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文中模糊语言的构建和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另析公文中模糊语言的构建和使用摘要: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加周密严谨地表述传达信息,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使用,会造成表意模糊、含混不清的结果,最终影响公文效用的发挥。所以,在公文撰写过程中,一定要了解模糊语言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关键词:公文模糊语言构建使用中图分类号:te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238-01语言是构成公文的物质细胞,是公文思想内容表达的物化形式。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加周密严谨地表述传达信息,不能因为“模糊”而影响文意或背离实际情况。因为模糊词语本身具有弹性和不确
2、定性的特点,使用不当,会造成表意模糊、含混不清的结果,成为名符其实的“语言模糊”,影响公文效用的发挥。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使用方法。1模糊语言的使用原则1.1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实事求
3、是,运用自然公文是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工具。公文即办事之文,要实用,能解决问题。在撰写过程中,必须把握尺寸,在不影响精确表达的前提下,有条件地科学使用模糊语言,不能刻意地去使用模糊语言。行文首先要自然,该怎么写就怎么写,模糊语言的使用虽然有益,但是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该用则用,不该用时必须摒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模糊语言的灵活性,使模糊词语产生强效讳饰的特殊功效,使公文达到更加周密完整的表达效果,进而在公务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1.2切合语境,用当其时这里所说的“切境”,是指模糊语言要切合公文写作的语言环境。模糊语言是适应特定语境的产物,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必须切合发
4、文目的和内容,切合受文对象和行文关系,切合公文语体。不能因模糊语言的使用而削弱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公文写作中,任何词语、句子只有在特定的受文对象和行文关系中才能准确表达其内在意蕴。上行文要在多陈述少说理的语境中选用模糊语言;下行文要在明确肯定多用强调语的语境中选用模糊语言;平行文则要在平等协商多用商洽语的语境中选用模糊语言。1.3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
5、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程度适当,用其所长这里所说的程度适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把握语言的模糊程度。即模糊语言的模糊度,就是某个词语某个意义所具有的模糊性的程度。模糊语言虽然外延的边缘不清晰,但他的中心是明确的,表意是清楚的,是可以让读者准确理解的,进而明白其正确含义。模糊是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绝不是玩文字游戏。二是要把握模糊语言的使用程度。即一篇公文中所有模糊语言的运用要适度。凡事皆有度,适度则有利,过度则有弊,在公
6、文的撰写过程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数量依赖行文整体意图的有效表达。如果模糊语言使用过量,甚至滥用模糊语言,容易造成整体语义的模糊。2模糊语言的使用范围2.1适用于无须或无法测计确切时间的事物表时间范畴的词语本身就具有模糊性。时间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体,相邻的各个时段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所以我们有时对一些事物,无须或也无法测计确切的时间。对此,我们就用无截然起止点、或只有起点而无终点、或只有终点而无起点表示时间的词语来表述。例如:“下午两时许”、“夜间”、“近来”、“岁末”、“当前”等;或者“曾、曾经、那时”、“已、已经”、“近来、最近”、“刚才、刚刚”、“现、现在、此时”、“将
7、、将来、将要”、“就要、马上、立刻、赶紧、赶快、赶忙、连忙、随即”、“常常、时常、时时、经常”、“往往”、“渐渐”、“屡次、再三、接连”、“早完、迟早”、“暂且、暂时”、“逐步、逐渐”、“偶尔、有时候”、“顿时”、“忽然、突然”等范畴。2.2适用于无须或无法准确测计度量的事物表数量范畴和度量衡范畴的数量词必须具有精确性,然而对于许多事物,我们无须或无法准确测计度量。对此,我们就用具有不确定性表示度、量、数词语来表述对度、量、数的估计。例如:“几、多、少、来”、“数百”、“千余”、“一批”、“一些、若干、上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