授权之后,未能经过更加细致的打磨,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而直接投入到了电影的生产之中。须知,IP版权的拥有仅仅是其整体开发最基础的环节而已。一些制作公司在具体运作中未能进行充分的价值认可度的市场调研,针对原作品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市场吸引力因素等进行创作,反而以之为噱头,根据原文本浅层的表征,拉拢明星、堆砌视听效果,肆意搭配故事、人物,编纂全新的叙事逻辑,从而忽视了原文本及改编电影受众内心的诉求,最终导致IP文本因其私下篡改而面目全非。此类开发制作简单、周期短,短期内能获得一些票房,但大量同质化电影的低质量复制,终究会使观众反感,最终既无法得到影院观众的认可,更造成原文本用户信任感的流失,双向目标受众的差评直接导致市场回报的崩盘,IP资源的浪费。如综艺电影无论从演员表演的素质、亦或故事流畅性、内核的深刻性、主题的严肃性、创作的艺术性,都完全丧失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艺术价值,成为处于流水线上的商业产品。这种快餐式的文化资本投机行为造就的畸形产物,不但损害了严肃电影制作人的创作热情,而且也对观众的观赏品味造成了错误的导向,严重损害和阻碍了市场的良性、健康运行。国内IP的滥用,透支了IP的品牌价值,无法形成如迪士尼、漫威那种具有长期生命力、可供重复利用的品牌,在投入运作之后,就极易丧失再次加工、创作的价值,生命周期短暂,与此同时还损害了原文本的口碑,造成观众的不信任感,从而导致关注度的流失。6.1.3市场导向的理性失衡品牌的电影价值开发是否成功,归根结底要看市场的整体反馈,既包括商业利润回报,同时也需要得到对电影文化、思想、艺术等内涵价值有较高要求的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但,非文学IP这一新兴事项的高商业价值热度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制片方的视线,4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继而令其认为,在IP开发之先抢先对文化资本进行占有,方能取得优势竞争地位。其直接后果就是,对一些制片公司来讲,逐渐缩小知名度和市场不足、话题关注度低、风险较难把控、难以确保投资回报率的原创作品的投资力度,转而谋求“捷径”,对为数不多的知名优质IP进行抢夺性囤积。在IP热潮之初,资本对于IP的原始积累,并非重视某一IP的现实改编价值,而是在收购热潮中,抱着“宁可杀错,不能放过”的心态,不仅是高人气的热门IP,一些小众IP,只要稍具改编的可行性,便会被早早入手。电影公司把分散于社会文化各领域之中的IP发掘出来,迅速地集中其所有权和开发权,形成囤积状态,从而形成垄断资本,攫取垄断效益。在这一风潮之下,各类IP作品及其创作者在短时间内身价猛增,IP改编的代价越来越沉重,不断压缩着新兴电影力量的生存和成长空间。然而,正如前文所言,模糊的开发策略和运作模式促使IP资源的孵化并不完全。制片方只是单一地进行市场、资本的跟风,不顾一切地抢先以高额资本拿下品牌的所有权,却无法再成熟、有效地进行后续地持续跟进。出于商业机制的考虑,他们迫切需要将资源投放市场、进行变现,故而普遍采取周期短、效率高的“快餐式”制片模式,继而导致成片质量差,口碑流失的局面。在为数众多的IP中可以被进行改编的实际上十不存一,最终能够顺利改编搬上银幕、获得盈利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这种IP市场的操作手法不仅损害了IP的品牌力,且此种资本豪夺资源的做法,更会在短时间内急速提升IP资源的市场价位,造成供求关系的失衡,从而形成一种虚假的泡沫繁荣,这一方面极易造成资源开发源头的枯竭甚至断裂,另一方面也导致投资成本的超额,增加企业的风投压力。6.1.4电影内容的泛娱乐化如今,中小城镇成为新的中国电影票仓,电影从一种精英消费文化活动变成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消费活动,电影的娱乐消费性逐渐增强,IP电影热潮的出现彰显了当前社会娱乐化、消遣化的消费倾向。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商品”,其存续本身就需要攫取更多的市场收益,因而制片方本能地会去迎合主流市场娱乐化的电影期待,而选择性地忽略少数观众艺术性的的观影诉求,导致许多电影作品的商品性被极大强化,但文化艺术性却被搁置了。非文学类型的IP由于本身所具有的消费性、娱乐性,其改编电影的泛娱乐化倾向更加突出。好莱坞商业制作美妙的视听感官享受十分契合国内部分观众的观影生态,所以在国内有着极强的市场号召力,国内制片公司为了商业价值,也不断在摸索此类制作模式,但整体制片环境的不成熟,往往导致东施效颦的姿态。一味地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娱乐化观影喜好,而薄弱电影艺术本身的文化诉求,所生产的低质量类型片的复制会严重影响受众的审美接受习惯,使观众习惯于低端的叙事内容和表达形式,艺术观赏能力4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和欣赏品味的降低,甚至造成受众印象中对电影艺术性的质疑和排斥心理。非文学IP的主体接收对象是年轻的互联网用户,青年人普遍存在肆意、消遣的生存状态,所以其观影心理也多以娱乐为主。而恰巧他们又是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这就促使制片方为谋求商业利益而刻意生产此类商品化类型的电影,令青年观众养成观影惯性,在之后转而影响新的电影创作,使国产电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6.2优化路径当前中国电影的非文学类型IP的开发,虽然各方参与者趋之若骛,但喧嚣之后能在受众脑海中长存且留下高口碑评价的却只是其中少数。