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159281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8
《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创作前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创作前史研究【内容提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显示出马克思的思想达到的新高度,这是他多年思考、探索的结果,也是一个艰难的剥离与建构过程的完成。本文以文献材料为依据,对这一著作撰写之前马克思思想的演变给予了新的梳理。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长期流行的“两个转变”的诠解框架与批判模式提出质疑,然后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之间近十年复杂的思想纠葛、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从深受影响到发生歧见一直到最后决裂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以马克思十部文本的写作勾勒出他的思想达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水准、走上独立化发展道路之前所经历的艰辛过程。研究这一思想进
2、程对于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进而把握马克思哲学复杂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传承/决裂/重构【正文】四、剥离与重构:十部文本所昭示的思想进程(一)“克罗茨纳赫笔记”:历史对于理解现实的意义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他在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研读了所能获得的全部历史和政治著作,并按习惯做了五本详细的笔记。上述著述的作者除了政治学领域的古典作家,如孟德斯鸠、卢梭、沙多勃利昂、麦捷尔和马基雅维利等外,大量的是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如路德维希·兰克、哈密顿、施米特、林加尔特、盖尔、瓦克斯穆特等。著述的内容包括法国、英国、德
3、国、瑞典、波兰、威尼斯共和国和美国的历史,时间则从公元前6世纪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涉及二千五百多年世界史的演变。马克思的笔记分为三组相对独立的内容:第一组是关于所有制的产生和不同时代(古代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以及对国家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影响。第二组以“等级差别”、“贵族”、“关于特权的产生”、“特权的融合”、“市民等级”为标记,主要是研究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特权、等级特权的性质,以及封建等级向资产阶级社会阶级结构的过渡等方面的材料。第三组论述的则是国家与法的问题,即立法权与行政权、同专制主义形成相联系的官僚机构及其产生、官员与国王权力间的相互关系、国
4、王的特权、代议制和人民主权等问题。这些关于国家与法的问题是马克思当时思考的中心。(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有制、阶级和国家关系的探究在占有广博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以上三组内容——所有制、阶级和国家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于1843年夏天写作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这本书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一书的第261—313节的全面性分析和批判。黑格尔在这些章节中,主要讲述了国家法,其中包括王权、行政权、立法权等内容。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同现实的尖锐矛盾,这一工作为其深入社会基础本身的批
5、判开辟了道路。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之后,一定要“批判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看法”(P344),即进一步深入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主要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法哲学是用思辨模式建立起来的,他把国家看作是自在自为的最高理性的本质,这样,私人利益体系(家庭和市民社会)和普遍利益体系(国家)就处于一种颠倒状态,即不是由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是由国家决定市民社会。与黑格尔相反,马克思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再颠倒,这包含双重意义,其一是对现实事物与理念、逻辑关系的颠倒;其二是对国家和市民社会本身关系的颠倒。马克思所从事的多方面的理论工作(
6、哲学、历史、政治),也为他再次投入新的实践准备好了条件。(三)《1843年通信》:“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前往巴黎。先与卢格一起创办了德文杂志《德法年鉴》(Deutsch-Franz-sische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
7、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Jahrbücher),其中刊载的《1843年通信》、《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体现。《1843年通信》指的是马克思同卢格等围绕年鉴筹备工作交换意见时所写的八封信。马克思在信中对德国1841年至1843年初的政治状况进行了理论概括,他把普鲁士的专制制度称为“政治动物”的“庸人世界”(P410),深信专制制度所扮演的闹剧必然要向着“不可幸免的命运驶去”,“这命运就是即将来临的革命”(P408)。针对卢格等人教条式地接受现有的哲学理论的做法,马克思把哲学的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