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

ID:17148698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8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_第1页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_第2页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_第3页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_第4页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2 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住房保障请求权的制度背景2.1我国的保障性住房2.1.1基于历史的考察:保障性住房类型的发展变迁由于事关人民的基本生活,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从未缺失,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演变,其间以1979年推行的住房改革为重要的分界点,由之前的城镇全员住房保障制转变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基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目的差异以及住房保障制度本身的结构异质性,保障性住房的类型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1、1949年至1978年“城镇全员住房保障制”下的保障性住房随着全国的逐渐解放,人民群众严峻的居住条件与住房资源集中垄断之间的紧张关系、住房私有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国家将

2、目光投射到作为重要生活资料、关乎人民基本生活的住房领域。试图通过建立起与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全员住房保障制度,从而依靠单一的住房保障制度,完全依靠国家的行政给付来解决所有城镇居民在住房领域存在的所有问题。从1949年开始,我国通过部门规章、党的政策等多种形式,先后颁布、发布了华北人民政府关于《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1949年4月1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信箱《关于城市房产、房租的性质和政策》(1949年8月11日)、内务部地政司《对目前城市房产问题的意见》(1950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

3、义改造的意见》(195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房产管理局《关于私有出租房屋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报告》(1964年1月13日(64)国房字22号)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构起了城镇全员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该制度以全体城镇人口为保障对象,以国家、国有单位统一分配为方法,以级别、身份为标准,以低价出租为形式。在这一住房保障制度下,住房依其来源被分为公有住房和经租房两大类:(1)公有住房是指国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以及国家通过接管、没收、征收等方式获得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住房。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

4、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经租房是指对城市私人房主合法所有的房屋除留作自住的部分外,一律由国家强制性统一经营管理,由国家分配、出租并将收取的部分租金支付给房主即“对城市房屋占有者用类似赎买的办法,在一定时期内给以固定的租金,来逐

5、步地改变他们的所有制”的住房。经租房出现的政策背景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城市私有房屋领域,其法律性质是对城市私有房屋由限制性征收过渡到征收。忽视内在的规律性,人为主观的扩大住房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试图以单一的住房保障制度来解决城镇全体人民的住房问题,动机在于解决住房领域原生的结构性问题、化解前述的两个紧张关系,然而这一做法本身却又成为更为严重问题产生的泉源---形成了不堪重负的国家给付与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住房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直接造成了全国城镇住房普遍性短缺、人均居住面积由建国初期的4.5平方米下降到1978年的3.6平方米的严重后果。2、197

6、9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下的保障性住房无限制的扩大国家给付义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难以为继的,以邓小平关于住房改革的两次讲话为标志,我国拉开了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帷幕,以1982年宪法为基础,《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上百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颁布和施行为房屋私人所有和住房市场化改革奠定了规范基础,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

7、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由此,国家不再扮演住房主要供给者的角色,住房供给的主要模式由国家给付模式转换为市场供给模式。但是,即使是在最为激进的市场化改革阶段,住房保障也从未完全离开过国家的视野,住房供给始终流转于市场供给和国家给付之间。只是,此时的住房保障的保障对象已由过去的城镇全员转变为“中低收入家庭”,国家只承担有限的给付义务。因为改革期所固有的探索性,导致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市场供给与国家给付之间的边界反复移动和调整,整个住房保障出现了结构性的差异,保障性住房也诞生出了纷繁复杂的形态和类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