无可否认,非文学IP对于中国电影产业体系的成熟和发展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运营之中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行业内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等社会各方人员也都在积极地寻找应对措施,以优化其运用的模式,使之能够带来更好的市场反馈效果,真正地为国产电影事业做出贡献。6.2.1深耕作品内容,塑造精品IP在经过几年的摸索之后,非文学IP的多屏互动价值已经被一些优秀作品所产生的商业成功所证明,但暴露出的弊端仍旧存在。电影本身是一种艺术商品,它创作所需要的巨大投入必然会对作品的市场商业价值回报提出要求,但一部电影作品的价值绝不是仅仅以经济收入作为标准。优秀的电影作品不只是单纯地满足市场、满足观众的文化消费性需求,它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文化内质与艺术品味的支撑,这样的电影才能返回电影艺术的本真,具备长久的生命力。未来,对IP的价值开发更加呼唤艺术理性,只有认真地进行精心的打造、研磨,方能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的优势,将其转换为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真正的驱动力。第一,在IP资源的发掘上,精挑细选。并非任何品牌都具有可供电影改编的价值,而今IP囤积的热度已不像当初那样失去理性,业内已经认识到并非所有IP都具备电影改编的可能性,在原始的积累上尚需慎重,并注重IP的打磨,不能唯市场论,而导致优秀IP的浪费。一方面,要充分斟酌原文本的电影改编价值,摒弃单纯具有高关注度、高人气却缺乏银幕价值的IP;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作品的受众范围,面向更广泛年龄段、社会阶层、文化基础,具备普世的价值观。第二,深切打磨IP内容,商业性与艺术性并举,注重品牌的文化性、思想性,深化作品内涵,增强创新能力。当前,电影是最具传播广度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电影生产者需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文化责任,摒弃一味追求作品的商业娱乐化而忽略艺术创作上文化思想内涵的表达,注重艺术本体的社会效应,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文化观念和消费观念。在注重市场价值回报的同时,4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更需看重成片的质量,商业性与艺术性并进,不能片面地只求奇观、娱乐、市场,而忽视或放弃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更不能对观众造成错误的引导,在审美观照能力和价值观的引导之上造成偏离。第三,通过行业合作,拓深产业价值链,实现IP增值。非文学IP的跨媒介属性,使其在电影衍生价值市场具备天然的优势。其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的改编之上,而应在更加宽广的领域之上,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开发挖掘,增强IP的市场影响力,丰富其文化内涵,荡宽品牌的衍生价值,逐步改进国内衍生价值产业链开发手段单一、产品制造粗糙的现状,致力于形成如“孩之宝”“乐高”等专业性强、产品质量精致的品牌型企业,开拓出更加长远的利益,打造出强生命力的品牌IP。6.2.2提升品牌效应,构建国产“电影宇宙”如今,“电影宇宙”逐渐取代系列的概念,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新的探索方向。所谓电影宇宙,包含多部系列电影,共享同一世界观,它所着重的目标不是叙事内容,而是独特、宏大的世界观,无限延伸的故事内容体系架构和庞杂的人物序列关系。好莱坞目前知名的电影宇宙包括漫威英雄电影宇宙、DC英雄宇宙、怪兽电影宇宙、黑暗电影宇宙等。电影宇宙实质上是将电影序列化,观众对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有了期待,从而养成一种观影习惯,对该电影宇宙下的每部电影诞生观影兴趣,从市场角度来讲,它确实适应了观众的欣赏趣味,在市场和口碑两方面都获取了极高的商业价值收益。电影有限的时长导致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推出系列作品,以形成内容的连贯性,电影宇宙中各部影片之间不是承前启后的顺承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因果、互文、插叙、倒叙等手法,相互影响、互相补充,拓宽了电影的宽度。如漫威电影宇宙通过电影、漫画、电视剧、MarvelOne-Shots短片、网络衍生剧等实现世界观的架构,充分进行产业联动,差异化的传播平台吸引了不同形式的接受者进行交换、融合式的欣赏,发掘了更多的潜在观众。我国目前的IP品牌开发手段依然粗浅,类似的影片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并未形成有如漫威等系列的长期、一统的世界观架构。影片由原文本转化过后,没能再次与原IP形成深层次的互动、补充,所以,极易导致IP价值的一次性消费,从而造成品牌价值的流失。“电影宇宙”模式十分恰合非文学IP电影改编的发展,其本身的跨媒介属性和多屏联动的特点,使之具备打造电影宇宙的可能性,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宝库(如民间传说、神话奇谈、历史故事等)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沃土,探索这种形式的商业体系运营模式,是国产商业电影的一条重要努力方向。