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历史上中国和西方关于人性思想发展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上中国和西方关于人性思想发展脉络中国传统的人性观从人性善恶论角度:孟子坚持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所谓的“性善”,是指人心天生所具备向善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善之心,人所固有,非由外铄我,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性善论的基本意向是劝人为善,追求圣人境界,因为为善符合人之本性。在孟子看来,“四心”即为“四端”,他们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仁义礼智乃是道德上的善,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坚持性恶论,认为人的天性(自然和原本之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必须“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2、,礼义生而制法度”。他认为,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则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西汉杨雄坚持人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善和恶何者得到发展,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养。龚自珍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也反对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善恶之心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发生的,这是龚自珍的“善恶皆后起”的观点。从人性的自然属性角度:战国时的告子坚持人性无善无恶论,“食色,性也”,“人
3、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强调人性结构中的自然属性,在他看来,人性无非是人的食欲和性欲。他提出“生之为性”和“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韩非子强调人性中的利己性,特别是把人性恶看成极端的利己主义,并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是由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人性中没有善良利他的因素。韩非子把社会的一切秩序、价值、关系,人们的一切行为、思想、观念以至情感本身都还原为利害。利害成了衡量、考察、估计一切的尺度标准。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整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
4、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与生俱”的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在三品中的比重各不相同,上品之性具有仁而行于其余四者;下品之性反于仁而违背其余四者;中品之性仁有不足,其余四者也杂而不纯。强调上品与下品之间不可移,同时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通过后天的道德修养与“先王之教”,“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并以此反对佛教的灭情以见性之说。从人性善恶论中的辩证思想角度:张载提出“和虚与气,有性之名”的观点。其中的“虚”是指“太虚”,即气的本来状态“;气”则是指阴阳二气,有清有浊。“太虚”本性和阴阳
5、二气之性结合,便构成了所谓的人性。所以,张载认为,人人都有“太虚”的本性,这就是他所谓的“天地之性”。张载所谓的“气质之性”由于因人生成之时察受阴阳二气涯薄的不同而形成的,其气质是不纯的,即有清有浊,有好有坏,并表现为善或者表现为恶。据此,他认为人的各种情欲,一切不善的行为,都是来自于“气质之性”。这样一来,张载就把“天地之性”说成是善的根源,而把“气质之性”说成是恶的根源。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性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为善就是幸福,而所谓幸福亦即快乐,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生来就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或者自保
6、、自利、自爱,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还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所在,因而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使这种个体的自然驱动力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本性即“宇宙理性”,人的理性是宇宙之灵光,人的灵魂是宇宙之光的火花,由于与肉体的结合而使灵魂被玷污了,因而人生的使命就是去除欲望,使灵魂得到净化。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
7、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古希腊的哲人们几乎都从理性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性,其中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他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人的本性是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过上理性生活,即一方面人能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另一方面,人能自觉主动追求理性的德性生活。但亚里士多德同时又认识到人性中含有动物性,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性存在着矛盾
8、,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人总是要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性中固有的兽性等天赋弱点,肉体凡胎的人很少能够超脱,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使是最贤良的人也是如此。人的德性的产生和实现取决于社会制度、法律环境与实践,取决于后天对人的塑造和风俗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