6.2.3双管齐下,宕实行业规范性非文学IP电影的出现,使电影行业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从业人员不再是专业49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电影行业业内人士,跨界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导致了许多行业内的混乱。有鉴于此,电影产业不仅要做到繁荣发展,更需要可持续性发展。这一方面需要电影行业本身从内部上对自己的行业操守进行自觉、自律的规范,同时,又需要国家行政层面政策性、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第一,由电影行业本身来讲,非文学IP电影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电影的可能性,但同时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值得商榷,如跨界电影导演、跨界表演、跨界编剧的专业性,专业电影行业从业者的IP管理、运营能力和素质、衍生价值产业的优质性等。所以,非文学IP若想要形成具有长远效应的品牌,还应适当提高从业者的准入门槛,尊重人才和作品,提高内部竞争力,对各环节进行专业性的规范,对电影产、销的质量进行保障。第二,行业的规范性除从业者的自觉、自律之外,更离不开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引导,相关律法、规范的完善才能保障影视圈生态环境的健康、有序和市场的良性发展。2017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是行业内立法的重要举措,它为电影产业繁荣、健康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护航。但同时,由于非文学IP电影发展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宽泛,内容众多,所以在具体实际的操作之中,在更加细致的方面,如版权不明、版权混乱现象、虚假宣传、炒作、类型同质化、价值娱乐化、庸俗化等,仍需要一些必要的补充和说明,以打击投机、违法行为,对电影产业进行把控和指导。6.3本章小结非文学IP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实践之中,不可避免地演变出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是受众面上变得狭窄,电影内容思想性、文化性的薄弱,在电影受众主体与内容主体上产生偏离。其次,业界不成熟的开发模式以及粗糙的开发理念导致成片质量的低劣、观众丧失热情,造成品牌价值的透支和流失。再次,业界对于优质IP的抢夺、囤积缺乏理性,导致投资成本的提升,形成市场泡沫。最后,非文学类IP改编的电影普遍偏于娱乐化,生产者为满足大众的“快餐式”消遣心理诉求,促使电影一味地迎合消费市场,而丧失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伴随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的成熟,非文学IP的电影改编还拥有许多优化的余地。第一,理性选择IP内容,精心打磨优质文本,精致开发品牌的衍生价值,发掘文本的文化和思想价值,打造生命力更强盛、更长远的品牌。第二,参照和借鉴好莱坞“电影宇宙”开发模式,开拓更深层次的媒介与产业互动,形成可重复消费的价值品牌。第三,从行业自身上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在国家层面上推行更加详致、专业的律法、政策,保障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50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7总结与展望IP电影的概念自诞生以来,历经市场的实践检验,收获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和行业成就,经过几年的发生、发展,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其在市场上仍然具备强大而稳定的吸金能力,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非文学类型的IP电影作为IP电影的一支,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与媒介融合的社会语境之中酝酿发酵,是传统上备受业界青睐的文学类作品改编之外的更广阔范围的内容延伸,给予观众更加多元的内容体验,同时也拓深了国产电影的内容容量,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在实际运作之中,IP价值的开发不完全、价值利用率低、过度消费等消极影响仍需引起足够的警惕,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尽可能地实现非文学IP电影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本课题以非文学IP电影为研究的着眼点,阐述了当前国产非文学IP电影的发展状况,由其内涵和特征的界定,至其诞生的现实催生动因及对国内电影产业造成的影响和变革,以及目前发展状态中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具备一定可行性的优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内涵的界定上,本文认为非文学IP是除一般意义上约定俗成的文学作品之外,可供进行影像化改编的创意文本和内容。它在IP电影大类之中独立开来的主要划分依据是:品牌的直接影响力来源于文学体裁之外,受众的主要接受和认知方式以及文本的主要传播载体是语言、文字之外的其他形式,包含影视剧、综艺、音乐等类型。第二,非文学IP电影同文学类IP电影相比较,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特征。首先是媒介的融合与联动,内容产业之间的交融与转换带给了观众形式各异的观影体验,是单一的文学改编所不能比拟的。其次,非文学IP电影天然具有一种文化消费的属性,有别于传统文学改编题材所带有的原文本的严肃性、深刻性,其更加契合商业化、娱乐化的市场需求。最后,非文学IP电影更加迎合当下年轻观众轻松、时尚的消费状态和审美需求,在主题、体裁及艺术呈现上,呈现生活化、通俗化的特点,带有互联网时代碎片化、戏谑化的属性。第三,非文学IP电影的诞生时日尚短,却是在当代中国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共同催生之下孕育而生的。首先,我国电影产业工业化程度与日俱增,电影分工更趋精细化,传统的原创剧本及文学改编已不足以应对而今的市场规模,所以需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其次,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将其资本触手探及电影领域,以所拥有的用户基数及动漫、音乐等新兴内容的产业优势,抗衡老牌制片公司。再次,当前国内的消费性文化语境促使观众迫切呼唤成熟的商业电影制作,而非文学IP的电影尝试恰好能够满足5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内商业类型片创作的不足。最后,国内观众自身也逐渐产生变化,一方面,急需更加多元的电影形式及内容,另一方面,观众逐渐成为电影主体,需要获得社会文化认同,非文学IP多样化的内容及社群性质恰合了这一市场需求。第四,非文学IP电影对国内电影产业链造成重要影响。首先,在制片环节,“互联网+”思维和媒介融合促成电影的立项,资本的集聚形式更加多样,创作团队日趋丰富。其次,电影的运营手段更为多元,以互联网为阵地,线上、线下凝聚社群,进行多媒介交融、渗透,最大化影片的市场影响力。最后,电影的价值逐渐突破院线票房的局限,扩展向更加多维的衍生领域。第五,随着非文学IP电影的市场尝试逐渐深入,也涌现出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内容商业娱乐化与艺术思想性之间的失衡;品牌的不充分开发和透支;市场导向的非理性与观众诉求的偏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提出几点优化建议:首先,精磨IP内容,质与量并举,延展IP的生命力;其次,从非文学IP独特的商业、娱乐性出发,将优质IP系列化,探索“电影宇宙”类型的体系化运营模式;最后,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健全相关领域的法规政策,为非文学IP电影的发展,给予更为规范性的保障。本文所研究的内容着眼于近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火热的IP电影概念其中的一个分支,着力探求文学体裁之外其他文化内容的电影改编可行性,对其发展的特点、现状进行总结,但由于笔者的学术能力有限,本研究尚存不足之处:第一,非文学IP电影的研究,涉及多个文化内容领域及媒介形式的交叉、融合,涉猎范围广泛,其整体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虽对其内涵、特征、影响、动因等领域都有所触及,但仍停留在理论表面,相关研究的深度、广度仍显不足。第二,非文学IP尚属新兴事项,在当前的国内电影市场之中仍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单纯以部分文献、资料、网页新闻、报道作为研究依据略显单薄,缺乏真正的电影企业、行业内部的前端资料和权威数据。所提优化策略是基于对现象的观察和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所以未能验证其真正的实际市场应用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非文学IP电影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以上不足之处,笔者将力求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当前,我国的经济体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优秀文化也急需寻求同步走出国门的契机,而电影作为一门在世界范围领域之内广受欢迎的艺术门类,是我国文化出口的重要输出渠道。非文学IP电影是我国优秀的电影人不断创新、开拓更加多元的电影表现形式的深切努力,相信它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成熟、国产电影迈向世界的步伐、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将产生极大的助推作用。5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致谢三载时光,匆匆而没。回首三年之前,怀揣梦想和对知识的渴望而来到西安,在科大的校园里穿梭了三个寒暑,而今,笔落文收,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画上最终的句点。回顾往昔,百感交集,旅途虽短,感动盈满,站在研究生阶段的尾巴之上,我要向在这短短数年之中谆谆教导的各位师长和深切互助的列位同窗致以真诚的谢意。首先,我要对培育自己的母校陕西科技大学致以最深沉的谢意,是它给了我继续学习、深造的宝贵机会,为我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让我能够在这里不断地提升自己,给予我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尤为感激自己的导师米高峰教授,真诚感谢米老师在我三年的求学生涯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米老师学识广阔、治学严谨、真诚谦和,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之中给予我许多指引和关照。在我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之中,从选题立意、文本构思、科研方式、修改完善等各阶段都对我作出了细致、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令我受益匪浅。再次感谢米老师给予我机会作为他团队的一员,这是我莫大的荣幸,也是最大的幸运,您的教诲永远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再次,感谢各位陪伴我走过三载的各位同学和好朋友们,数载同窗之缘,我们有幸结识,一起欢闹、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感谢你们的帮助与关怀,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最后,尤其感谢我的父母亲人,感谢你们对我求学生涯的理解和无悔支持,我一定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辜负你们的一生辛苦,祝福你们能够平安喜乐、幸福永恒。5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参考文献[1]新华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尹鸿,朱辉龙,王旭东,朱晓敏.“网生代”电影与互联网[J].当代电影,2014,(11):4-10.[3]王臻真.IP电影热——中国大众消费时代进行时[J].当代电影,2015,(09):8-12.[4]周星.2015年中国电影业态热点现象述评[J].民族艺术研究,2016,29(01):5-14.[5]史兴庆.“互联网+”生态下电影艺术与产业互动新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5):108-110.[6]陈鹏,付怡.IP改编电影项目的风险评估及过程管理机制[J].当代电影,2016,(02):77-81.[7]邱章红.电影IP资源的价值评估[J].当代电影,2017,(09):171-175.[8]周振华.IP热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链的重构路径研究——以2010-2015年的IP电影为例[J].文化产业研究,2017,(01):52-62.[9]尹鸿,王旭东,陈洪伟,冯斯亮.IP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当代电影,2015,(09):22-29.[10]李晋林.IP:认同、分歧和危机处理——基于“网生代电影”流行背后的产业和文化思考[J].当代电影,2017,(04):196-198.[11]尹鸿,袁宏舟.从渠道到内容从内容到IP综艺大电影与多屏融合时代的电视发展[J].电视研究,2015,(06):22-24.[12]李正良,田淼琪.“游戏IP电影化”改编的特征、难点与策略——从电影《魔兽》谈起[J].青年记者,2016,(36):79-80.[13]张燕,王赟姝.“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文学IP电影改编的创作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2):86-90.[14]王慧.IP电影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15]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2016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18-122.[16]赵鹏,米高峰.跨媒介叙事视角下的IP运营及策略[J].电影文学,2017,(23):18-20.[17]米高峰,段洁.数字媒体艺术与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互动性[J].中国电视,2017,(10):73-76.[18]米高峰,赵鹏.腾讯互动娱乐的IP跨媒介出版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7,(15):57-59.[19]米高峰,乔振亚.数字技术在电视剧视觉艺术中的功用[J].当代电视,2017,(08):84-85.[20]董骁.电影衍生品产业链完善研究——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察[J].青年记者,205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18):93-94.[21]刘秀梅,邵慧.泛娱乐视角下华莱坞电影IP生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6):162-165.[22]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48-49.[23]颜纯钧.“综艺”电影:第三个反思的样本[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5):80-84.[24]沈吴莎.当下我国影视IP改编热现象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7.[25]丁洁.国产IP电影的消费文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7.[26]王馨欣.中国电影衍生品开发与销售策略[J].青年记者,2017,(02):111-112.[27]张乐媛,李亚玲.跨媒介IP作品的粉丝价值转换研究[J].新闻传播,2017,(01):112-114+116.[28]王春辉.游戏改编的电影风格及叙事模式研究[J].电影文学,2016,(23):39-41.[29]张毅.戏剧性在游戏改编电影中的新姿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06):33-40.[30]陈雅舟.新世纪以来二次元美学视野下游戏改编电影的角色创造[J].文艺评论,2016,(10):99-105.[31]李小华,祝琳婷.文化工业视域下的IP电影热潮思考[J].中国出版,2016,(18):28-31.[32]刘全亮.IP开发:传统广电产业模式的拓展与转型[J].当代电视,2016,(09):72-73.[33]向勇,白晓晴.场域共振:网络文学IP价值的跨界开发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8):110-114.[34]曾庆江.“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新观察[J].当代电影,2016,(07):135-138.[35]徐国梁.内容硬才是王道——如何正确看待影视界的IP现象[J].艺术学界,2016,(01):171-177.[36]韩晓芳.论IP时代电影产业链的构建[J].经济论坛,2016,(06):99-104.[37]于梦溪.我国网络文学IP运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38]王冬冬,闫天宇.当代电影创作中的形象IP研究[J].电影新作,2016,(03):10-15.[39]黎欢,李简瑷.当下网络文学IP电影的勃兴与中国电影新生态[J].电影评介,2016,(10):58-62.[40]陈瑞.大众传播视阈下中国IP电影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41]江小妍,王亮.泛娱乐环境下的IP运营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6,(05):23-27.[42]陈龙.中国电影IP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43]漆佳.综艺电影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44]云杉.浅析消费主义文化视域下的综艺大电影现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5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45]袁海涛.跨媒体叙事:IP改编电影的产业与文化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46]杨丽坤,李佐彬.论互联网语境下国产电影IP改编热潮[J].电影评介,2016,(06):74-76.[47]罗威.我国粉丝电影发展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48]高一哲.新媒体环境下IP电影营销方式初探[D].郑州:郑州大学,2016.[49]李正良,赵顺.影视业“IP热”的冷思考[J].传媒观察,2016,(01):21-23.[50]尼跃红.发展电影衍生产业是创意经济时代的现实需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01):39-43.[51]米高峰,张艺川.动画角色符号化:破坏性重构与陌生化狂欢——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例[J].艺术评论,2015,(09):148-150.[52]陈林侠.当下中国电影的改编问题与文化竞争力——兼及电影与文学的关系[J].中州学刊,2015,(06):157-164.[5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01-118.[54]赵正阳.综艺电视能否嫁接为类型电影——对近年来综艺节目改编电影现象的反思[J].当代电视,2015,(04):4-6.[55]周仲谋.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改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8-132.[56]许迪声.电视剧的电影改编:从创作成因到文本转换[J].当代电影,2014,(12):110-113.[57]米高峰,王少雄.国产动画电影的跨媒介叙事方法与策略[J].传媒,2014,(10):18-20.[58]朴珍妮.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衍生品的开发状况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59]范倍,程刚.从游戏到电影:试论电影化改编与游戏性表演[J].当代电影,2013,(03):175-178.[60]王沁沁,张宏.衍生的商机——电影衍生品的市场透视[J].当代电影,2011,(10):118-121.[6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23-338.[62]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39-153.[63]米高峰,李思美,赵梦飞.全民阅读语境下图书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设计研究[J].出版广角,2018(06):61-63.5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8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附录A:非文学类IP电影代表作品汇总(2015-2017)上映改编票房豆瓣序号影片海报类型时间来源(亿元)评分咱们结喜剧影视剧12015.42.845.9婚吧/爱情/电视剧使徒行影视剧22016.8动作6.066.7者/电视剧影视剧3煎饼侠2015.7喜剧11.636.0/网络剧万万没影视剧42015.12喜剧3.235.5想到/网络剧绝世高影视剧52017.7喜剧1.016.0手/网络剧十二公影视剧62015.5悬疑0.138.2民/电影影视剧7杀破狼22015.6动作5.607.3/电影59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视剧8港囧2015.9喜剧16.145.6/电影前任2:喜剧影视剧9备胎反2015.112.525.0/爱情/电影击战澳门风影视剧102016.2喜剧11.183.9云3/电影影视剧11叶问32016.3动作7.706.3/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喜剧影视剧122016.47.876.5图之不/爱情/电影二情书影视剧13寒战22016.7动作6.786.9/电影大话西影视剧142016.9喜剧3.663.6游3/电影西游伏影视剧152017.1奇幻16.565.5妖篇/电影春娇救喜剧影视剧162017.41.767.1志明/爱情/电影60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京城81影视剧172017.7惊悚2.193.8号2/电影绣春影视剧18刀·修罗2017.7动作2.667.3/电影战场影视剧19战狼22017.7动作56.797.2/电影杀破影视剧202017.8动作5.227.2狼·贪狼/电影前任3:喜剧影视剧21再见前2017.1219.405.8/爱情/电影任我在故影视剧22宫修文2016.12记录/电视纪0.067.6物录片奔跑吧!232015.1喜剧综艺4.463.3兄弟爸爸的242015.2喜剧综艺1.164.0假期61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爸爸去252015.2喜剧综艺2.244.5哪儿2极限挑26战之皇2016.1喜剧综艺1.264.4家宝藏欢乐喜272017.3喜剧综艺0.672.6剧人栀子花青春282015.7音乐3.794.1开/爱情睡在我青春29上铺的2016.4音乐1.285.0/爱情兄弟熊出没二次元30之雪岭2015.1动画2.967.3/动画熊风黑猫警二次元31长之翡2015.8动画0.725.1/动画翠之星熊出没二次元32之熊心2016.1动画2.886.2/动画归来我叫MT二次元33之山口2016.6动画0.124.9/动画战记62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新大头儿子和二次元34小头爸2016.8动画0.904.2/动画爸2:一日成才麦兜·饭二次元352016.9动画0.196.2宝奇兵/动画熊出二次元36没·奇幻2017.1动画5.226.4/动画空间十万个二次元372017.8动画1.347.4冷笑话2/动画滚蛋吧!喜剧/二次元382015.85.127.4肿瘤君爱情/漫画摩尔庄园3:魔二次元392015.2动画0.114.8幻列车/游戏大冒险赛尔号大电影二次元402015.7动画0.573.85:雷神/游戏崛起精灵王二次元412016.8动画0.257.5座/游戏63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赛尔号大电影二次元422017.8动画1.034.76:圣者/游戏无敌夏洛特432015.9喜剧舞台剧14.427.4烦恼华丽上歌舞442015.9舞台剧0.486.0班族/爱情恶棍天452015.12喜剧舞台剧6.504.0使46驴得水2016.10喜剧舞台剧1.738.4羞羞的472017.9喜剧舞台剧22.027.1铁拳其他48美人鱼2016.2喜剧33.926.7/明星张震讲故事之其他/广492015.7惊悚0.213.2鬼迷心播剧窍64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张震讲其他50故事之2016.7惊悚0.043.8/广播剧合租屋解救吾其他/真512015.9动作1.967.8先生实事件湄公河其他/真522016.9动作11.858.0行动实事件其他/历53二十二2017.8记录1.708.8史话题缝纫机其他/542017.9喜剧4.576.8乐队明星注:本文所引用数据来源如无特殊说明则主要通过(以下均为包括但不限于):(1)搜索引擎,如百度等;(2)影视行业网站,如时光网、豆瓣网等;(3)互联网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虎扑等;(4)购物网站,如淘宝、京东等;(5)影视类专业移动端APP,如艺恩数据、猫眼专业版等;(6)主要售票平台,如美团、淘票票等;(7)影视研究报告,如《201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等;65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6 国内非文学类IP的电影改编研究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米高峰,王少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国产动画艺术传播[J].青年记者,2018(11):76-77.[2]王少杰.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探究电视剧《大秦帝国》[J].艺术评鉴,2018,(01):157-158+166.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